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讲了川渝一共九家修行门派,分别为唐门,铁剑门,青城派,峨眉派,火神派,药王谷,美姑盟,灌江庙,哥老会。
今儿给大家讲讲云南和贵州的门派。
云南一共有五家修行门派。
分别为点苍派,雪山派,天龙寺,沐王府和无量宫。
点苍派甚少行走江湖,而且地处僻远,位于云南大理苍山,是以少与中原武林往来,也因此少有记载。
点苍山明水秀,四季如春,门下弟子们从小拜师,在这环境中生长,大多数都是温良如玉的君子,对名利都看得很淡。
点苍的剑法虽然轻云飘忽,却很少有致命的杀着。
可是江湖中却没有敢轻犯点苍的人,因为点苍有一套镇山的剑法,绝不容人轻越雷池一步。只不过这套剑法一定要七人联手,才能显得出它的威力。
所以点苍门下,每一代都有七大弟子,江湖中人总是称他们为点苍七剑。
几百年来,每一代的点苍七剑,都有剑法精绝的好手。
点苍派的武功以剑法和轻功扬名天下。
轻功轻灵飘动,专走轻、柔、快、变等路线,而剑法则招数古朴,苍劲有力,大气坦荡,内藏其变,以诡异多变着称。而最有名的当属回风舞柳,既可作剑法,亦可命名轻功。
就门派实力而言,点仓是远远超过云南的另外四派的,原因则是点仓的七大神兵全都好好的传承了下来。
射日神剑:点苍至宝,一枝长长的宝剑,在剑柄之上镌着一颗火红的宝石,火红色的剑鞘,发出淡潆红潋的光华。
朱雀剑:点苍派镇派之宝。相传为战国时一位剑圣所铸,剑芒紫红,剑身三尺,但是剑芒可伸至一尺,只要将内劲贯注剑尖,则剑芒又可伸张半尺,连剑身共有四尺半长。朱雀剑配合点苍海花剑法,威力无比,是以傲视江湖。
紫焰神砂,向称点苍山步虚道观镇观四宝之一,中含七种奇毒,厉害绝伦。非但与青海祁连派的九幽磷火有异曲同功之妙,并因「紫焰神砂」一洒便是好大一片,面积较广,威力比九幽磷火尤强。
阴沉竹:点苍之宝,一支姆指般粗细,色呈暗绿的长竿,足有八尺来长,越到上面越细,有若钓鱼竿一般!
九霄剑:点苍山的宝剑之一,历来为掌门佩剑。
赤龙:点苍派七大神兵之一,剑约莫半人高矮,色做血红,望之如同火焰,大有玄异之象。剑上散出血样杀气,以气势观之,已是一口难得至极的利刃。
灵乳空青香茶:无外人见过,据说可解百毒。
雪山派,位于云南的大雪山十二连环峰,以凌霄城为总部,掌门威猛先生黄自由,以雪山剑法为立派之本。
掌门人黄自由长年固守凌霄城,闭门不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古往今来剑法第一、拳脚第一、内功第一、暗器第一,后来和混元星际门门长马保国一战后才知天外有天,自己的武功仍是差得太远。
雪山派祖师生性爱梅,所以雪山剑法中夹杂了许多梅花、梅萼、梅枝、梅杆的形态,兼古朴飘逸而有之,有老枝横斜、风沙莽莽、明驼西来、暗香疏影、梅雪争春、胡马越岭、明月羌笛等招术。虽然招术繁复、以轻灵变幻为长,内力修为却无独到之秘。
开山掌、和扫雪腿是雪山派以着称於世的武功。因为大雪山常年为雪所封,门人弟子的入门功夫,劈掌扫腿,都是以雪为对象。开山掌、扫雪腿,就是要把雪劈开,辟为道路的意思。这是雪山派扬威武林的独门功夫,招式怪异,纯走强猛一路。
无妄神功,传为雪山派三代掌门依无妄卦象所创内功,讲求天雷无妄,无妄而得,必有所失,必有所得。修习后可转祸为福,护佑躯体,亦可转福为祸,加之于敌。
寒极神功,为雪山派开派祖师所创,和丢丢修行的寒冰真气类似,只要被击中人身,全身血脉就会被寒冰之气冻结,六个时辰不解,就无救了。
门派至宝冰魄剑,一柄寒光令人发冷的古剑,寒魄精英所铸。
天龙寺是南宋时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大理崇尚佛学,许多皇帝退位后都在天龙寺出家为僧。
天龙寺在大理是一个支柱性的作用,简直就是段氏政权得以稳定的保障者,
