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小岗子村的小道上,张远怀揣着对小菜园的满心期待,开着自己的桑塔纳向镇上驶去。
此时正值 9 月底,沿途的景色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道路两旁的稻田里,稻穗已经染上了金黄,沉甸甸地低垂着,微风拂过,稻浪轻轻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演奏着一曲丰收的乐章。
田边的水渠里,清澈的水流潺潺流淌,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小虾在欢快地游动。
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宁静,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不过仔细看去,树叶已经开始染上了淡淡的金黄和火红,那是秋姑娘悄悄留下的足迹。
不管多少次看到这些四季轮转的美丽景色张远都会不自觉的沉浸在其中。
不多时,张远便来到了镇上的农资站。
这是一家略显陈旧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店铺,门口摆放着几盆已经有些枯萎的盆栽,店门上方挂着一块褪色的招牌,写着 “福顺农资站”。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泥土、化肥和种子的特殊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气息张远小时候非常喜欢,后来长大了,张远才知道,那是敌敌畏的“香味”。
店内的空间不算大,四周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资产品,从化肥、农药到各类农具应有尽有。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略显杂乱,但对于熟悉农资的人来说,却也不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店老板王福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粗糙,那是长期在田间劳作和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
他身形略显佝偻,但眼神却透着精明与干练,一看就是个在农资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行家。王福顺早年也是村里的庄稼把式,凭借着对土地和农作物的热爱与钻研,后来在镇上开了这家农资站,多年来为周边村子的农户提供了不少优质的农资产品,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老王”。
此刻,老王正坐在柜台后面,戴着一副老花镜,仔细地看着一本农业杂志。
张远还是只能说:喏,这个就叫专业。
“老王叔,忙着呢!” 张远热情地打招呼道。
老王抬起头,摘下眼镜,脸上立刻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哟,是远啊,好久没见了,回村里看我芳姑了?今天来店里想买点啥?”
老王叔口中的芳姑是张远的奶奶,都是附近村镇的,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
“老王叔,我最近在村里开了个小菜园,这不,来您这儿买点蔬菜种子。” 张远笑着回答道。
“哈哈,好啊,自己种菜吃着放心。你想种点啥菜呢?” 老王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台后面走出来,准备给张远介绍种子。
张远跟着老王来到摆放种子的货架前,只见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包,每一包上都印着蔬菜的图片和名称。
张远的脑海里回想着自己的计划,他首先挑选了生菜种子,这种蔬菜生长周期短,大约 30 天左右就能收获,而且口感清脆爽口,无论是做沙拉还是涮火锅都很合适。
接着,他又拿起了小白菜的种子,小白菜生长迅速,20 多天就能长成一茬,用来清炒或者做汤都十分鲜美。
“老王叔,这生菜和小白菜种子咋卖的?” 张远问道。
“生菜种子一包 5 块钱,小白菜种子一包 3 块钱,都是好种子,发芽率高。” 老王介绍道。
张远点了点头,又继续挑选。
他还选择了几种生长周期比较短的蔬菜种子,像菠菜、油麦菜等,这些绿叶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能在短时间内为他的民宿餐桌增添新鲜的食材。
此外,他更多地选择了葱姜蒜和辣椒的种子。想着脑海里的那些关于烹饪的知识,张远深知自己以后肯定少不了做菜,而葱姜蒜和辣椒作为常用的调料,既能提升菜品的味道,又有着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香辛料。
就在张远挑选种子的时候,老王从货架上拿下一瓶农药和一袋化肥,向他推荐道:“张远啊,你种这些菜,光有种子可不行,还得用点农药和化肥,这样菜才能长得好,还不容易生病生虫。这农药和化肥都是我店里卖得最好的,你拿回去试试。”
张远看了看老王手中的农药和化肥,说道:“老王叔,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想种些绿色无污染的蔬菜,给民宿的客人吃。这些农药和化肥我就不买了,我打算用些天然的肥料,比如腐熟的农家肥,虽然麻烦点,但能保证蔬菜的品质。”
老王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行,你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现在大家都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了,你这绿色蔬菜的路子肯定没错。”
张远付完种子钱后,便告别了老王,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村的路。
回到小岗子村,径直走向那方寄托着希望的小菜园。此时,菜园中的土地在阳光的轻抚下,呈现出一片平整而松软的状态,仿佛在静静等待着生命的播撒与孕育。
张远轻轻放下手中鼓鼓囊囊装着各类种子的袋子,转身快步走向工具棚,从中挑选出一把大小适中、刃口锋利的小锄头。
大锄头用起来太累,张原大经理表示受不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越大越好,像这个小锄头,小小的也很可爱。
他紧握住锄头柄,将锄头高高举起,随后用力落下,锄头精准地切入土地,一下又一下,有条不紊地再次翻松着已经整备过的土壤。
再次翻松土壤能够进一步打碎土块,使土壤颗粒更加细小均匀,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适宜的湿度环境,有利于种子呼吸和吸收水分,从而促进其发芽。
张远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次锄头的挥动都带着对这片菜园的热爱和对未来收获的憧憬,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丝毫没有停歇。
完成翻土后,张远放下锄头,拿起一把 耙子。
他双手握住耙子的柄,将耙齿深深地插入翻松的土壤中,然后缓慢而平稳地向后拉动耙子,将土块碾碎、耙平,让土地表面变得平整细腻,如同为即将沉睡的种子精心铺设了一张柔软舒适的床。
这样做可以确保种子在土壤中分布均匀,避免因地势不平导致水分积聚或流失不均,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浇水和管理操作。
只能说种地就像养孩子,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