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公社大院里,各个生产队的大队长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脸上带着虚假的笑容,吹嘘着今年的收成如何如何。
吉普车直接开进了公社大院,引起了众人的惊呼。
难道是县里的领导过来参加会议了?原本只是想报每亩三千斤,会不会太少了?要不报五千斤?
就在大家故意乱想的时候,张向阳从吉普车上走了下来。
“张队长,这是什么情况啊?你怎么坐上小汽车了。”
这年头大会小会不断,各个生产队大队长之间都很熟悉。
“向南,我是苏寨生产队的大队长苏振会。”
张向南每次去老丈人家都是开着车,苏寨的大队长也认识他。
“苏队长你好,今天公社开大会,我在家没事,就跟我堂哥一起过来了。”
对熟悉的人,张向南向来没什么架子。
“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向南。”
说起张向南的名字,公社所有大队长没有不熟悉的。
倒不是因为他的职务高,而是因为当年的事情闹得太大了。
一个部队的营长投了敌,公社因为他开了好几天会,深刻的批评了他这种投敌叛变的行为。
本来已经盖棺定论的事情,就在一个多月以前,张向南突然回来了。
听说不但没有叛变,在南疆还立了大功,当年不过是在掩人耳目。
“他今天过来干什么?难道是要找公社的麻烦?”
当年公社要取消他们家贫农的身份,还是部队出面,替张向南家保留了贫农身份。
“怪不得部队出面力保,原来中间还有隐情。”
“其实当年也怨不到公社,部队的保密工作实在是太好了。”
“希望张向南同志能够宽宏大量吧,毕竟这几年公社也没有太为难他的家人。”
几个大队长窃窃私语,张向南神色自若,没有过多解释。
公社大院里的动静,瞒不过有心之人,刚才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公社领导就已经看到了。
“热烈欢迎张首长莅临柳林公社,还请张首长先到办公室喝茶。”
李书记一脑门子汗,赔着小心想把张向南先一步请到办公室。
他想得很简单,如果张向南心里有气,就让他在办公室发作出来。
毕竟办公室是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总好过在所有大队长面前丢人要强得多。
“李书记,我过来不是找麻烦来了,这不是各个生产队的粮食都已经归仓了嘛,我跟我堂哥一起过来凑个热闹,看看各个生产队的产量如何。”
张向南直接点明了自己过来的目的,给公社领导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行,欢迎张首长监督咱们柳林公社的工作,张首长放心,我们一定足额缴纳公粮,坚决保障城里的粮食供应。”
李书记立马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足额可以,但不要超额,别自己糊弄自己,老百姓辛苦伺候了一年的庄稼,别到最后没有粮食糊口。”
李书记这么一说,张向南就知道他这是会错意了。
自己过来不是监督他们,让他们多交粮食,而是不让他们吹嘘虚报产量。
“张首长说的是,我们一定实事求是。”
虽然不知道张向南玩的是哪一出,李惠民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张向南当了上校团长,在地方上就是正处级,不是自己一个科级干部可以相提并论的。
会议很快开始,张向南被请到了主席台上就坐。
张向南也没有拒绝,直接坐在了李惠民的身边,
以他的级别,在公社里确实不能太过于低调。
如果他真坐在了下面,公社的领导绝对会如坐针毡,心里没底。
“开始吧!”
李惠民朝一旁的年轻人示意了一下。
这个年轻人,是这两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干部,来到柳林公社当了副主任。
年轻的干部总是那么激进,慷慨激昂的讲了一通,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大家多报产量,别让其他公社给比下去。
大学生说话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一群大队长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脸色都红了。
“各位领导,今年风调雨顺,社员们从种到收,丝毫不敢懈怠,今年的庄稼又是一个好收成。
我们焦李屯的亩产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每亩产量达到了3000斤。”
焦李屯的大队长焦运生率先发言。
焦运生这么踊跃,不是他有多积极,思想有多进步,而是他想少报一些,让自己的社员不至于一粒粮食也剩不下。
依照以往的经验,大家为了攀比,为了能得到公社领导的夸奖,越往后产量报得越高。
“今年我们柳河村的产量一般,亩产只比焦李屯多一点,亩产将将达到3100斤。”
“我们大正村的产量还算不错,亩产达到了3150斤。”
……
“我们苏寨的亩产3500斤。”
果然,各村的产量越报越高,很快就突破了亩产3500斤,已经开始往4000斤上去了。
各个大队长或是捏着鼻子硬撑,或是满脸自信,仿佛他们村的亩产真有这么多。
“可能是因为你们的地壮,我们张庄的产量和大家没法比。
从种到收,我们也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的伺候庄稼,亩产只达到600斤。”
张向阳站起来报完产量以后,整个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张队长,你想好了再报。”
邱会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神色也冷了下来。
这个张向阳太不上道,报的产量直接比别人低了一大截,这不是破坏节奏吗?
今天部队的领导也在,你这不是在打公社的脸吗?
“邱主任,不用想,我们的地打了多少粮食,我这个大队长还能不知道吗?
有头发谁也不愿意装秃子,我比谁都想多打粮食,多交公粮,我还不知道多交公粮光荣吗?”
张向阳苦笑一声,无奈的说道。
“小同志,你不要急躁,我有话要问李书记。”
张向南让邱会勇稍安勿躁,把目光看向了李惠民。
“李书记,我堂哥报的产量,和其他大队长相比,差了一大截,你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觉得是大家报的产量有水分,还是我堂哥瞒报了产量,不想多交公粮。”
张向南不急不躁,笑意吟吟,李惠民却是如坐针毡,大汗淋漓,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