“天龙寺”,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有“国寺”、“佛都”之称。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斛”,“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而寺中武学六脉神剑早已失传,一阳指一法因为历史原因也不再独有,而他们现在真正拿手的则是蛊术。
大理是白族国家,皇室多与南疆各族通婚,所以天龙寺内各族家眷众多,其中出身苗、夷的师娘会传授天龙弟子神秘的“制蛊”之术。其实蛊并非什么神怪之物,而是利用南疆特有微小昆虫或植物对人的神经脉络加以干扰,学习起来倒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经脉百诀:无论是隔空点穴还是制蛊,熟悉经脉理论均很重要。在天龙寺传授的“经脉百诀”在制蛊时起到关键作用。
天龙寺内曾经还特别饲养大量马匹,对外宣称是为茶马古道的商者提供闻名遐迩的滇马,实际上是为了大理国在不测之时征兵作战之用。所以天龙弟子马术精湛,穿梭于滇西多山多水之处非常方便。
沐王府,云南沐王府是一段短小、相对独立,而又给人田园牧歌气息的历史。沐王府的奠基人是沐英(1345~1392), 安徽凤阳。小时双亲亡故,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将他收为养子。 他经营川藏地区, 开拓边疆数千里,洪武十年(1377) 被封为“西平侯”; 因平定云南有功, 留守开发西南边陲,死后追封“黔宁王”, 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承袭“黔国公”的爵位。 翠湖原是滇池的一个沼泽水湾,由于有多处地下水出露,又称九龙池,到明代再筑昆明城池,将翠湖围入了城中,渐渐修建得有些规模。 明朝镇守云南的“国公”沐英先在此种柳牧马,欲学“柳营春试马”的周亚夫细柳营,后来以此地为别墅,增亭台楼榭,延续至明末,大西军入滇时以之作为刘文秀的“蜀王府”。吴三桂来后又据以扩建为平西王府,至其败灭。不过沐家后人并未死绝,在反清复明中建立了这个组织一直延续到今。
无量宫,又称为无量剑,无量洞等。于五代后唐年间在南诏无量山创派,掌门人居住无量山剑湖宫。
该派大宋仁过年间分为东、北、西三宗之后,每隔五年,三宗门下弟子便在剑湖宫中比武斗剑,获胜的一宗得在剑湖宫居住五年,至第六年上重行比试。
五场斗剑,赢得三场者为胜。
北宗于南宋末年迁往山西,此后即不再参预比剑,与东西两宗也不通音问。
斗剑前,东西二宗掌门会共同邀请一些别派人士,有些是公证人,有些是前来观礼的嘉宾。
无量宫是一个道家门派,祖师不详,据闻唐朝时一道士路过此地偶见一玉璧之上映出练剑的剑仙有男有女,且剑法精妙非凡,于是在此建了剑湖宫,开宗立派。
无量宫自成体系,且在不断地钻研中进步,一切所得皆来自无量玉璧,就跟抽盲盒似的,每一代强不强就看他们在玉璧前能不能悟出一点东西。
贵州则是只有两大门派,摩教和五毒教。
分别为布依族和苗族的门派。
布依族信仰祖先和多种神灵。山、水、井、洞及生长奇特的古树无不被认为是神灵的化身。各村寨建有土地庙。一些特定的宗教仪式,要供奉神竹。各地布依族还供奉雷神、门神、灶神、龙王等等。这些反映了布依族作为农耕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
“摩教”是布依族宗教信仰中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信仰形式,介乎于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类型。其宗教职业者分为“布摩”和“摩雅”。布摩是通过学习而成的,在师父的带领下学习一系列的经文和仪式的程序,能够继承师父的衣钵便可出道。布摩尊奉“报陆陀”为开山祖师。在举行各种祭祖活动中,首要的仪式是恭请“报陆陀”莅临,以示整个祭祀活动的权威性。
