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配图】
潘金莲给高世德倒茶,锦儿给他捶背,三人说说笑笑,好不惬意。
高世德将潘金莲拉到自己的大腿上,他很喜欢这个姿势抱着潘金莲,感受着大腿上传来的柔软,“金莲你真美,就跟一朵花一样。”
潘金莲如今也是过来人了,她靠在高世德怀里,轻声问道:“是吗?衙内看我像什么花?”
高世德略一思索,“向日葵。”
潘金莲不解,“为什么是向日葵?”
“嘿嘿,因为它的花盘,如同一轮金色的太阳,又大又圆!”
惹得潘金莲一阵娇羞。
锦儿好奇道:“衙内,那我是什么花?”
“你啊,你是豆芽菜!”
“讨厌,我不给你捶背了。”
“好了好了,你是百合花,清纯靓丽。这个比喻怎么样?”
“嘻嘻,这还差不多。”
高世德坏笑道:“走,我带你们进屋看一件宝贝!”
潘金莲好奇道:“什么宝贝呀?”
锦儿深受其害,“嘁,衙内又要骗人了。”
“什么意思啊,锦儿?”
锦儿红着脸也不回答。
高世德拉着二女的手进屋,他取出那把匕首,“这是我新得的宝贝,吹毛断发锋利无比,我取名:流光。”
“流光?”
“嗯,这匕首晚上能发光!”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锦儿,你去把窗帘拉上!”
……...
翌日,高世德在太尉府搜集了几套书稿,他又带上一盒糕点奔李清照所在的府邸去了。
门房恭敬道:“衙内,您回来了!”
高世德过来自然不需要下人带路,不过他让人先通报给李清照知晓。
他走过去时,李清照已经站在门口等着了,看到高世德后她笑道:“你来了。”
“嗯,我带了一盒糕点,让你和伯母尝尝。”
走进屋子,苏佩宁半坐着身子靠在床头。
“呵呵,伯母你的气色看起来好了很多!”
苏佩宁笑道:“高公子来了,快坐下说话。”
床边有一张锦凳,想来是刚才李清照坐过的,高世德坐下还能感受到一丝温热。
李清照坐在床沿上,她握着母亲的一只手。
苏佩宁道:“我也感觉自己好很多了,都要多谢高公子的神药,不然我怕是挺不过这道难关了。”
“伯母吉人自有天佑,伯父的事我昨天请义父帮忙了,他已经修书给岭南的官员了,想必那边收到信很快就会送伯父回来,只是路途比较遥远,想得到确切消息恐怕还要再等几日。”
“那太好了。”
苏佩宁母女听了高世德如此说都非常高兴,两朵母女花开心的抱在一起,苏佩宁眼角有泪水滑落。
“娘?”
“没事儿,娘这是开心的,就是太激动了。”
李清照也是眼圈红红的,她轻柔的替母亲擦掉眼泪。
苏佩宁道:“高公子,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太大了,我们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伯母您不用放在心上,其实我也没做什么。”
“清照,你也陪我这么久了,娘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你和高公子出去聊吧。”
“嗯。”李清照看了眼高世德,她有些羞涩的应了一声。
二人并肩在院子里漫步,这里环境优美宁静自然。
“清照,你文采斐然,这次来我给你带了些书稿,你看看喜不喜欢。”
李清照的爱好就是读书,她惊喜的接过来,“这是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还有杜甫的《杜工部集卷一二三》,这是记录安史之乱后永王东下的情景,谢谢衙内,这两本诗集我很喜欢。”
“呵呵,你喜欢就好。”
两人闲逛到一座凉亭坐了下来,他们有说有笑聊文学,聊历史,高世德有更加宏大的世界观,有时他的一些话会让李清照觉得耳目一新。
……...
太尉府,高世德道:“昨日我在苏先生府上结识了一名才女,明天带你们去认识一下吧。”
锦儿道:“哦,怪不得你一大早就出去了,她是不是很漂亮呀?”
