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经理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忧虑:“保红,这次的情况比较复杂,商业局的插手可能只是个开始。”
“咱们供销社一直以来都是独立运营,为本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做出了不少贡献。”
“可不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乱了阵脚。”
“采购科作为供销社的重要部门,掌控着商品的来源渠道,这个副科长的位置至关重要。”
“不仅要业务能力强,还得对咱们供销社有足够的忠诚度。”
王保红认真地聆听着,把杨经理的话一字一句都记在心里。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的争夺,更是关乎供销社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战。
接下来的几天,王保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她先是精心筹备采购和销售部门的沟通协调会议。
为了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她提前收集了两个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点,整理成详细的资料分发给参会人员,让大家有备而来。
会议当天,王保红作为主持人,引导大家坦诚交流。
一开始,两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些拘谨,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把积压在心里的问题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王保红耐心地倾听着,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沟通机制。
从商品需求的反馈时间、采购计划的制定流程,到库存信息的共享方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解决完沟通机制的问题后,王保红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采购科副科长的人选事宜。
她与各个科室的负责人分别进行了面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她还仔细研究了供销社内部员工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初步筛选出了几位候选人。
在向杨经理汇报之前,王保红再次对每位候选人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她深知这个决定的重要性,容不得半点马虎。
终于,她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来到了杨经理的办公室。
“经理,这是我整理的关于采购科副科长候选人的资料,您看看。”王保红把资料递给杨经理,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每位候选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杨经理认真地翻阅着资料,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听完王保红的介绍后,他沉思了片刻,说道:“保红,你做得很细致。”
“这几位候选人都各有长处,不过我觉得赵强相对来说更合适一些。”
“他在采购科工作多年,对业务非常熟悉,而且在之前的工作中也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对咱们供销社的归属感很强,我相信他能胜任这个职位。”
王保红点头表示赞同:“经理,我也觉得赵强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在工作中一直都很踏实努力,和同事们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
“如果他担任副科长,应该能很快进入角色,带领采购科更好地开展工作。”
就这样,采购科副科长的人选终于确定了下来。
王保红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达给了相关人员,并鼓励赵强要勇挑重担,为供销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强表示,一定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努力做好工作。
然而,王保红知道,这只是解决了眼前的一个问题。
商业局的态度依然不明朗,但是副科长一职的人选已经把人定下来了,相信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因着副科长一职人选被直接确定了下来,原本的选举会也取消了,采购科内部起初有些议论纷纷。
部分员工觉得这次决定太过突然,没有经过公开公平的竞选,心里难免有些不服气。
王保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情绪,她深知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对采购科产生不小的影响。
于是,在向杨经理汇报了相关信息和问题后,她决定召开一次采购科全体员工会议。
会议当天,王保红早早来到会议室,待大家都入座后,她清了清嗓子,严肃又诚恳地说道:“各位同志们,早上好,我知道这次副科长人选的确定让大家有些想法。”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好好解释一下。”
“首先,咱们供销社目前面临着很复杂的外部形势,商业局的介入让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
“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科作为供销社的核心部门之一,副科长这个职位需要立刻有一位能担当重任、熟悉业务且对我们供销社忠诚度高的人来担任,不能有丝毫的拖延。”
“赵强同志在采购科工作多年,一直勤勤恳恳,业务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在之前的多个项目中,他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科室解决了不少难题。”
“而且,他对我们供销社的发展理念高度认同,能坚定不移地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开展工作。”
“经过综合考量,我们认为他是目前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选。”
“当然,我也理解大家渴望公平竞争的心情。”
“以后,我们会建立更完善的晋升机制,只要大家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未来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次情况特殊,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王保红的一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了下来。
一些原本心存不满的员工也开始点头表示理解。
会后,王保红又分别找了几位情绪较大的员工谈心,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解答他们的疑惑。
在她的努力下,采购科的员工们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重新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与此同时,王保红和杨经理也时刻关注着商业局的动态。
他们担心商业局会因为副科长人选一事而心生不满,从而在其他方面给供销社“使绊子”。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商业局就下达了一项新的采购指标,要求供销社在短时间内采购一批特殊物资,且对物资的质量标准和采购价格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
王保红看着这份指标,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