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为了搞定这教改第一课,偷偷摸摸地忙活了两星期,期间还抽空回家探望了一下父母。
不过呢,因为还没到“钞票雨”的日子,他只能两手空空地回去。
老妈一见江宇,发现他瘦得跟竹竿似的,心疼得直嘀咕:
“宇儿啊,学校是不是伙食不行啊?哎,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要不你爸去山里套几只兔子,你带回去炖了补补?”
说着,老妈的眼泪又开始泛滥了:
“你爸那点钱都给我买药了,我还不如直接‘领盒饭’呢,老拖你们后腿。”
江宇眼眶也红了,赶紧安慰老妈:
“娘,别急,工资快发了,我问过同事了,每月20号准时到账,过几天咱就有米下锅了,能发一千多呢!”
老妈擦了擦眼泪,又念叨起来:
“发了工资,别忘了给盈盈买点啥,那孩子老来帮我干这干那的。”
“记住了,娘,我先撤了,发了钱我马上回来,给您买最好的膏药!”
江宇心里五味杂陈,恨自己不是个印钞机。
接着,江宇打算先在二班来个“小试牛刀”,看看效果如何,要是炸了锅,就在其他班也来这么一出。
上课铃一响,江宇迈着步子进了二班教室,等同学们都乖乖坐好,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下了课文题目——《卖火柴的小女孩》。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走进丹麦大师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卖火柴的小女孩》。”
“昨天让你们预习了,现在,我来朗读一遍课文。”
“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地上积雪厚得能滑冰,你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穿着现在这身单衣,冻得直哆嗦,还光着脚丫子在冷清、白茫茫的街道上溜达。”
“来,闭眼,走起!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十分钟过去,江宇那磁性十足的嗓音在教室里回荡,学生们一个个都沉浸在童话的情境里,有的小家伙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文章的魔力把大家都征服了。
江宇读完课文,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这场景,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课文里的每个字啊词啊,就像是超级胶水,紧紧粘在了学生们的脑子里,甩都甩不掉。
江宇老师呢,他就像个耐心的园丁,知道这些小脑袋瓜现在正忙着给课文里的知识施肥浇水,所以,他决定先让这份宁静的“成长时光”多飞一会儿。
几分钟后,江宇老师突然来了句:
“嘿,同学们,假如你现在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快告诉我,你此刻心里最馋啥?”
“最想干啥坏事?”
他压根儿没点名,但同学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我要发言”四个大字。
“老师,我要是能变成她,最想的就是来杯热腾腾的可乐,暖手又暖心!”
一个眼镜小哥嗖地站了起来,满脸认真地说。
“老师,我嘛,就想吃个刚出炉的肉夹馍,热腾腾的,香得很!”
前排的小胖墩儿也不甘示弱,站了起来。
“老师,我就想有个温馨的小窝,和爸妈抱抱,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一个女孩温柔地说。
“老师,我要是把那堵墙给拆了,给小女孩偷点好吃的喝的来!”
一个肌肉男同学豪迈地喊道,全班又是一阵哄笑。
“老师,我就想要个小火炉,暖和就行,吃的都不重要。”
另一个同学补充道。
“老师,我就想要双暖和的鞋,脚不冷,心就暖了……”
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七嘴八舌,江宇老师也被这股子热情劲儿给点燃了,声音都高了几度。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女孩为啥在大年夜走了吗?”
“如果她活在咱们这儿,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悲剧?”
“咱们国家虽然现在还在成长中,但这就需要你们这群小天才好好学习,将来给咱国家添砖加瓦,让咱们的子孙后代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将来都能成为国家的顶梁柱!”
“现在,我把课文里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上,大家赶紧记下来哈。”
四十五分钟嗖的一下就过去了,下课铃一响,江宇老师刚准备收拾收拾回办公室,就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了。
“老师,你这课上得太棒了,我都没怎么记,生字生词就全印脑子里了!”
“老师,下次还这样上课吗?我们超喜欢!”
“老师,你要是能早点来教我们就好啦!”
“老师……”
“好了好了,同学们,下一节还有课呢,都回座位吧。”
“放心,以后我还会用这法子让你们爱上学习的!”
江宇老师笑着安抚大家,心里头那个美啊,比吃了蜜还甜。
不管咱老师祭出啥教学大招,关键是学了新知识得跟复读机似的多叨叨几遍,毕竟“炒冷饭”也能炒出新花样嘛!
其他科目也是这个理儿,成绩提升全靠这“磨耳朵”大法。”
说完,江宇脚底抹油,嗖的一下溜出了教室,留下一群学生还在那儿叽叽喳喳,跟开了八卦大会似的。
一到办公室,江宇就把课堂上的那点事儿一股脑儿倒给了李梅。
李梅一听,眼睛立马亮成了两颗小星星:
“江老师,你可得加把劲儿,把这情境教学法打磨得闪闪发光!”
“等期中考试一锤定音,咱们瞧瞧你们班的语文成绩能不能嗖嗖往上窜。”
“要是学生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进步神速,那你这法子就算是验明正身了,到时候咱们就去找校长,商量商量能不能把这宝贝疙瘩推广到全校,让大家都来蹭蹭光!”
坐在旁边的孙和恩呢,嘴角一撇,哼哼唧唧地来了个“嗯~”,那表情就像是吃了半熟的柠檬,酸得不行又不好直说。
江宇上课那点子新鲜事儿,通过班上那些小喇叭的传播,没多久就在整个教师圈炸了锅。
有的老师竖大拇指,直呼“高招”;也有的老师撇撇嘴,心里头嘀咕:
“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净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