“嘿嘿,那是自然……”
翌日锦儿潘金莲跟高世德一起去拜访了一次李清照母女,三女初次见面相处还算融洽,只是之后高世德再去见李清照,二女都选择待在太尉府练习舞蹈。
给他们创造独处的时间,一连几日高世德每天都去找李清照聊一会儿天。
如此过了几日,太尉府,锦儿道:“衙内,今天工部尚书府的人给您送来了一张弓。”
“哦,没想到,速度还挺快,走,带我去瞧瞧。”
高世德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一副弓,这把弓整体呈黑色,弓长约五尺三寸,弓臂厚有一指,宽三指,弓臂上刻有漂亮的花纹,中间的手柄处包裹着牙白色不知名兽皮。
高世德只看一眼就喜欢上了,掂在手里份量还不轻,起码有四十多斤,他扣动弓弦试了试,拉到满月状态,张力十足。
锦儿道:“衙内,这里还有一个小盒子。”
“嗯,里面应该是一把匕首。”
打开小的木盒里面果然是一把匕首,刀鞘是金黄色,上面不但有花纹,还嵌有三颗宝石,刀身连同手柄长约四十厘米,高世德抽刀出鞘刀身线条流畅,刀刃锋利,寒气逼人。
揪几根头发放上去也能达到吹毛断发的地步,手腕粗的木棍也能挥之即断。“不错,这把匕首也是极品,锦儿你帮我做个袋子,以后我把匕首挂在腰间。”
“好呀!”
……...
这天岭南那边终于传来消息了,李格非已经在护送回京的路上了。
李清照这几年没少吃苦,身形都有些消瘦了,经过几天的调理整个人也变的容光焕发,更加的光彩照人了。
凉亭下,春风拂过带起了李清照儿鬓边的一缕青丝,她伸青葱玉指将被吹乱的秀发捋到耳后,高世德正拿着她的另一只白嫩小手把玩着。
李清照红着脸问:“衙内你真会看手相?”她总觉得高世德的样子不像是在给她看手相。
“你怎么能不信我?”
“那你看出了什么没有。”
高世德一本正经道:“《易经》有云:‘天地造化,掌中见。’这掌纹之中,蕴含着天地间最深的奥秘,自然需要认真观察。”
“是,是吗?”
高世德伸出一根手指顺着她手上掌纹滑动,“这条是命理线,这条是事业线,而这一条是姻缘线!”
听高世德说的煞有其事,李清照竟觉得他说的好像还真有些道理。可手上传来痒痒的触感,又让她不禁想把手缩回去,只是小手被高世德牢牢抓着,没能让她如愿。
“你想先问什么?”
李清照想了想,“看事业吧!”
“好,你的事业线起初有些曲折,但后边通达且深刻,预示着你的人生最初会遇到一些挑战,最终却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乃至名垂千古。”
“名垂千古?是不是太夸张了?”
“一点也不夸张,我认为以你的才情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至于是否名垂千古那只能让后人评判了。”
“我、哪有你说的那般好。”
“嘿嘿,怎么没有,我相信你可以的!”
见高世德如此肯定她的文才,李清照心中不开心是不可能的,“那我的命理如何?”
“好看看啊,看你这命理线,绵长而有力,清晰而顺畅,这是长寿之相。说明你生命力旺盛,也预示你今生必然寿命安康,福泽深厚。”
李清照想抽回手掌。
高世德笑着问道:“怎么?你不想也看看你的姻缘吗?”
李清照轻轻摇头。
“其实你的姻缘也不用看了?”
“嗯?”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你……”李清照被表白了,她心中砰砰乱跳,也羞红了脸颊,她慌张的丢下高世德的手跑开了。
看着窈窕的背影即将远去,高世德嘴角上扬,他站起身子喊道:“那个~清照!”
李清照听到身后的呼唤停了下身子,只是她有些害羞,并没有完全回头,高世德的角度只能看到她挂着红云的侧脸。
“那个~如今时节正好,不如,不如明日我们去金明池泛舟?你说如何啊?”
李清照露齿一笑,“好啊!你可以叫上锦儿她们,人多了也热闹些。”
“如此,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过来接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