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荆南四郡分别是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
长沙郡位于荆南四郡的东部,大致涵盖了今天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等地区。治所在临湘,即现在的湖南长沙。
长沙郡设立于秦朝,此时算是荆南四郡最为繁华的地方。长沙郡土地肥沃,水利设施较好,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商业也较为繁荣,临湘作为郡治,是此时的商业中心之一,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
长沙郡人口稠密,一是本地农业发达、经济活动繁荣人口本就多。二是自黄巾起义以来,大量北人南迁,进一步增加了长沙郡的人口。
目前整个长沙郡有上百万人口,就这个人口数量,谁看了都得流口水。
此时的长沙太守是韩玄,他本来应该有两员大将的,一是黄忠,二是魏延。只不过现在全没了。
原本历史轨迹上,在刘备攻打长沙郡时,其部将黄忠与关羽交战,后魏延率百姓杀了韩玄,长沙归降刘备。
这其实也是诸葛亮后续觉得魏延脑后有反骨的原因,这哥们实在是有前科。但是现在,魏延没了这一层故事,不知道诸葛亮还会不会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了。
桂阳郡地处荆南四郡的东南部,包括今湖南郴州、广东韶关等地。治所在郴县,即现在的湖南郴州。
桂阳郡,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铜、铁等金属矿产,冶铸业较为发达。此外,桂阳郡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商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如今的太守是赵范,麾下也有两个大将,分别是陈应、鲍隆,这两个人号称桂阳双雄。
再之后是零陵郡。处于荆南四郡的西南部,包括今湖南永州、邵阳以及广西桂林、贺州等地。
治所在泉陵,即现在的湖南永州。
农业是主要经济支柱,此外,当地的手工业如纺织、陶瓷等也有一定的发展。由于地处湘桂走廊,交通便利,商业贸易也较为活跃。
零陵的人口也不少,至少比武陵和桂阳多了不少。而且零陵也出人才,像是如今在成都读大学的蒋琬,就是零陵人。
此时零陵太守是刘度,麾下大将则是鼎鼎大名的邢道荣。
按照之前在成都的规划,刘琦这一偏师要以零陵、桂阳、长沙这样的顺序拿下三郡。
因此,最开始要做的就是拿下零陵,打通湘桂走廊。
而且按照李儒的攻击,想要拿下零陵,五千人马足矣。眼下武陵有水师一万,南海兵一万,刘琦自己的部队五千。(两千郡兵加黄忠的三千护卫兵。)
打零陵是手拿把掐的,就差一个借口了。
但是开打之前,可以先搞一些小动作。
......
成都,丞相班房。
刘平在处理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正准备休息一下呢,马良敲了敲门,走进来。
“怎么还没回去?”刘平好奇的问了一句。
马良颔首,道:“有些事情想跟您聊一下。”
“嗯?什么事儿,你说。”刘平坐下来,示意马良开口。
马良犹豫了一下道:“家里面给某来信,想问一下咱们对曹操等人要南下这件事怎么看。”
“这你不是知道吗?”刘平有些纳闷:“如实告知就行了呗。”
这让马良有些意外,他觉得这种战略上的事情,应该保密才对。他之所以来这里跟刘平聊这个话题,也不是想让刘平开口子,让他告诉家里人。
纯粹就是想找刘平谈谈心。
他比诸葛亮还要小一岁时呢,心里有事情,肯定是想找人聊聊的。想来想去,还是选了刘平。(马良实际上年龄更小,剧情里改了年龄。)
“如实告知就行。”看到马良的表情,刘平笑着说道:“而且你不说,荆州也好、曹操他们也好也都能猜到。”
“哦...”马良点头。
刘平又道:“今年过年你好像没回去?”
“因为事情比较多,就没回去。”马良回了一句:“不过属下的兄长来了,如今还没走呢。”
“那倒是不错。”刘平含笑道:“你那兄长如今可有官身?”
