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浩转身,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道:你先退下吧,为来年开春做准备。
萧航躬身应是,悄然退出了御书房。沉重的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
待萧航离去,萧浩独自坐下,眼神逐渐深邃。御书房内的烛火摇曳,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他修长的手指轻叩龙案,发出一声声沉闷的响动,仿佛在为他此刻的心绪打着节拍。
打下这偌大的江山容易,但要守住却并非易事。萧浩眉头微蹙,想起自己虽已突破至武圣境界,却也并非无敌于天下。那些隐世不出的高手,那些蛰伏已久的势力,都是不容忽视的威胁。
突然,一阵刺骨的寒意袭上心头。萧浩下意识摸了摸胸口,那里曾经差点被李凝雪一击毙命。回想起当日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即便是现在,他的后背依然不自觉地渗出一层冷汗。若非当时他反应够快,恐怕早已魂归地府。
烛光映照下,萧浩的眼神愈发深沉。这天下英雄何其多,能够突破至武圣境界的自己,也不过是这浩瀚天地间一粒较强微尘罢了。看来,还是不能小觑了天下人啊。
萧浩再次起身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目光穿透夜幕,落在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上。冬日的寒风从窗缝中钻入,带来一丝刺骨的凉意,却无法撼动他内心的沉着。他轻轻抚摸着胸前的伤疤,那是李凝雪留下的痕迹,也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教训。
冬季将至,萧浩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大乾、大燕,你们会按捺得住吗?
他转身走回龙案前,指尖轻轻拂过桌面上摊开的地图。地图上,大萧王朝的疆域被鲜红的线条勾勒出来,而在其中已经上书臣服的诸侯,所在的州都被萧浩用笔画上了圈。
萧浩的目光在地图上游走,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性。他清楚,虽然寒冬将至,不适合大规模战争,但这并不意味着安全。
探子…萧浩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能感觉到,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中,隐藏着无数双窥视的眼睛。那些潜伏的探子们,此刻恐怕正在拼命将消息传回各自的主子。
突然,一阵冷风吹灭了案头的烛火,房间陷入了短暂的黑暗。萧浩并没有慌乱,反而在黑暗中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知道,大夏王朝覆灭和自己突破武圣的消息,此刻恐怕已经传遍天下。大乾、大燕的皇室,定然已经得知此事。
萧浩伸手再次点燃案头的烛火,温暖的光芒瞬间驱散了房间内的黑暗。烛光摇曳,在他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犹如他此刻复杂的心绪。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铺展开来的地图上,手指轻轻拂过东州的位置。
东州…萧浩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冷芒。那里是原大夏王朝册封的大将军李策的地盘,手握数十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萧浩的指尖在地图上轻轻敲击,仿佛能感受到那里蕴藏的威胁。
他的目光继续西移,停留在西州的位置上。西边陲,镇西王府李无极…萧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李氏一族,手握十万大军,驻守边陲。虽然名为镇守,但那股力量同样令人心生忌惮。
萧浩的眉头微蹙,这两州无疑是最强的诸侯,需要重点防范。
然而,萧浩忽略了一个人,带着三万骑兵逃往归州的李志归,曾是大夏王朝的皇子,若是联合其他反对势力,后果不堪设想。
萧浩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无数种可能性。他能感受到,一场看不见的暗流正在帝国各处涌动。
突然,一阵刺骨的寒意袭上心头。萧浩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刀,仿佛要将那地图刺穿。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狠辣的光芒。
既然你们不愿臣服,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萧浩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仿佛来自九幽地狱。他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所到之处,仿佛已经染上了鲜血的颜色。
来吧,让朕看看,你们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萧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和挑衅,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此时的李志归带着三万骑兵经过数日的奔波,距离归州不远处才停下来安营扎寨。
军营外,火堆的光芒在寒风中摇曳,将李志归的身影投射在地上,拉得很长很长。他站在火堆旁,目光穿透黑暗,望向帝都的方向,双拳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殿下。沈谋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沉稳。他缓步走到李志归身边,看着火光中那张写满不甘的脸庞,轻声道:萧家老祖虽为武圣强者,一举推翻大夏王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所有机会。
李志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却没有说话。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若隐若现。
沈谋士望向远方,继续说道:如今天下诸侯,各有所持。东州李策大将军手握数十万大军,西州镇西王李无极坐拥十万精锐,这等势力岂会轻易臣服于萧家统治?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深意,天下大势,未必已定。
寒风呼啸,吹散了几缕火星。李志归的目光随着那些火星飘向远方,落在了前方。
殿下请看,沈谋士伸手指向归州的方向,声音低沉而坚定,在来年开春之前,我们必须全面掌控归州。待殿下自立为王,我们一定还有机会。
火光映照下,李志归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他能感受到,在这个寒冷的夜晚,不仅仅是归州,整个天下都在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博弈即将展开。
沈谋士说得对。李志归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既然萧浩敢夺我大夏江山,那便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他的目光扫过周围的军营,三万铁骑,虽然不及东西两州的兵力,却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