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交泰宫。
朱由校看着奥巴巴送来的密折,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个奥巴巴,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本来以为造反这事情要拖上很久。
没想到,这才短短两月时间,李、张、高三个人竟然发展出来五六万人马,把陕西当地的土豪恶绅一扫而空。
果然,这三个人是专业人士啊,这效率,杠杠的。
朱由校将奏折丢进火盆里,看着奏折一点点被火焰吞噬!
“着令,奥巴巴为甘、陕督军,主管一切剿匪事项!!”
朱由校朝着魏忠贤道:“直接下中旨,这道旨令不要过内阁审议了。内阁那群老东西,做事拖沓。等他们审议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奴才遵旨!!”
魏忠贤自死里逃生之后,整个人越发从容淡定起来,有了一种出世的感觉。
现在,他只管侍候皇帝,其他的政事一概不管。
“大伴,南下买粮的事情怎么样了!”
朱由校又一次问起了这事情。
没办法啊!
北方连年干旱,整个西北连续几年粮食产量大减。
如果没有粮食,会闹出更大的事情!
“回皇爷爷,之前奴才在江南又收了一批粮食,不日即将到京。”
魏忠贤现在把南下买粮的事情视为头等大事,各种情况了熟于心。
“只是,现在漳州月港那边的商船破旧不堪,老奴已经先期派人到南洋查探消息,等月港商船修复完毕,即可去南下各地买粮!”
朱由校看着魏忠贤道:“这事你要盯紧。没粮食,朕的心里总是发慌啊!”
魏忠贤急忙跪下讨罚,朱由校摆摆手,道:“江南税收进行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让朕高兴的事情!?”
魏老狗苦着脸,道:“江南那群混蛋,非要抽一鞭子才肯前进一步。奴才费心尽力,到现在为止,收上来差不多六十万两。奴才必定用死命去收,望陛下明鉴!”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这江南地区,越发地放肆起来了。
江南地区有钱,有人,有粮食,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那里不比北方,北方只要开杀就行。
而南方如果逼得太急,一旦生事,国家税源就会出大问题。
经过勋贵叛这个事情后,朱由校变得谨慎起来,再也不说什么尽快收税的事情了。
朱由校想到此节,道:“魏大伴忠心可鉴,能收上来的话最好,收不上来,切忌用强。若逼反了江南,朕也保不住你!”
魏忠贤的冷汗瞬间流了下来,其中凶险,他可太明白了。
“勋贵那边怎么样了?”
刚刚处置了勋贵集团,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何反应!
“回陛下,张维贤领着全族带头住进了军营,其他人等并未生事!”
朱由校轻抚龙椅,笑道:“这张维贤倒挺会来事。朝堂那边呢?是什么反应?”
魏忠贤一挥,几个太监抬着一大箱奏折放在不远处。
“朝堂已经炸开了锅,这里有数百封奏折,全是反对陛下裁撤勋贵的内容。陛下要不要看一下?”
“看什么!”
朱由校“哼”了一声,略有气愤道:“无非就是违反祖制,骂朕刻薄寡恩之类的。他们的心思,朕还不知道?最好朕的每个旨意都经过他们的审核、批准。一群不当人臣的玩意!”
“陛下,朝堂那边还是需要给个交待的吧!”
魏忠贤说话很小心,“大明勋贵于一夜之间一扫而空。京城的勋贵们还好,但是地方上的勋贵,现在惴惴不安啊!奴才恐怕有人去挑拨他们。陛下,这件事情不可不察啊1!”
“哈哈哈!”
朱由校咬牙切齿,道:“交待个屁!!朕倒要看看,哪个不识相的敢跳出来,当朕的三大营是吃干饭的吗?”
