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茵切实体会到了何谓“雷霆之怒”,吓得脸色刷白,当即“扑通”一声跪地。
“陛下息怒!”
她赶忙解释道:“西岭一心与东蜀交好,才让瑶光不远千里送来上古灵幻碧玺。此事定是有奸人从中作梗,企图嫁祸瑶光,破坏两国邦交,恳请陛下明察!”
章皇后不屑地冷哼一声,“瑶光公主这话,莫不是指我东蜀度量狭小,故意栽赃于你?”
殷茵心里明白,这事多半又是章皇后所为,可苦无证据,只能暗自咬牙,默不作声。
“陛下,此为厌胜咒。”
司天鉴的史鉴正甄别后,上前禀报道:“厌胜咒分有子母,中了子咒的人,会灾祸连连,家宅不宁,财运国运皆会转移到母咒持有者。”
东蜀帝面色阴沉如水,目光如利刃般射向殷茵,厉声道:“证据确凿,你还有何狡辩!”
殷茵心头一沉,急切道:“陛下,若瑶光真有不良居心,定会悄无声息地埋下咒符,怎会当众暴露,将自己置于险境呢?”
太子心急如焚,赶忙出列,拱手道:“父皇,瑶光公主生性纯善,言行谨慎,儿臣坚信她绝无诅咒之意。此事疑点众多,还望父皇给她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这时,五皇子也站了出来,低垂的眼眸掩盖住幸灾乐祸,满脸忧色道:“怪不得自使团来到晋安,父皇便头疾加重,三皇兄也旧疾发病。”
“如今事实摆在眼前,太子殿下还为这心思歹毒的女子辩解,岂不让父皇寒心?西岭的阴谋已然败露,儿臣觉得,无需再姑息迁就!”
“五皇弟,你休要公报私仇!”太子怒喝道。
五皇子眉梢一挑,看向太子,“太子殿下这话什么意思?本殿与公主能有什么私仇?不妨当众说清楚,让大家都听听。”
“你……”
太子一时语塞,若他道出五皇子被瑶光公主扇耳光之事,就与他先前所说的纯善谨慎的话自相矛盾了。
正想如何反驳之时,却听人群中掀起一阵小声喧哗。
“兄弟相争,家宅不宁,这厌胜咒竟灵验得如此可怕……”
“是啊,太子殿下被美色所误,当局者迷了。”
“怪不得那西岭公主仪仗队如此之小,原来是包藏祸心,西岭想要以少博大,不惜献祭公主,心思歹毒啊!”
太子皱眉,脸色阴沉地看向说话的那群人,筵席间顿时鸦雀无声。
殷茵暗暗握紧拳头,挺直脊背,直视着龙椅上怒容满面的东蜀帝。
她高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瑶光孤身至此,也没有舌战众人的本事,陛下若轻信这些污蔑之词,瑶光无话可说,任凭陛下处置便是。”
东蜀帝微微眯起眼,目光扫视众人,心中权衡利弊。
他深知西岭并非真心臣服,若贸然定罪,赐死西岭公主,恐怕会再度引发两国战事。
和亲之事本是两国共同的权宜之计,这些年与西岭交战,国库损耗严重,还引起了南北小国“唇亡齿寒”的警惕。
东蜀如今虽是战胜方,但倘若他们三方联合起来,东蜀必定陷入被动。
可眼前这咒符,又实在让他难以释怀。
就在东蜀帝沉吟之际,一旁的皇后突然开口:“陛下,既然瑶光公主一直坚称自己冤枉,或许真有隐情也未可知。”
“为避免冤枉无辜,不如派人彻查。既然咒符分有子母,那就去搜寻母咒下落,真相自会大白。”
东蜀帝正有此意。
就这这时,突听大殿之外传来一道雄浑的嗓音。
“陛下,微臣请愿,彻查此事。”
听到熟悉的嗓音,殷茵心头一震,眸光轻轻颤动,下意识的转头向殿外看去。
肖谨行搀扶着姜太后,在下人拥簇中缓缓现身。
他甫一跨过门槛,目光瞬间锁定在大殿之上孤零零跪着的纤瘦身影。
周遭众人神色或是冷漠,或是幸灾乐祸,仿佛群魔环伺。她柔眉轻蹙,唇角微颤,强撑的平静之下满是无助地望向他。
肖谨行心头一紧,这一瞬间,他突然后悔将她带到这龙潭虎穴之中。
他下意识松开姜太后的胳膊,交予婢女搀扶,姜太后却一把拉住了他,苍老的手极有力地攥着他的手腕。
肖谨行微微一愣,看向姜太后。
众人见太后驾到,纷纷行礼。
姜太后虽年事已高,但眼神依旧透着威严与睿智,她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尺子,将殿内众人一一扫视而过。
最终,定睛在朝跪伏下拜的柔弱少女身上。
这是姜太后第二次见她,上一次昏着,这一次跪着,次次沾染了一身麻烦。
她皱眉道:“此间喧闹声,哀家在八百丈开外便听得清清楚楚,一个个毫无皇家仪态,成何体统?”
众人纷纷垂下头去。
东蜀帝起身相迎,脸色低沉地将那符咒恶毒之处禀明太后。
姜太后心中不以为意,她从王福手里拿过咒符,目光一闪,陡然发难:“你把这咒符递给哀家,莫不是想谋害哀家?”
王福倏地瞪圆了眼睛,懵了一瞬之后,‘砰’的五体投地,颤声喊道:“太后娘娘,老奴冤枉啊!老奴绝无此意啊!”
殷茵闻听这话,不禁心头一动,明白姜太后这是在帮她说话。
“一个来路不明的东西,哀家说王福想谋害哀家,他便真有此意?”
姜太后目光扫过侍立在一旁的姜皇后,似笑非笑地道:“哀家在这宫中几十年,什么样的手段没见过。陛下,切不可因一时怒火轻信谗言,做出有损圣名之事。”
东蜀帝微微一愣,点头道:“母后说的是,儿臣也正要彻查此事。”
姜太后适时松手,肖谨行会意,大步来到大殿中央,站在了殷茵身侧。
他恭敬地道:“陛下,微臣护送瑶光公主自西岭云京一路至晋安,公主的车架、随行携带之物皆由微臣亲自审查过目的。”
“若她真藏了符咒,危害东蜀,便是微臣失职之过,亦不配担任陛下亲封的肃国公之位。”
“恳请陛下,将此事交予微臣彻查,将真相公布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