“倒是没有。”马良如实回答:“某也跟兄长聊过,让他参加今年的科举呢。”
“是个好事儿。”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刘平也看出来了,马良纯粹就是心绪不宁,想找人聊聊天。刘平对马良的印象很好,因此也就一直跟他聊着。
一直到了月上柳梢头的时候,马良才惊觉已经很晚了,连忙道歉。
刘平对此倒是无所谓。
跟马良一起出了班房,两人分左右,各自回家。
走了没几步,王铜棍冒了出来。
“有事儿?”刘平看着王铜棍好奇的问道。
作为自己的影子护卫,一般情况下王铜棍都是隐藏在暗处的,很少会出现在他眼前,除非遇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当面告诉他。
“嗯。”王铜棍四处观察了一下,道:“王累在上任途中遇到了袭击,人没事儿,但是随行的护卫死了三个。”
“嗯?”刘平眼睛一睁,看着王铜棍:“消息可靠吗?”
“内部消息,明天估计酌君酒楼的消息也会送来了。”王铜棍解释了一句。
他这里所谓的内部,其实就是一开始田行带来的那批游侠儿。这批游侠儿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
一个部分如今在简雍那边,一个在酌君酒楼,剩下的就跟王铜棍一样,负责保护高官,这批人手就在刘平手里。
准确的说,在丞相班房的门下督手里。
王铜棍说的内部,就是门下督的这些人自己的消息传递渠道。
“没道理啊。”刘平摸着下巴:“刑部大印这案子,不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吗?怎么还有人对王累动手?”
“李参那边呢?”刘平又问道。
王铜棍摇摇头:“那边倒是没什么消息传来。”
“这事儿某知道了。”刘平点头:“先回去,明天再说。”
回到家里,去了皇甫黛君房里过夜。
第二天一早,刘平直接去找了简雍。王累遇刺的事儿已经传到长安了,简雍看到刘平来了,就知道他要问什么。
主动开口说道:“李相如那边没什么,安全得很。王累那边动手的人是一群蛮子,根据他们的交代,纯粹就是为了钱财。”
刘平听到这,笑了出来:“这话糊弄鬼呢,没听说过劫道的敢劫官府的车队的。”
其实这话不对,这年头不光有敢劫官车的,人还不少。
有个词儿叫盗官欺爵,其实说的就是这劫道官员的事儿。
比方说,成都这边外放一个知县到南边某个县城。路上很可能就有胆大包天的劫匪,杀官之后,冒充官员,去上任。
主要还是现在的通讯不发达,冒充起来比较容易。
但这仅限于低级官员,到县令这个级别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往上,基本上没有。
而像王累这样的级别,那些劫匪想瞎了心,也不会动歪脑筋的。
所以,传回来的消息,就是糊弄鬼的,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问题是肯定有的,但是眼下还得去查。”简雍笑着说道:“不过,这个案子莫名其妙,大印案又没有怎么着,这些人是疯了吗?”
这也是刘平不理解的地方,他问道:“是不是案子有没查出来的隐情?”
“某也有这个考量。”简雍点点头:“但是某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整个案子,没发觉有什么问题。”
从张刘氏一案开始查,先查到她跟王累有关系,随后又查到张刘氏的丈夫,曾经做过一任主簿。
江源县主簿。顺着这条线查到了江源县的县令,从这位县令的口中得知了一个离谱的事情。
益州这些官员有个传统,那就是各地官员在交接的时候,新来的官员需要向前任花上一些小钱钱购买一个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里面记录的是,在这个官职上,需要给哪些人行贿,怎么行贿,行贿多少钱,都是清清楚楚的。
新来的既不能不给,也不能少给或者多给。
不给就没办法展开工作,少给也会有人为难,要是多给那就更不行了,坏了规矩。
张刘氏的丈夫就是打算揭开这个盖子,但是被人杀了全家。只有张刘氏躲过一劫,本来这些人想把张刘氏也给杀了。
但是官方的反应太快了,张刘氏被投入大狱。那些人没有办法,就想了一招,弄了个假的死刑核定报给了刘平那里。
这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办法,卷宗上也没有做文章,让刘平一眼看出来问题。
案子到这里其实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李参和王累两个人虽然无辜,但大印出问题这个事儿他俩只能出来背锅。
刘平也是跟两人商量之后,才把他们外放。一来是作为惩戒,二来则是稳定一下那些牵扯到的地方官员。
让他们都老实点。
就只是把动手杀人、做假卷宗的人都杀了。剩下基本上都是罚俸这样的处罚,并不是多严重。
至少不至于,让这些人对王累有杀心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