在摩经里,“报陆陀”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洞察古今,能够解决人世间任何难题。摩经的基本思想是:人间万物是由始祖神“报陆陀”创造的,万物皆有灵,灵魂具有神秘力量,需要祭祀和崇拜,经过特定仪式和条件万物可以相互转变,达到禳灾祈福的目的。人患疾病是由某种鬼魂作祟,通过举行某种仪式可以驱逐疾病。人死后,灵魂不灭,通过仪式的超度,使灵魂进入仙境。布摩有较为完备的祭祀经典——摩经,还有比较固定和规范的宗教礼仪。
举行祭祀活动除了要履行一定的宗教礼仪外,还要辅以对经典的诵读。典籍浩繁的摩经,大致可分为用于丧葬超度活动中的多卷本《殡亡经》、《古谢经》等,也有用于祈福、驱邪、禳灾等目的的各类杂经。摩经包含了布依族古代社会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乃至人们的社会交往和道德礼仪等内容。摩雅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下,通过鬼魂附体而后经布摩的点化(安坛)而形成的,摩雅的巫术活动称之为“打迷纳”。
五毒教就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了,他们自己称自己为五仙教,
五毒教把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称作五圣。这五圣相斗,是五毒教的一个重要参研课程。
五种毒物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方位排列在大盘子中,游走一阵后,各自屈身蓄势,张牙舞爪,便欲互斗。毒蜘蛛不住吐丝,在沙盘一角结起网来。蝎子沉不住气,向网上一冲,弄断了许多蛛丝,随即退开。蜘蛛瞪眼向蝎子望了几眼,又吐丝结网,网未布妥,蝎子又是一冲。这般结网冲网,几次之后,蝎子身上已粘满蛛丝,行动大为迟缓,两只脚被蛛丝粘缠在一起,无法挣脱。蜘蛛乘机反攻,大吐柔丝,在蝎子身旁厚厚的结了几层网,悄悄走到蝎子身前,伸足撩拨。
蝎子突然翻过毒尾,啪的一声击打。蜘蛛快如闪电,早已退开。这般挑逗数次,蝎子怒火大炽,一击不中,向前猛追过去,不提防正堕入蜘蛛布置的陷阱之中。蝎子在网上拚命挣扎,眼见在蜘蛛网中弄破一个大洞。蜘蛛忙又吐丝纠缠,蝎子渐渐无力挣扎。蜘蛛扑上,张口一咬,蝎子痛得吱吱乱叫。蜘蛛正在享受美味,突然一阵蟾沙喷到,毒蟾蜍破阵直入,长舌一翻,把蝎子从蜘蛛网中卷了出来,一口吞入了肚里。蜘蛛大怒,向蟾蜍冲去。蟾蜍长舌翻出,要卷蜘蛛,蜘蛛张口向蟾蜍舌头上咬去。蟾蜍长舌倏的缩回。蜘蛛慢慢爬到蟾蜍左边,吐出一条粗丝,粘在盘上,忽地跃起,牵着那根丝,从空中飞了过去,掠过蟾蜍时在它背上狠狠咬了一口。青青叹道:“这小东西竟然也会用智。”蟾蜍急忙转身,蜘蛛早已飞过。片刻之间,蟾蜍身上蛛毒发作,仰面朝天,露出了一个大白肚子,死在盘中。毒蜘蛛扑上身去,张口咬嚼。这边那青蛇正被蜈蚣赶得绕盘急逃,游过蟾蜍身边时,忽地昂首,张口把毒蜘蛛吞入肚内,跟着咬住了蟾蜍。蜈蚣从侧抢上,口中一对毒钳牢牢钳住蟾蜍,双方再力拉扯。拉了一阵,青蛇力渐不敌,被蜈蚣一路扯了过去。青蛇想要撇下蟾蜍逃生,哪知它口内生的都是倒牙,钩子向内,既咬住了食物,只能向内吞进,说甚么也吐不出来,想逃不得,登时狼狈万分。不一刻,蜈蚣将青蛇咬死,在青蛇和蟾蜍身上吸毒,然后游行一周,昂然自得。这就是五圣相斗其中一次的战斗情景,能让观看者毛骨悚然,当然每次决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五毒教地处苗疆五毒岭,是个神秘而恐怖的组织。五毒教信奉的原则是利益决定敌友,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为人所用,不管是非、对错、正邪。五毒教另一个信条就是谁得罪了五毒教,谁就会死无全尸,与五毒教为敌的人都会莫名其妙地死掉。五毒教教徒间可以彼此使毒下毒。所以教徒间防范心奇重,而且每个人都想着怎么研制出比别人强的毒药、怎么在下毒的时候让人毫无察觉,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