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王靖国站起来说道:“鬼子既然两次在我们这里吃瘪,如有下次,一定会狮子搏兔使用全力,所以虽然当下暂时平静,但是必须提前谋划,傅主席到达绥远后,我晋绥军的力量再次分散。
日军眼下已经占据河北全境,下一步既可向山东进犯,也可能直接发兵河南,我们以往的防御重心在北面,现在还必须防范日军从南面向晋城和长治的进攻,我们今后的防御点从北、东两面防御变为北、东、南三面防御。
在他省部队调离之后,我们的力量更加分散和不足,为应对此局面,我的意见有几点:
一、增加新的力量来增强防御力量,必须再次扩军;
二、外省的兵员也不是全都不能留住,秦晋一衣带水,唇亡齿寒,所以可以将陕军尽力争取留下;
三、在前期,预备役的效果很好,我们可以进一步武装预备役队伍,用老兵直接领导这些预备役,并给其配足装备”。
在座的人中,杨爱源一般不会轻易发声,因为他算阎锡山的左膀右臂,他说得一般就代表阎锡山说得,陈长捷属于小字辈,属于保定军校的学弟,多以也不会先发言。以往傅作义会发言,但是这个时候他都要调离,所以尽量不言。徐永昌和商震走了之后,就剩下王靖国、赵承绶、楚溪春可以率先发言,其中还数王靖国最受阎锡山信任。王靖国毕竟有过多年的军旅生涯,眼光还是有一些。
“治安说得有道理,各位还有什么意见?”治安是王靖国的字,阎锡山继续向在座的人员问道。
“日军在我处两次碰壁,应该暂时不会继续向我山西大兵压境,但是日军的空中力量远超过我军,虽然我们在太原已经有了一些准备,不过现在看还是有所不足,之后应该继续加强要地防空,防止日军轰炸我们的兵工厂、钢铁厂等要害。”赵承绶也站起来说道。
赵承绶是军中悍将,一辈子在马上作战,作战经验丰富,所以马上想到了这点。
“印甫提醒的很及时,下一步的工作,必须想办法继续提升防空力量,星如,你下来好好做一个方案,如何进一步做好防空工作”阎锡山马上安排杨爱源。
“好的,主席,我下去再好好研究一下”,杨爱源立即答应。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阎锡山继续问道。
陈长捷很想也站起来说,但是之前61军有李服膺,所以一般不用他发言,现在他作为军长之一,坐在那里有点局促,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但是他也觉得以后的力量的确有所不足,需要扩军,所以就站起来说到:“我认为治安学长说得对,现在我们的力量的确有点不足,需要扩充力量来应对鬼子的下一次进犯”。
陈长捷说完之后,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是当下摆在台上的问题,必须赶紧妥善处理,否则之前所有的成绩都容易因为之后的一次失败就付水东流。
阎锡山也明白这个事情,他在会上问大家,就是征求一下意见,见众人再没有要说的,现在情况也不紧急,至于扩军要怎么扩,他还要下来再想一下,就决定散会。
在散会前,阎锡山和傅作义说道:宜生留一下。阎锡山想和傅作义再叙叙旧,毕竟这么一别,就不知道何时再相见。
“宜生,你素来最有想法,会上你也没有发言,这里就我们二人,你讲讲你的意见?”两人阎锡山的书房里,两人坐好后,阎锡山问道。
“阎公,会上治安说得也比较有道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我晋绥军要想生存,就必须扩军,关键是由谁为将,兵何处来。
我认为楚晴波虽然作为参谋长,作用巨大,但是前线缺大将,楚晴波是知道兵之人,在前线领兵,必为地方之柱石。
现在的后起之秀中,李振武忠勇俱全,在两次会战中都表现惊艳绝伦,我观之堪当大任。
我晋绥军,最多不过扩展二军,再扩,一是力有不及,二是易招惹是非,需慢慢顺势而为,暂时可先编制一军,待李振武再立新功之时,再设立一军。当下先搭建框架,招募兵员、训练新兵。
我认为兵员来源有之三:一是预备役团,已经有所气候,可直接拿来,辅以老兵,可缓解当下之危;二是李振武当下指挥的晋北游击区队现有十几个,每队几百人不等,这些人经过战阵考验,稍加规范,亦是可战之兵;三是吸纳社会青年,公而告之,借本次胜利之际,在各地设立招兵点应可招纳不少兵员。
预备役团在整编之后,需继续新设,使之成为我部后备兵员之源泉,不可就此打住,有预备役团在地方,也可保境安民,稳定乡祉”。傅作义沉思一会,将自己肺腑之言说了出来。晴波就是楚溪春的字,现在担任晋绥军的参谋长,也是阎锡山比较信任的人。
阎锡山点了点头,傅作义说得这些,有些他也想过,傅作义推荐的二人,也都是他非常看好,准备加以重任的人,但是他之前没想好该怎么用,傅作义说完后,他也觉这样的安排的确非常恰当,也是当下做好的安排了,心里当下大定。
于是就不再说这方面,而是说起傅作义到绥远应该注意的事项。傅作义看阎锡山也心中已有决议,也就不再说那些,而是和阎锡山说起以后山西和绥远互相沟通协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