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决定当天天黑,部队向对面发起攻击时趁乱撤离。
本身,既然决定独自在缅北发展,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应该多带人,越多越好,部队才是自己的本钱。但现在不行,时间太仓促。
不过有一个人,他是必须要带走的。
朱老三,他的老乡,也是当初朱江的父亲一起送入军队的,就是想有个人在身边照顾朱江。
朱老三一般时候也是随时跟着朱江。
朱江瞟了一眼,看到朱老三在旁边打盹,用脚踢了下,朱老三睁开眼,问朱江:“二少爷,啥事?”
朱江用手招呼他,朱老三凑过来,朱江小声说:“等会儿打起来,你跟着我行动,一步也不要离开。”
“好的,二少爷。”
朱江点点头,没再做声。他怕朱老三沉不住气,不敢提前告诉他。
天慢慢黑下来,部队开始准备行动。
只听到连长马奎喊道:“弟兄们,听到枪响,按预定计划进攻,今天晚上在南伞过夜。”
马奎走到朱江边上,“二少,还行吧?”
“多谢连长关心,我没多大点事,就是还有点头晕。”
“你就待在后面,小心流弹。”
朱江笑道:“好的,要辛苦连长了。我没用,尽给大家添麻烦。”
“自家兄弟,说什么话?别多想。我上去了。”
不久,前面枪声响起,紧接着枪声大作,战斗开始了。
朱江看着向前推进的部队,眼睛在寻找朱老三。天已经完全黑了,看不清人脸。
朱江慢慢跟在部队后,突然一声巨响,紧接着不远处火光闪亮,原来是一颗炮弹炸响。
趁着炮火闪亮的瞬间,朱江发现了趴在草丛里的朱老三。他迅速跑过去,趴在朱老三身边。
枪炮声和人声渐渐朝前方远去,朱江压着朱老三的身体,说:“别急。”
又过了会儿,枪炮声逐渐远去,附近已经听不到人声,朱江猛地站起来,说:“走。”
“往哪里走?”
“跟着我就行。”
朱江带着朱老三,背着背包,迅速向西离去。
两人背包是美式装备,里面装有弹夹、手雷、急救包、雨衣、水壶和干粮包,还有一把工兵铲,朱江的包里还有望远镜和指北针,朱江随身就带着一把勃朗宁m1910手枪,朱老三携带一把汤姆逊冲锋枪,这就是两人的全副家当。
两人一路狂奔。虽然是丛林,又是黑夜,但天上有一丝月光,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朱江穿越前是特警,又是退伍出身,对丛林穿越一点也不陌生。他在丛林里迅疾穿行,倒是朱老三跑到气喘吁吁,几乎跟不上朱江。
穿过丛林,来到一条小河边,河水不深,能够蹚水过河。两人来到河边,把背包取下,举着背包一步步蹚过河。
十几米宽的河,一会儿就到对岸了,这里应该就属于缅甸地界了。两人坐在地上,终于松了口气。对岸的枪声听起来已经很微弱,但还没有完全停止,看来战斗还没有结束。
“二少爷,你为什么要逃走啊?你不是副连长吗?你当官的为什么要跑?”
朱江望着朱老三,说:“老三,你我参加国军都四年了,你说,现在还有反攻的希望吗?这些年,从中原,一路后退到西南,再退到缅甸,都退到外国了,东拼西凑的军队,就这点人,能够反攻?八百万大军都失败了,国府都搬到台湾去了,能反攻,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反攻?”
“可这次反攻,好像进展不错,都占了几个县城了。”
“哼,这不过是暂时,解放军根本就没防备这里,没想到我们在缅甸居然还有军队,等解放军反应过来,等不到几天,我们的部队就会被打垮。”
朱江正说着,朱老三忽然说:“有人。”手指着前面。
朱江看到,有几个人正从对岸蹚水过河。朱江说:“隐蔽,看我的手势,随时准备开枪。”两人马上躲入草丛,拿出枪,打开保险。
几个人蹚过河,都是一副轻松的样子。
一个声音说:“妈的,终于不用吃枪子儿了。”
“我就是看不得那些当官的,不过是从国内打了败仗逃过来的,得瑟个啥?”
“老子就是上山打猎也不愿再受那个气了。”
过来的一共四人 ,朱江认出是自己连队的兵,其中两个是从国内一路跟过来的,两人一个叫王良坤,一个叫张申友,两个是远征军留在缅甸的,一个叫赵治进,一个叫李兴国。
四个人也是趁乱从战场上逃出来。四人死里逃生,心情放松,正在发泄之前的郁闷,只听到一个声音响起:“放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