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刘平拿到了第二次科举的前三十名的名单。
包括进士科、明经科和武科的,前三十名的名单都在他手里。明经科的刘平大概扫了一眼,就放到了一边,这些人算是礼部和翰林院的囊中之物。武科的三十名,刘平主要看了一下有没有熟人,在确定没有之后,也放到了一旁,到时候直接给兵部,让他们去安排就行。
当然了,没有熟人不代表这些人就是真的菜。武科的要求是文武兼备,能考进前三十名,怎么说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按照刘平的感观,这些武科考进前三十名的人,要是放到游戏里,怎么说也能混个四维都是六十左右的万金油属性。
能用,尤其是充当中级军官,效果肯定是非常好的。
进士科第一名,就是一个让刘平意外的名字。
荆州人士,马良!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马良。刘平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科举马良竟然也来参与了。之所以觉得意外,是因为马良是荆州人。如今刘表干得还不错,他没道理,也不应该来益州参加科举才对。
其实不光是马良,之前高诱提到的那位向朗也是一样,同是荆州人,没道理来益州参加科举。虽然这两位,原本历史轨迹上都会加入刘备势力,但眼下这个局面,还是有些让人觉得出乎意外了。
顺着往下看,向朗在第五名,郑益在第七名。前十名除了这三位之外,剩下七个人,凉州出身的读书人三位,益州出身读书人两人,另有一人来自交趾,一人来自司隶。
这里面,农家子出身的就占了四位。凉州两人,益州一人,交趾一人。但是交趾那个存疑,刘平想不到交趾那地方,一个农家子是怎么读到书,又是怎么读到可以在成都考中前十的。
要知道这可是进士科啊,牵扯到一些实际的内政方略,大政方针的设计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就算侥幸读到了书,谁又会教他怎么治国呢?
将四个人的名字暂且记下,刘平安排荀彧将今年的人都安排好。
董川这个时候走进了刘平的班房。
刘平看到他过来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道:“你很少来某这里,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董川摇摇头,道:“政务并不复杂,暂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那你是?”刘平示意他坐下。
“今年也有不少同窗来成都了,他们想要宴请您,感谢您对吾等的帮助。”董川说的很是认真。他本就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要不是同乡那些同窗们一直央求,他压根就不会过来。
这会儿话说出来,整个人既觉得不好意思,又有些担心触怒了刘平,最关键的是整个人很拧巴,这是人,不符合他的本心。
刘平听到这里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董川能说出宴请他的话,更没想到凉州那些读书人还有这个心思。
而且这个时间选的很巧妙。如果是在科举放榜之前的话,那刘平就要怀疑他们用意何在了。但是现在已经放榜了,那就算有些目的,也相对单纯一点。
无外乎混个脸熟,日后不管是科举还是出仕幻想着有概率被刘平看重,从而得到一些臂助。
就像董川这样。
很多凉州的读书人,都觉得是刘平看重董川,所以才重用他的。他们哪里能想到,纯粹是因为董川值得看重。
刘平沉吟了一下,问道:“何时?何地?”
董川听了连忙回道:“就在酌君酒楼,今晚即可。”
“好!”
刘平答应了下来。
他之所以答应,也是想看看这些人要干嘛。能想出来宴请刘平,且敢于操作这个事儿的,肯定不是普通的农家子出身的读书人。这事儿,大概率是凉州世家授意的。
刘平自然想知道这些人要干嘛。
当天晚上,刘平收拾妥当,在二位保镖的暗中保护下,去了酌君酒楼。其实保镖也没有必要,整个成都没有比酌君酒楼更安全的地方了。
酌君酒楼有包间,两周的士子们,订了最好的那一个。
刘平到的时候,董川正等在门口,见他来了,连忙上前迎了上来。
刘平却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是董川在门口等着。不管怎么说,董川现在也是丞相班房的红人,本人官职也不低。一群凉州士子请刘平吃饭,没有全部出来迎接就已经很奇怪了。
现在只让董川自己在这里迎接,那就更奇怪了。
这不是小说故事,只要有这么一个人物出来过渡一下就行,读者也不懂。刘平这是实打实的现实世界啊,甭管怎么说,这事儿透着一股诡异的感觉。
“丞相,您来了。”董川还是有些拘谨的,打了一声招呼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平笑了笑,心里觉得更有意思了,笑着问道:“怎么就你自己啊?”
