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军扛着棉花刚踏进大院,就看到几个妇人正在洗衣服。
一大妈:“小军回来啦,肩膀上扛着这个累不累啊,要不一大妈帮你拿着?”
说着,一大妈已经伸出了手。
“不用了一大码,就这点重量我还是扛得动。”刘小军笑了笑说道。
贾张氏:“小军,你这是又弄到什么好东西,别藏着掖着给大家分着吃一点啊?”
一大妈:“贾大妈,人小军弄到的东西是凭着自己本事弄到的,我们大家伙怎么好意思要啊。”
“慧珍孤儿寡母的带大两个孩子多不容易,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
贾大妈被一大妈这话说的一时间哑口无言。
周围其他几个妇人本来也还在观望,见贾大妈吃瘪,顿时也歇了心思。
刘小军本来就看贾大妈不爽,于是将棉花放在地上,从里面取出一捧:“贾大妈,这我倒是敢分一点给你吃,只是这东西吃了会死人,你敢不敢吃啊?”
贾大妈一看,眼睛都瞪直了!
居然是棉花。
这年头,棉花可是比肉贵多了,棉花产量少,大家都缺。
北京的冬天向来零下好几度。
冬天要是吃不上饭可以吃的差一点,但是如果没有棉袄穿没有棉被盖可是会冻死人的。
“小东,你这也太浪费了吧,日子不过了买这么多棉花,看着好几十斤得不少钱吧?”贾张氏凑近了看着这棉花,眼里的羡慕嫉妒都快溢出来了。
就是要让这老妖婆嫉妒,每次自己走到前院都想来占点便宜。
刘小军看着贾张氏嫉妒的眼神道:“什么钱不钱的,只要我妈和糖糖盖着暖和就行了。”
一大妈听了这话,也是一脸羡慕。
慧珍有个好儿子啊居然这么孝顺,自己当年要不是因为生完孩子没调理好,说不定也能生一个像刘小军这么懂事的儿子。
旁边几个妇人听到刘小军这样说,也是都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自己儿子都和刘小军一般大,还光知道找他们要吃的呢,根本不像刘小军这么能干!
刘小军却没管众人的议论,直接扛着棉花回了家。
一进家门,就将东西卸在一边。
“小军,快来洗手吃饭。”刘慧珍端着菜走了进来。
“在山上没休息好吧,咱家儿子真是太辛苦了,看着几天都饿瘦了。”
“妈给你做了盘红烧肉,再配上这瓷实的大米饭,快吃吧。”刘慧珍一脸慈祥的盯着刘小军。
“好,我就吃。”刘小军这会儿确实饿的前胸贴后背。
红烧肉色泽焦黄,软而不烂,香气扑鼻,底下还有铺有厚厚一层酸菜,这做法一看就不是刘慧珍能做出来的。
“妈,你是跟傻柱学的吧?”刘小军道。
“是啊,正好上次给他洗的棉袄干了,他过来拿棉袄,我就顺百年请教了下。”
“傻柱和雨水可怜啊,年纪轻轻就没了爹妈。”
刘小军:“是啊,等到过年咱们叫傻柱和雨水一块来我家过吧。”
刘慧珍就这么温柔的看着儿子,和他唠家常:“行啊,雨水那丫头就比糖糖大了好几岁,正好能帮我管住糖糖,你不在这几天,都是那丫头帮我带糖糖,我才能抽出空去忙别的。”
刘小军:“小雨不错,确实有个姐姐样子。”
夹了一筷红烧肉混合着酸菜,入口即化,酸菜的酸味正好和肥肉中和掉了肥肉的腻,最终只剩下满口留香。
好几天没吃到一口热乎饭,一顿饭差点给刘小军感动眼泪都下来了。
“妈,这菜不错,总算是舍得放油了。”
“你小子。”刘慧珍没忍住,给了刘小军一个栗子。
终于吃饱了,刘小军这才有时间去想别的事,从口袋中掏出一大捧钱,数出一百块递给刘慧珍:“对了妈,这是一百块钱,你收好,眼见着过年了,往后这家里吃饭做菜什么的,妈你出门买。”
“妈不要你的钱,妈自己有钱可以自己赚。”刘慧珍看着这么多钱立刻退了回去。
“妈,让你拿着就拿着,这么多年你养我不容易,拿我点钱花怎么了。”刘小军不由分说将钱塞进刘慧珍手里。
“行,咱们小军长大了知道赚钱给妈妈花了。”刘慧珍将钱拿在手里都快哭了,“妈这钱用不完给你留着存钱娶媳妇啊。”
