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秋收终于收尾了。
村子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的粮仓都被填满,那一颗颗饱满的粮食,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这段时间的辛勤劳作。
沈婉兮一家也不例外,看着院子里堆得像小山似的粮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冯苗站在院子中间,双手叉腰,欣慰地说道:“今年这收成,多亏了婉兮啊,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沈宇在一旁附和道:“娘说得对。”
沈婉兮笑着摆摆手:“大家都辛苦了,这是咱们共同的功劳。”
忙完秋收,村子里难得迎来一段清闲时光。
经历了秋收的忙碌,大家深知强健体魄和掌握武艺的重要性,锻炼不但没有松懈,反而更加刻苦。
之前因秋收事务繁杂,锻炼时间不得不缩短,如今秋收结束,大家纷纷将锻炼时间延长。
清晨,天还未亮透,薄雾在村子里弥漫。
沈婉兮便带领着沈宇、大丫、沈轩等人来到村后的空地上。
没错,沈婉兮他们已经从家里的院子到了村后面的空地上了。
还有村子里其他人也跟着后面学习。
这是理正的意思。
有一回理正来沈家找沈书,看见他们在锻炼,而后提议让沈婉兮带着村里的后生、小孩儿一起锻炼。
沈婉兮思索过后答应带着村里的后生、小孩儿一起锻炼。
当然只是仅仅锻炼。
不可能真正教他们武艺或者修炼。
当然如果遇到好的苗子,沈婉兮还是会教的。
只不过只会教武艺,不会教修炼。
大丫他们锻炼了好几个月了。
后生和小孩儿经过一两个月的锻炼,虽不如大丫他们厉害,但也还过得去。
大家按时来到村后的空地上站好。
从今天开始,沈婉兮要教后生和小孩儿武艺了。
沈婉兮身姿矫健,率先开始示范一套基础拳法,动作刚劲有力,虎虎生风。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随后跟着她的节奏,一招一式认真练习起来。
大丫咬着牙,每一拳都带着十足的劲道,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可她浑然不觉。
这段时间,她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准,动作也更加利落。
沈轩虽然年纪小,但练习起来丝毫不肯落后,眼神中透着一股坚韧。
他的身形在晨雾中起起伏伏,小小的身影充满了朝气。
沈宇则在一旁仔细琢磨着每一个动作的发力点,他不断调整姿势,力求将拳法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柳恒和二丫紧跟大丫他们的脚步。
沈砚、沈书、冯苗、柳铁柱、沈兰这五位大人也不气馁,认真锻炼。
此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桃源村的每一个角落。
沈婉兮看着大家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她停下动作,开始纠正每个人的姿势:“大丫,出拳时手臂再伸直一些,这样力量才能更集中。沈轩,脚步要稳,根基扎实了,招式才能发挥出效果……”
众人虚心接受,反复调整。
大家练一个半时辰后,便各自回家忙自己的事情。
随着天色渐亮,阳光洒在众人身上。
小孩子该上学的上学,沈轩他们和村里的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一路嬉笑打闹着朝村头的学堂走去。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
到了学堂,孩子们整齐地坐在书桌前,跟着夫子摇头晃脑地诵读着经典文章,清脆的读书声在学堂里回荡。
大人们则各忙各的。
沈砚和一些年轻力壮的村民结伴去上工。
冯苗和其他婶子们则留在家里,操持着家务。
她们洗衣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冯苗一边熟练地擀着面条,一边和身旁的沈婉兮唠着家常:“今年秋收多亏了孩子们帮忙,咱们这日子啊,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沈婉兮坐在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
……
在这个宁静的桃源村里,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努力着。
锻炼后的时光,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共同描绘着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夜晚,明月高悬。
沈婉兮等人在院子里空地上练习着,他们借助月光,练习着身法和剑术。
月光下,一道道身影如鬼魅般灵动,剑花闪烁,划破夜空。
村子里的后生和小孩儿比大丫他们晚锻炼,还没有到学到身法和剑术。
经过这段时间的强化锻炼,大家的实力都有了显着提升。
整个村子也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每个人都期待着,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过得更好。
几天后,她又进山猎了几只山鸡,收拾干净后,带着大丫一同前往沈大伯家。
“大爷爷,大奶奶,我们来啦!”大丫脆生生喊道。
沈大伯和沈大伯娘迎出门,看到沈婉兮和大丫,脸上笑开了花。
“婉兮、大丫,快进来,咋来了,来就来还带东西呀。”沈大娘拉着她们的手,热情说道。
沈婉兮将山鸡递过去,笑着说:“大伯、大伯娘,秋收忙完了,这是我在山里打的山鸡,给你们送来尝尝。”
沈大伯接过山鸡,连声道谢:“婉兮啊,你这孩子太懂事了。这段时间秋收,你家也忙,还想着我们。”
沈婉兮谦虚道:“大伯,都是一家人,相互照应是应该的。”
在沈大伯家待了一会儿,沈婉兮和大丫起身告辞。
沈大伯一家再三挽留,见她们执意要走,便嘱咐路上小心。
沈婉兮又一个人拿着野鸡去了沈兰家。
她脚步轻快,手中提着的野鸡时不时扑腾几下翅膀。
一路上,微风轻拂,路边的野花摇曳生姿,仿佛也在为她这份情谊添彩。
很快,沈婉兮来到沈兰家的小院外。
她轻轻推开半掩的院门,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
院子里,姚氏正坐在小板凳上择菜,看到沈婉兮,眼中满是惊喜:“哎哟,婉兮来啦!快进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