“属下在里面待着有些憋闷,所以出来透透气。”董川不好意思地说道。
刘平更好奇了,这些人胆子挺大啊,明知道自己要来,连出门迎接都不考虑吗?虽然刘平不在乎这个,但是他们不这么做,这里面代表的含义,就非常有意思了。
董川应该是不知道的,这人刘平已经摸清楚了。能干事儿,能力也很强,但是吧,太傻太天真,政治智商政治手腕几乎为零。
眼下就可以直接下判断,董川是是被人当药引子给送出来了。今儿个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里面的主事儿人卖的什么药,但是董川这药引子肯定是要没了。
当然,董川这药引子想要没的前提是,刘平跟那主事儿的人没谈拢,然后刘平迁怒董川,给董川一撸到底。
这事儿肯定是不可能的。
刘平本就看好董川,而且还拿董川当典型呢,不可能真的对董川做什么。但是今儿个这事儿,给他提了一个醒,董川这个人还是要继续打磨一下。
省得以后再被人当枪使,还不自知。
“也对,酌君酒楼可比之前有趣多了。”刘平笑了一声,当先走了进去。
董川没听出来刘平话里的意思,只是笑着接话道:“的确是,多了不少花样。但是耗费钱财颇多,属下平日里可舍不得来。”
听得出来,这已经是董川能说的最有趣的话了。
刘平哈哈大笑,缓解董川的紧张情绪:“在哪儿?”
“您随我来。”董川连忙上前带路。
董川在前头带路,一路往上走,进入二楼,来到二楼正中的一个雅间,推开门,里面极为热闹,几十个读书人正在说笑着。
门一推开,里面安静了一下,都扭头看了过来。当看到刘平站在门口之后,所有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又都慌乱的整理衣冠,然后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给刘平行礼。
刘平就这么平静的看着他们,也不说话。
所有人都开始沉默,紧张,不少人开始变得汗流浃背起来。甚至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开始恨上了董川了,怎么突然就把人给带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刘平扫视了一眼,然后在人群的最中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名字叫不上来了,应该是皇甫家的一位,按辈分算,是皇甫黛君的侄子。
刘平皱着眉头看向这位,皇甫家的小子,脸上平静的表情消失了。
皇甫立文也在看着刘平,看着这个从小就一直听说的便宜姑父。不过他的眼神之中没有任何的恐惧或者尊敬,有的只是好奇。
刘平迈步走到雅间内,停在了门口往前记不得距不动了。董川这个时候倒是脑子清醒了不少,立刻拉了一个凳子给刘平。
刘平坐下来。
在场的士子更加紧张的,甚至有胆小的,两股战战,几乎站不稳当了。就算是再天真,董川也意识到了不对了,这让他很是愤怒。
“你们!还有没有读书人的体面了?!放浪形骸,成何体统!”董川爆发了。
“还不见过丞相!”
“吾等见过丞相!”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给刘平见礼。
刘平不在意的挥挥手,道:“年轻人嘛,能理解。”
皇甫立文这个时候走到了最前面,笑着对刘平拱拱手道:“姑父,实在是不好意思。今儿个本是侄儿宴请童年,但又想着来了成都之后,还没有去拜见过您和姑姑,所以才想着喊您一起过来。实在是不好意思。”
这话一说完,董川的眼睛都红了。
皇甫立文这话里话外的,哪里把刘平当人了啊?来了不拜访,宴请也是顺带的,人来了也没安排迎接,如今又说出这种话,那是完全没有给刘平一点面子。
最关键的是,刘平是他董川请来的。
那么结果会是什么?他董川得罪了刘平。丢官是小事儿,但是董川可清楚,如果自己真的得罪了刘平,还会让刘平对农家子出身的官员有意见。
当然了,可以肯定的是皇甫立文的下场也不会太好,至少他这辈子别想着能够出仕了。但是他皇甫立文明显就是不在乎。
再说的直白一点,皇甫立文就是故意的。拿自己的前程来恶心刘平,挑拨刘平和董川,或者说刘平和小地主阶级的关系。
刘平可能不知道,但是董川却很清楚,除了皇甫立文之外,这里的读书人,全都是农家子出身的。
也是这个时候,董川算是明白了,他和在场的这些农家子们,也许读书很有天赋,也许能力很强,但在政治斗争和道德底线上,比这些世家出身的人差太多了。
所以董川的愤怒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很生气对吗?”刘平的声音忽然传入了董川的耳朵里。
董川愣了一下,回头看向刘平。
皇甫立文也在这个时候皱起了眉头。
“你要走的路还很长。”刘平笑着对董川说了一句。
随后他又看向皇甫立文,道:“太让人失望了,手段也太幼稚了。你做这些,对得起皇甫家的名头吗?”
说完,刘平一甩手,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