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嫣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建厂的事务中。她每日早早地便来到工地,亲自监督着建厂的进度,一刻也不敢松懈。
那些大型的设备在张嫣的精心安排下,被一辆辆马车缓缓地拉进了厂区。每一辆马车都装载着沉重的机器部件,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指挥着马匹,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马车轮子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辙痕,阳光洒在设备上,反射出金属的光泽。拉设备的马车队伍蜿蜒如龙,从远处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厂区门口。
当设备到达厂区后,强壮的工人们齐心协力,使用绳索和滚木,将这些庞然大物一点点地挪动到预定的位置。他们喊着整齐的号子,汗水湿透了衣衫,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专注。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进行的时候,小吴公公匆匆忙忙地跑来找张嫣。他气喘吁吁,脸色焦急,一见到张嫣便说道:“娘娘,不好了,账上的钱不够了!”
张嫣心头一紧,连忙问道:“怎么会这样?仔细说来。”
小吴公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缓了口气说道:“娘娘,您看,这厂子大部分虽然已经建起来了,可设备的安装调试、购买原材料,还有雇人的费用,以及后续的培训,样样都需要花钱。咱们之前算好的预算,如今已经所剩无几,现在账上就只剩下五十两了。”
张嫣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做的辣椒酱,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她吩咐小梅去皇庄把辣椒酱拉过来,自己则精心准备去皇后宫中。
到了皇后宫中,张嫣恭敬地向徐皇后行礼后,说道:“皇后娘娘,臣妾此次前来,是给您带来了一样新奇的好物。”
徐皇后微笑着问道:“哦?是何好物?”
张嫣说道:“娘娘,是臣妾亲自指导制作的辣椒酱。这辣椒酱做法独特,味道鲜美,不仅可以佐餐,还能增添不少风味。”
接着,张嫣详细地介绍起来:“臣妾先挑选了成熟饱满的辣椒,将其洗净晾干。然后把辣椒剁碎,加入适量的盐、蒜末、姜末和一些香料,搅拌均匀。之后把它们装进干净的坛子里,密封保存一段时间,让其充分发酵,这样做出来的辣椒酱香气扑鼻,口感醇厚。”
徐皇后听得饶有兴致,说道:“听起来倒是有趣,不知味道如何。”
就在这时,徐皇后派人叫来了朱棣。朱棣踏入宫中,徐皇后说道:“皇上,今日太子妃带来了她新制的辣椒酱,您也尝尝。”
张嫣赶忙让人将准备好的菜肴端了上来,其中好几道都用上了辣椒酱作为调料。
朱棣夹起一口菜肴放入口中,刚一入口,他的眼睛便亮了起来。那辣椒酱的独特风味瞬间在口中散开,辛辣中带着鲜香,刺激着味蕾。朱棣大口吃着,赞不绝口:“此辣椒酱甚是美味!口感浓郁,别具一格。”
张嫣见状,心中大喜,说道:“皇上喜欢就好。臣妾想着,若能将这辣椒酱推广开来,或许能为建厂之事解决一些资金上的难题。”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太子妃有心了。若这辣椒酱真能有所收益,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后细细品味着菜肴中的辣椒酱,满脸愉悦地说道:“这辣椒酱真的挺好吃的。太子妃,你给辣椒酱起了名字没有?”
张嫣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话,还没起呢。”
朱棣听闻,略作思考,说道:“朕觉得,这辣椒酱如此美味,不如就叫‘御香红椒酱’。”
张嫣听了,心中暗自琢磨,觉得这个名字虽凸显了皇家的尊贵,但似乎过于庄重,少了些亲切和独特。
徐皇后也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名字:“本宫觉着,叫‘锦绣辣香膏’倒是不错。”
张嫣听后,仍觉得不太满意,这名字虽华丽,却未能准确传达出辣椒酱的特色和魅力。
此时,张嫣微笑着说道:“皇后娘娘,皇上,臣妾起了一个名字,不知您二位觉得怎么样?”
徐皇后和朱棣齐声说道:“你请说。”
张嫣充满自信地说道:“臣妾起的名字是‘辣香一品酱’。”
朱棣听后,眼睛一亮,放下筷子,说道:“‘辣香一品酱’,这个名字好!既突出了辣椒酱的辛辣香气,又有一品之质的寓意,简单直接,让人一听便能联想到这辣椒酱的独特风味。太子妃果然心思巧妙。”
徐皇后也微微点头,说道:“本宫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辣辣香’,一听就知其味浓郁,‘一品’又显其品质上乘。太子妃,你这名字起得恰到好处,既不浮夸,又能体现这辣椒酱的魅力。”
张嫣听到朱棣和徐皇后的称赞,心中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说道:“能得皇上和皇后娘娘的认可,臣妾倍感荣幸。臣妾也是希望这个名字能够让这辣椒酱更容易被大家记住和喜爱。”
朱棣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有了这独特的名字,再加上这美味的口感,相信这辣椒酱定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徐皇后也说道:“是啊,若这辣椒酱能为建厂之事筹得资金,也算是一件美事。”
众人又围绕着辣椒酱的名字和未来的发展讨论了一番,气氛融洽而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