朱由校心中早有计较。
做为一个皇帝,手里要握着军权、财权和人事权。
只要江南地区不发生大乱,一切都好说。
现在的朱由校,通过魏忠贤搞出了自己的财源。
又安插了一部人在朝堂,部分掌握了人事权。
唯一难搞的便是军权。
军人不信别的,只相信实力。
可朱由校没上过战场,要令军士们归心,实在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有不开眼的勋贵敢跳出来,正好可以拿来刷军功。
辽东那边的段位太高,万一失利,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
那边暂时不是朱由校可以参与的。
倒是这些混吃等死的勋贵们,如果敢挑事,那可正中朱由校下怀。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前来通报。
“陛下,秦良玉领命,带着两万人马已到通州了,等候陛下的旨意!”
朱由校眉毛一挑,秦良玉,你终于来了!
通州离北京只有三十公里,放在现今,已是北京下属的一区。
可在明朝,通州还只是一个转运粮草的商站,人口不多,正好安置秦良玉的两万人马。
朱由校也将自己三大营带到通州重新安置。
以后,秦良玉的二万白杆兵和三千孝陵卫,就是朱由校的军力来源了。
一个身披明光甲的将领站在众军前列,端得是威武雄壮。
“臣秦良玉,领两万白杆军,奉旨进京。”
“平身!”
朱由校身高大约一米七左右,可这个秦良玉站起身来,竟高出朱由校一头有余,目测秦良玉一米八五左右。
再加上秦良玉为显庄重,特意穿上了山文将军铠。
这一起身,朱由校只觉得一堵巨石屹立在眼前,实在是太震撼了!
要知道,秦良玉可是一个女子啊!
大明竟有如此奇女子,真是大明之福!!
朱由校在系统里早就了解到了眼前这个女人,她为大明奋斗到最后一刻。
此时他急忙虚扶以示亲切,道:“秦将军为大明柱石,千里而行,辛苦将军了!!”
秦良玉略微一愣,皇上如此亲切倒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拜朝堂群臣所赐,在秦良玉的印象中,朱由校不过是一个重用阉人的昏君,听说整日沉迷于木工。
可今天一看,皇上亲切近人,眼神有光,实在不像一个昏君的模样。
前几日,秦良玉在路上听闻皇上亲自带兵镇压勋贵,将勋贵集团一网打尽。
当时,她就觉得陛下英明神武,有壮士断腕之决心。
今日一见,倒也所料非虚。
朱由校也是暗自惊心。
这两万白杆军,从头到尾都站得如森林般笔直。
一支支白杆枪如剑林竖立,经过长途行军,军士们的脸上虽有疲惫之色,精神却很好。
果然是支强军!
当初明军在浑河之战大败,大军溃散之时。
唯有这白杆军勇猛无畏,逆军奋前,生生挡住了野猪皮的冲击,甚至一度反杀到野猪皮跟前,逼得野猪皮的贴身侍卫也拔出了腰刀。
无奈,白杆军孤掌难鸣,叛将李永芳亲自操炮轰开了白杆军的枪阵。
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等人战死沙场。
朱由校认真地看着两万白杆军,不由心酸:这些忠勇之士,却拿着简陋的大枪,穿着劣质的皮甲!!
这不应该是大明勇士的待遇!
想到此节,朱由校朝军士大声道:“秦邦屏诸将,于辽东死战,尽没于沙场。此非将领之过。令,秦邦屏等人加封爵位,世受君恩!!”
“军士们月银五两,绝无拖欠!”
“所属兵甲,着令工部挑最上乘的配给!!”
“以后,你们就是朕的直属亲军了!!”
秦良玉不可置信地望着皇帝,她在路上想了无数的结局,却没想到这个结局:自己成了陛下亲军了??
秦良玉眼中带泪:哥哥秦邦屏战死辽东,却被无良文臣抹黑,说什么白杆军不听号令以致战败。
虽然最后陛下英明处理,却对死去的哥哥没什么照顾!
现在,哥哥他们得到本应该得到荣誉。
这怎么不让秦良玉欣慰!
“臣,秦良玉谢主隆恩。”
“陛下万岁万万岁!”
两万人马,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朱由校面前。
这番气势惊人,引得朱由校心中也生出一股豪气。
“秦将军,走,陪朕看看朕的新武器。看看这些玩意,能不能压得住辽东骑兵!!”
通州演军场。
风辚马啸,徐光启带着三百人马出现在校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