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秋季的大西北,有一个被黄土高原环抱的小县城,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而质朴。县城的街道两旁,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和整齐的店铺,空气中弥漫着牛羊肉的香气和尘土的味道。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里,有一家新开的熟食店,位于一个美食街上,店主是三个年轻人:我、刘兵和袁卡。这是我们的第二家分店。
我是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我从来这里半年多,对这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我做事认真,心思细腻,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市场的变化。刘兵是我的好朋友,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是那种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人。袁卡则是刘兵的远房亲戚,为人老实,但有些优柔寡断。我们三个人经过半年的磨合,终于决定一起合作开一家熟食店分店,取名“西北味道”。
2020年9月,经过一个月的筹备,“西北味道”熟食店正式开业了。店铺不大,只有三十几平方米,但干净整洁,摆放着各种新鲜的熟食。我负责采购和销售,刘兵负责制作熟食,袁卡则负责收银和日常杂务。开业第一天,生意出奇地好,县城的人们对我们这家新开的熟食店充满了好奇,纷纷前来品尝。
我站在店门口,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顾客,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刘兵在厨房里忙碌着,锅里的油滋滋作响,香气四溢。袁卡则在收银台后面,手脚麻利地为顾客结账。我们三个人配合默契,忙得不亦乐乎。当天晚上,我们盘点了一下收入,虽然不算丰厚,但足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意充满信心。
“看来我们选对了地方,县城的人还是挺喜欢我们的熟食的。”我兴奋地说。
“那是当然,我做的熟食,味道绝对正宗。”刘兵得意地拍了拍胸脯。
袁卡也附和道:“是啊,只要我们好好干,生意肯定能越做越好。”
然而,好景不长,矛盾很快在我们三个人之间悄然滋生。第一个问题出现在节假日。大西北的小县城,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会走亲访友,购买各种礼品。熟食自然也是热门商品之一。我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每次节假日前,我都会提前备足货,确保店铺有足够的存货。但袁卡却总是不积极,他总是担心备货太多卖不出去,会积压资金。
“袁卡,这次中秋节,我们得多备点货,县城的人肯定都会来买熟食。”我在一次备货时对袁卡说。
袁卡却犹豫不决:“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我们可没那么多钱压在货上。”
我有些生气:“你这是什么话?每次节假日都是我们赚钱的好机会,要是备货不足,顾客买不到东西,以后还怎么来我们店?”
袁卡低下头,不再说话。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自己去采购货物。这次中秋节,因为备货充足,熟食店的生意异常火爆,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平时一周的收入。袁卡看到满满的收银箱,心里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是什么都没说。
第二个问题出现在袁卡的老婆来帮忙之后。袁卡的老婆是个温柔的女人,平时在家务农,闲暇时来店里帮忙。起初,我和刘兵都还挺欢迎她的,觉得多一个人帮忙,生意会更好。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袁卡自从老婆来了之后,变得懒惰起来。他总是借着老婆在店里帮忙,自己躲在角落里玩手机,或者找借口出去闲逛。店里的活儿全落在了我和刘兵身上。
有一次,店里忙得不可开交,顾客排起了长队,我和刘兵忙得满头大汗。袁卡却坐在角落里,悠闲地和老婆聊天。我实在忍不住了,走过去对袁卡说:“袁卡,你能不能帮忙招呼一下顾客,我们忙不过来了。”
袁卡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老婆在这儿呢,让她忙就行,我歇会儿。”
我气得脸色铁青,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忍着气继续干活。刘兵看到这一幕,也气不打一处来,但他知道我性格温和,不好直接和袁卡翻脸,于是只能在心里暗暗憋着一股气。
第三个问题出现在一次节前备货上。春节临近,县城的年味越来越浓,人们都开始准备年货。我和刘兵商量着这次要多备一些货,因为春节期间生意肯定好。但袁卡却不愿意出钱。
“这次春节备货,我们得再进一批货,资金有点紧张,大家凑凑钱吧。”我在一次会议上说。
刘兵毫不犹豫地点头:“我没问题,我手头还有点钱,先拿出来用。”
袁卡却皱起了眉头:“我手头有点紧,这次能不能先不算我那份?”
我一听就火了:“袁卡,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合伙人,每次备货都是大家一起出钱,这次你怎么能例外?”
袁卡辩解道:“我不是不想出钱,只是我手头真的有点紧张,要不你们先垫上,等货卖完了我再还给你们。”
我气得脸都红了:“袁卡,你这是什么态度?我们是合伙人,不是慈善机构。每次遇到困难,你总是推三阻四,这生意还能怎么做下去?”
刘兵也忍不住了:“袁卡,你这样太不像话了。我们辛辛苦苦开了这家店,你却总是拖后腿。要是你不想干了,直说就行,别这样拖着。”
袁卡被我和刘兵的话说得哑口无言,他低下头,沉默了许久,才小声地说:“我不是不想干,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你太自私了!”我打断了他的话,“袁卡,我告诉你,要是你再这样下去,我宁愿散伙,也不愿意和你继续合作。”
这次会议之后,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袁卡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对我和刘兵充满了怨恨。他觉得自己被欺负了,明明是合伙人,却总是被指使来指使去。而我和刘兵也对袁卡的行为感到失望,我们觉得袁卡太不靠谱了,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伙人。
春节过后,生意逐渐恢复了平静。但我们三个人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深。有一天,我和刘兵正在店里忙活,袁卡突然走进来,脸上带着一股寒意。
“顾茗,刘兵,我决定了,我不干了。”袁卡冷冷地说。
我抬起头,看着袁卡,叹了口气:“袁卡,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只是我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刘兵也停下手中的活儿,看着袁卡:“袁卡,你要是早说不想干,我们也不会闹成这样。现在散伙,大家都不好过。”
袁卡却固执地说:“我决定了,你们要是想继续做,就把我的股份买下来。”
我和刘兵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知道,袁卡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经过一番商量,我和刘兵决定买下袁卡的股份。他们盘点了一下店铺的资产,按照当初的协议,把袁卡应得的部分算给了他。
袁卡拿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和刘兵站在店里,看着袁卡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我们知道,这次散伙,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更是因为三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不同,已经无法继续合作下去了。
袁卡走后,我和刘兵重新调整了店铺的运营模式。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精心采购食材,用心制作熟食。虽然少了一个人,但我们却更加团结,更加有干劲。县城的人们也渐渐发现,“西北味道”熟食店的熟食更好吃了,服务也更周到了。
我和刘兵在经历了这次风波后,更加成熟了。我们明白,做生意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和诚意,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而袁卡离开后,回到了老家,继续务农。他偶尔也会想起和我、刘兵一起开熟食店的日子,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在合作中确实做得不够好,没有尽到一个合伙人的责任。他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希望有一天能重新站起来。
大西北的小县城依然平静而质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简单而充实的日子。“西北味道”熟食店也在我和刘兵的努力下,生意越来越好,成为县城里最受欢迎的店铺之一。而这次合作的经历,也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