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茜向后退了几步,余光瞥见流年制药大厅的镜子,镜中的她与小萝莉细看非常相似,几乎是等比例扩大的。
细细想来,正读大学的唐绘十年前的确是小学生。
如果是思维敏捷,善于观察,逻辑缜密,心理素质极强的唐绘,十年前的她能夺车也就不奇怪了。
这下韩茜不得不信了,她想唤醒这副身体的主人,让唐绘出来见一见小时候的自己,却依旧没有回应。
她忽然想逗逗小时候的唐绘,于是坏笑着俯下身。
“小朋友,那你觉得我是谁?”
小萝莉皱起眉,上下打量一番。
“你是...未来的我?”
“算是吧~哼哼~既然如此,你该叫我姐姐才对。”
韩茜本想活跃活跃气氛,小唐绘却低下了头,勉强挤出一抹笑。
“原来,我还能活这么久呀。”
靠...唐绘你老人家怎么天天刺激我的愧疚心。韩茜在心底暗骂。
她还想解释,唐绘却忽地加快脚步上楼。
“别蹉跎了,我们没多少时间可浪费。”
“诶,为什么?”韩茜不解地跟了上去。
唐绘边走边说:“那个声音告诉我,在精神世界中,潜意识和纠错机制的力量总会趋于某种均衡,或许是纠错机制过于羸弱,才使抱着懒惰执念的护士长刘梓晴异常地强大。”
说着,她停在三层楼道的窗前,拉开窗户。
“来看看吧。”
韩茜走到窗前,瞪大了双眼。
虽然没有任何声音,但近处的建筑在肉眼可见地震动。
地震了吗?
离得越远,建筑抖动得越厉害,直至视野尽头的城际线,已如雪崩般崩塌成一个个像素块。
“这是...”
“即使护士长刘梓晴死了,留下的余韵仍在影响这个世界,因此这个世界尚能维持,但显然这份力量维持不了多久,世界正在崩塌,那个声音告诉我,要在崩塌前找到破解护士长刘梓晴执念的原因。”
“这样啊...”韩茜加快了步伐,心里却仍在犯嘀咕。
根据之前的经验,这个世界不止由刘梓晴,还有唐绘的潜意识构成,她以为这才是这个世界没有覆灭的原因。
可这个世界的唐绘就仿佛被抹去了般,潜意识和纠错机制都消失不见,只留下了本属于这个时空的小唐绘。
她跟着唐绘到了之前来过的资料室,不同于之前的一片狼藉,此时的资料室却意外地整洁。
韩茜拉开其中一个收纳柜,里面塞满了红蓝条纹的文件夹,她随即抽取了一封,封皮上的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和谐医院】
她本以为是什么合同,翻开一看,竟全都是刘梓晴的就诊记录。
“199x年1月11日,患者6岁3个月,脑ct有明显阴影,先天性脑瘤的可能性较大,由于阴影部分接近脑干,无法提取样本分析,建议先通过药物治疗观察。”
韩茜有些发懵,她又找了找,翻开一封三年后的。
“阴影有扩大趋势,但患者的行为和认知能力没有任何异常,只是晕车情况较为严重,似乎还未产生影响,但脑瘤发病的风险极大,强烈建议住院治疗。”
又是一封五年后的诊断记录,此时刘梓晴已经十四岁了。
“阴影已占据患者脑组织十分之一的部分,虽无太过严重的病情,但患者已经出现焦虑、情绪不稳定、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鉴于阴影部分过大,手术摘除风险极大,尽量通过药物治疗延缓阴影扩大的趋势。”
韩茜用力翻了翻,从刘梓晴童年到她成年的诊断记录至少上百封,且几乎没有任何差别,韩茜根本无法分辨刘年当初烧毁的那封是哪个。
“一封封地找根本来不及。小唐绘,你脑海中那个声音还告诉你什么了?”
小唐绘望着“满坑满谷”的诊断记录,面无表情道。
“她说,解铃还须系铃人。”
话音刚落,二人只觉一阵剧烈的晃动,韩茜被掀翻在地。
再挣扎着站起身时,资料室已经向一边倾斜,收纳柜在剧烈摇晃下被掀倒,小唐绘也被压在了下面。里的文件倾泻而出,原本找过的那几封也全部混入其中。
韩茜挣扎地抓着刘年的办公桌站到窗边,只见城市的崩溃已近在咫尺,建筑支离破碎后,裸露的电线因撞击被点燃,四周已是一片火海。
已经没时间再翻过头去找了,韩茜定睛一看,发现办公桌底因倾斜而拉开的抽屉里,装着一个牛皮纸信封。
封面上的钢笔字迹清清楚楚地写着。
【给最爱的女儿】
潜意识告诉韩茜这封信非常重要。
信封的胶很新,韩茜不太费劲就撕开了,可她刚准备拿出信,又一阵剧烈的摇晃传来,整座建筑像魔方般被错位拧转,目力所及的一切瞬间破碎,韩茜脚下的地板如镜子般裂开,她眼疾手快抓住了窗棂,才没有掉下去。
世界仍在崩塌,被撕碎的建筑如海沙般簌簌滚落至她脚下的空洞中,只有流年制药的最后一堵墙还摇摇欲坠。
韩茜扒着窗的那只手恰好拿着信,这导致她必须用另一只手拉住窗户,才能看信中的内容。
可就在她费力准备换手的刹那,一个身影忽然闪现,并蹲在了窗前,直勾勾地看着韩茜。
韩茜定睛一看,竟是纠错机制刘梓晴,她这才意识到,由于护士长刘梓晴意识的余韵尚未消散,纠错机制会不断再生。
天无绝人之路,韩茜勾起食指,把信递给了刘梓晴。
“快,这个世界就要崩溃了,快帮我读一下,这封信写了什么。”
然而,刘梓晴接过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竟盯着韩茜,诡异地笑了笑。
之后,将信撕得粉碎。
“你...什么意思?”韩茜难以置信地看着刘梓晴,才发现她的眼神如此陌生。
刘梓晴伸出手,以无法阻止的力气,一根一根地掰开韩茜的手指,最后轻轻一推,让她坠入万丈深渊。
“这是你视而不见应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