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前往府城观灯,给萧老爹带来诸多感触,让他振兴萧家的想法愈发笃定。
掌握葡萄酒酿造技术后,萧家找到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日子也渐渐富裕起来。
不过,萧老爹的志向可不只是让家人衣食无忧,他更盼着萧家不再受人欺负,子孙后代都能过上优渥的生活。
所以,仅仅实现经济上的发展和富足,对他来说远远不够。
作为外来户,萧家在莱州府几乎毫无根基。
就算如今找到了生财的法子,可跟那些根基深厚的大族,比如乔家相比,甚至和普通本地人家比起来,萧家依旧不值一提。
要想在莱州府站稳脚跟,萧家必须两手抓,一边规划经济发展,一边为孙子们的仕途前程精心谋划。
中秋节三天假期结束后,孩子们又恢复了每日或是去镇上私塾,或是去村里蒙学读书的日常。
有一天,萧老爹独自骑着小毛驴去了白沙镇。
这次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专门去拜访汪夫子,了解萧正道和萧安民在私塾的学习状况。
“你的意思我懂,你的心情我也理解,可读书科举不是短时间就能成的事,得花时间慢慢积累。”
尽管萧老爹只是简单询问了萧正道和萧安民的学习情况,但汪夫子还是从他看似平常的话语里,感受到了背后的急切。
汪夫子理解萧老爹的心情,可对他的期望却不完全认同。
自从萧正道和萧安民到私塾学习,汪夫子对这兄弟俩观察了不少。
两人各有所长,虽说来私塾时间不长,可因为之前有一定基础,很快就跟上了进度,甚至超过了同龄的孩子。
不过,要说他们是天才,那还谈不上。
萧正道资质普通,好在勤奋好学,也许能靠努力弥补不足,可成就不会特别高。
萧安民则更聪明些,记忆力和接受能力都不错,可惜性格浮躁,机灵过头却不够沉稳。
要是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以后说不定还比不上萧正道。
很明显,萧老爹希望两个孙子通过读书走上仕途,这让汪夫子心里有些担忧。
既然萧老爹亲自来了解孩子的情况,而且言辞恳切,汪夫子便决定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在看人这方面还算有点经验,虽说和两位公子相处时间不长,但也有一定了解,愿意讲讲我的看法。要是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老爹多多包涵。”
“在我看来,萧正道天赋不过寻常,好在学习态度极为认真,倘若假以时日,或许能有所成绩,只是成就大概会有一定限度。而萧安民天赋异禀,要是能加以妥善引导,让他静下心来,专注于学业,或许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程度。”
听了汪夫子这番话,萧老爹心里百感交集,仔细思量,也觉得他说得诚恳实在。
从白沙镇回到家后,萧老爹显得有些消沉,不管黄氏怎么问,他始终一言不发,被问得不耐烦了,就一声不吭地拿起镰刀和背篓,去河边割草。
刚从田间干完活儿回来的萧天宝看到了,自然不会让萧老爹独自前去,赶忙放下手中农具,带上镰刀和背篓跟了上去。
萧老爹没对萧天宝隐瞒这件事,毕竟萧天宝是萧正道和萧安民的父亲,教育子女本就是他分内之事。
“爹,正道他们才刚开始读书没多久,现在就断定他们未来有没有出息,是不是太早了点?”
沉默了好一会儿,萧天宝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
和萧老爹一门心思盼着孙子走仕途不同,萧天宝的期望没那么高。
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孩子的要求也没那么严苛,只希望他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当然了,要是孩子们以后能有一番作为,那自然再好不过。
“我也知道自己太心急了,可也确实该让安民改改他那浮躁的性子了。”
萧老爹看着萧天宝,暗自叹了口气,过了一会儿说道。
萧天宝也清楚萧安民性格浮躁这一点,在这方面父子俩想法一致:“爹,您放心,我会多留意他,也让正道多帮帮他。安民这孩子聪明懂事,我相信他能改掉这个毛病。”
等萧正道和萧安民放学回来,萧老爹先是告诉他们以后不用再去割草了,专心读书就行。
这个决定不光让萧正道和萧安民感到诧异,就连萧有为和乔念心也觉得意外。
虽说读书很重要,但对于农家孩子来说,适当的体力劳动同样必不可少。
因为学堂只在上午上课,大家都知道萧老爹从白沙镇回来后心情不太好,虽然不清楚具体原因,但从他的话里也能猜出几分。
萧老爹的这种做法,真的对萧正道和萧安民更为合适吗?
虽说不再要求他们帮忙做家务,不会马上让他们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可长此以往,或许会致使他们缺乏体力和自理能力。
倘若他们在学业上没能成功,还能不能回归原本生活并做到自给自足呢?
萧老爹的做法似乎有些过头了。
乔念心看着如此的萧老爹,感到既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
之前还显得极为睿智的老人,如今却仿佛换了个人。
萧有为思索着要怎样纠正萧老爹的过激反应,同时让萧正道和萧安民明白这一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
一时之间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也只能先选择观察事情的发展。
或许萧老爹没有意识到,对有些人来说割草是件辛苦的事,但对萧安民而言,这却是能让他获得成就感与快乐的事,是他结束一天学习后放松身心的方式。
如今这点小小的幸福即将被剥夺,萧安民自然想要争取:“爷爷,读了一整天书,脑子特别累,割草不用费脑筋,正好可以放松放松。”
这话在萧老爹听来不过是强词夺理,可在乔念心看来却十分合理,读书确实也需要劳逸结合。
就在祖孙俩眼看就要起争执的时候,萧有为找到了化解矛盾的时机,适时地插话说:“海泉叔教导我们,不能总是一味地埋头苦读,那样会把人读笨了,应该……”
说到这儿,萧有为像是突然忘了接下来要说什么,满怀期待地看向乔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