“您怎么说起这么,这事还还早呢。”刘小军一听说要娶媳妇,立刻转移话题:“对了妈,我现在手里有了点钱,想买几个兔子回来养着,这样咱们家入冬不用出门就能吃到兔肉了。”
“行啊,咱家前面那么大一块空地,想养就养呗,妈保证给你照料好。”刘慧珍知道刘小军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什么都听他的。
“还有,我去供销社买了棉花,您先将两床棉被里面重新充实一下晚上盖着暖和,等过几天我去买了布票,您手工好,到时候给我们全家做一身新棉袄。”
“棉花?”刘慧珍一怔。
冬天确实冷,自己早就想买点棉花,可是之前家里的钱吃饭都不够,根本不敢想买棉花的事,没想到小军居然连这个都解决了。
“明天妈就开始做被子,小军,这个家有你真的是我们全家的福气。”刘慧珍忍不住感慨道。
刘小军调皮一笑:“那您的福气可还在后头,到时候我做大做强,带你和糖糖过上咱们四九城头一份的好日子!”
“行,妈相信你能做到!”刘慧珍就是这样,无论儿女是什么想法她都第一个站出来信任,不管那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
但她自己确是不想一直被刘小军保护,上次街道办的王主任说最近街道办有活动说是有个扫盲班,要是上了扫盲班说不定能去轧钢厂当女工,能有一份正式工作。
这件事压在刘慧珍心里很久,之前这个家都是她撑着,要是去了扫盲班,担心家里的事情忙不过来。
但现在刘小军将这个家打理的很好,自己也可以放心了。
“小军,妈想和你商量个事情。”
“嗯,您说。”刘小军还是头一次在刘慧珍脸上看到这么认真的表情。
“街道办的王主任跟我说有个扫盲班,说是参加了之后,可以尝试去轧钢厂面试女工,我想......”刘慧珍犹犹豫豫的,想说但是又有几分忐忑,似乎怕刘小军生气。
刘小军一听,突然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这年头,大家的生活方式渐渐开始改变,在向集体化靠拢。院里的住户们也开始参加街道办组织的各种活动,扫盲班、卫生运动、还会组织孩子们一起学习文化知识。
现在不像后世,后世大家都是大学生都读过书,工作竞争压力大。哪像50年代,稍微懂一些文化就特别好找工作,棉纺厂招工也是能进的。
更何况,读书明理,刘慧珍多读书对家庭的教育,以后各种时代观念也会不一样,最起码不会成为一个像贾张氏那样的泼妇。
而且,自己以后肯定不会只甘愿困在小小四合院。
其实刘小军一直都有一个创业梦,可惜2020年后好多红利都被吃没了,创业就是九死一生。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是50年代,创业还没开始,自己还有很多机会。
更何况,自己是穿越来的,知道很多大风险,要是抓住机会站在风向口,猪都能起飞!自己也一定可以!
既然上头给了自己穿越的机会,自己必定要在这个时代大干一场场。
建工建厂!
走向人生巅峰!
所以在机会到来之前,自己要做好充足准备,要赚到足够的底蕴、爬到足够的身份地位方便办事!
刘慧珍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去参加扫盲班以后也可以给他打下手。
她想去参加扫盲班,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自己都会支持她!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一会儿,他要带刘慧珍去供销社买足够的过冬的粮食呢!
要是自己从供销社买上一堆粮食,贾张氏的嘴还不得气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