1月9日,天气终于放晴,124团总算是找到了一个适合试探性进攻的机会,由百余人组成的前锋散开在五六百米的阵线上。
一轮不算太过密集的炮火掩护后,前沿阵地上已经响起了零星的枪声。
对于124团这种碰拳似的试探,秦晋下令禁止炮击,甚至连重机枪和重迫击炮都没有下发到仆从军。
一场注定结果的试探,要是真的将所有底牌都暴露出来,那以后还怎么打?
除了将配置给徐二娃和陈幺弟的炮兵连10门75毫米野炮,10门75毫米山炮,4门105毫米榴弹炮分别布置在了南北四个炮兵阵地上外,秦晋让仆从军在中段3线阵地的北侧后方建了处隐蔽炮兵阵地。
目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将留给仆从军的8门75毫米野炮,6门75毫米山炮,3门105毫米榴弹炮以及19门75毫米迫击炮和3门150重型迫击炮在必要的时候给对手意想不到的炮火打击。
至于下放到步兵连的30门75毫米迫击炮以及两挺重机枪则由拴子自己布置,铁柱的骑兵连除了通通配骑步枪和花机关外,也配了两挺轻机枪作为重火力点补充火力。
一二线阵地是由拴子的步兵连在防守,将近三百来人的步兵连对付百余人的124团先头部队还是轻轻松松,对面不过是摸了摸拴子的火力点后便识趣的退了下去。
吃过午饭后,124团便开始进入了无规律性的炮火打击,有时隔个一二十分钟打一轮,有时一两个小时才突然打你个措手不及。
这样的炮击虽然烦人,但是反而让他刚吸纳的俘虏兵很快的和原来的老兵们混成了一片。
毕竟在秦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双管齐下之下,新来的本就已经人心归附了,缺的就是这种生死相托的经历作为完全融合的契机罢了。
如今124团虽然烦人,不过反而坏心办好事帮了秦晋一把。
一连三四天,秦晋没接到进攻的命令,自然不会冒然的拿弟兄们的命去玩什么消消乐,秦晋对124团这个新对手一时也拿不出有效的对应手段,124团的防守布置得滴水不漏,自己的人刚摸上去,马上就会招到三个火力点以上的招呼。
即便是侧翼阵地,骑兵连的弟兄们刚刚向一方移动,对面很快就会有相应的兵力火力补充协防。
对于这样防得跟个龟壳似的对手,在它没有露出破绽之前,秦晋是没有能力搞他那套快打快攻的小把戏的,因为一旦强攻,自己必然陷入对方纠缠和拖延,那自己的优势反而会成为逆势。
无奈的秦晋只能规规矩矩的把注意力放回阵地战上面来。
除了每天的常规避炮外,突击营的老传统边打边学课堂倒反而开得红红火火。
秦晋悠哉悠哉的时候,124团的陈明日三兄弟却有些急了,如今局势突然逆转,吴帅的军队是越打越少,孙帅虽然手握20万大军,可如今大部分都还在华中平原一带,只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
北伐军第一军的五个主力师已经将整个南京战场控制得死死的,第四军也将长江中上游全线把控。
上面的意思是保存有生力量相机脱离战场,从江浙一带快速转移到皖北一带与孙帅汇合重新布置南下攻势。
可是如今北伐军调集了两师三旅的杂牌军横挡在北洋军西进北上的路上,如果不能一举突破,那他们就会像狗皮膏药一样死死的贴上来。
再说这两师三旅如今被中央军收编麾下,已经开始鸟枪换炮,时间拖得越久,给他们发展变强的机会就越多。
特别是对面这个整编11旅,听说连重炮都配齐了,妥妥的一个加强炮兵营的编制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普通师旅。
21师想要一举突破完全是不现实的。
陈明日和祁奉贤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祁奉贤喜欢兵行险招,出奇不意。
而陈明日却向来以稳打稳守而出名,自己在不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冒然大打出手给对手钻空子的机会。
即便是抓住机会了,他也只是稳健推进,鸡蛋从来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炮兵永远在步兵身后,进攻必先考虑撤退。
所以这几天下来,除了试探性进攻一次摸了一下对面兵力布置外,只是时不时的用炮火扰乱一下对手。
他陈明日考虑得很明白,这种堑壕战,必须先将对手拉入自己的节奏中来,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对手的节奏。
加之从125团哪里知道对面这11旅突击营本就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主儿,对于一个擅长快打快退的对手,他更不会给对手一个突击的机会。
将陈明月陈明星两个弟弟叫来后,陈明日道:
“对面那个秦晋果然如祁奉贤说的一般,不是集中火力摸点就是骑兵绕后突袭。
这样的人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我们对付起来得多花点心思在防御和后路上。
这种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我们稳扎稳打,即便他有后手,我们对付起他来,即便占不到什么大便宜,起码我们也不会吃亏。”
三弟陈明星道:
“大哥二哥,置师部的命令于不顾,既不撤也不攻,我怕到时候师座会责怪下来。”
二弟陈明月却摇摇头笑道:
“三弟,怕什么,大哥向来稳健,大哥既然选择不进不退,必然有他的道理,师座对他麾下的三个团的团长还是信任有加的,不会冒然下令责罚。”
大哥陈明日点头道:
“二弟说的没错,我确实考虑了很多,如今我北洋军人心思退,在战术战略上必然会有漏洞出现。
我们团位置特殊,紧靠皖苏交界,又北临长江天险,如果我们按师座的意思先行撤离,一旦对手彻底贯通长江天险,那不仅仅只是我21师后撤无望,就连在江南的整个北洋军都将彻底渡江无望。
如今九华山一线已经彻底丢失,从陆路西撤的战略已经胎死腹中,留给北洋军和友军们离开江浙一带的机会不多了,我们团目前战力保存完好,如今又卡守咽喉要道,师座待我等兄弟三人向来恩德友善,这个关键时候必须给师座留一条北归的安全通道!
听祁奉贤说对面这11旅突击营向来具有集中火力炮火打击的能力和习惯,对付这种人,125团太过险兵反复,126团太过刚猛生硬,容易给对手找到破绽以点破面。
只有我们124团向来稳健,他是很难找到我们的弱点扩大优势的。
弟兄们都是一起从白山黑水出来的,平日的苟且不值一提,怎么来的就得怎么回去,21师一个团强不算强,三个团强才是我们作为王牌主力的底气。
师座即便责罚,你我兄弟们人受人恩泽,也必须给师座和弟兄们保留一条安全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