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新的一年到来,1902年已经来临。
然而,新年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一条震惊的消息便足以搅动整个欧洲。
【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当侯爵宣布英日同盟!东西方的岛国握手言和!】
第一次英日同盟。
英国为了遏制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如历史所述,与日本结成了同盟。
事实上,自从维多利亚太后的葬礼上,爱德华七世以冷漠的态度表明立场以来,这一结果其实早已显露端倪。
无论如何,根据新闻报道,英日两国将在即将到来的1月30日正式签署同盟条约。
于是,世界才刚刚迈入新的一年,就已是一片喧嚣。
对此,反应也是五花八门。
【英日同盟引发民意震荡。一些英国民众讽刺称,“王子要娶磨坊主的女儿了。”】
首先,与英国政府的冷静态度相比,英国民众却显得十分震惊。
这也不难理解。在英国人看来,英国自拿破仑战争以来,一直以傲然的姿态保持着超级大国的地位。
可如今,这个英国却不是与欧洲列强,而是与一个即便再高看也只是新兴远东强国的日本结盟。
如果这都不足以让人感到震撼,那还有什么能算得上震撼呢?
【英日同盟公布,日本民众欢呼雀跃!我们终于成为列强的一员!】
当然,与英国人的反应截然不同,日本人完全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
对于日本人来说,与大英帝国结盟的事实无疑是令人激动且自豪的。
现在恐怕整个日本列岛都沉浸在一种自豪的狂热之中吧,认为自己终于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可。
不过,以汉斯了解未来的视角来看,这只不过是岛国的自我陶醉罢了。
【俄罗斯帝国强烈抨击英日同盟。尼古拉二世声明:俄罗斯将保障清国与和朝鲜的领土与独立,如若英日同盟对此造成威胁,俄国将不惜诉诸武力予以回应!】
而俄罗斯,自然毫不掩饰其愤怒,接连不断地对英国和日本进行批评。
毕竟,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清楚英日同盟究竟是针对谁而结成的。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英日同盟表态。法国支持其盟友俄罗斯帝国!】
对此持负面态度的不止俄罗斯,还有法国。
不过,法国更多是因为俄罗斯是其盟友而表态,倒并非对英日同盟本身有多愤怒,事实也是如此。
在英日同盟引发各相关国家截然不同的反应之际,德意志帝国却保持了沉默。
毕竟,英日同盟主要是针对俄罗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尽管德意志帝国整体保持安静,但威廉二世却并不安分。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英国人竟然真的决定与那些卑劣的岛国猴子联手?”
威廉二世愤怒的声音在房间中回荡。
一听到英日同盟的消息,他立刻就怒不可遏,看样子威廉对英日同盟极为不满。
‘威廉二世就是这么讨厌日本。’
而且不仅仅是讨厌,而是达到了憎恶的地步。
当初他之所以深陷“黄祸论”,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从清晨开始,总理比洛、外长里希特霍芬以及不知为何在场的汉斯,都不得不聆听威廉二世对英国和日本的连番指责演讲。
‘不过,实在是有些累了啊。’
最终,汉斯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请息怒。”
“汉斯,我如何能够息怒?这分明是背叛!是对欧洲,对西方文明的背叛!”
“再过几个月,您期待的新式战舰便会完工,不是吗?”
准确来说,是预定在今年夏初完工。
届时,当它的威力显露于世,就如同历史上的无畏舰对世界的震撼那般,英国所受到的冲击将是英日同盟给威廉二世带来的“打击”的数倍。
“所以,在那之前,请您暂且抑制怒火。等到那时,您完全可以痛痛快快地教训英国。”
“嗯......虽如此,但我实在无法忍受那群岛国猴子得意忘形的样子。”
威廉二世仍然露出不悦的表情,转而盯向汉斯。
“汉斯,每次这种时候你总能想出些绝妙的主意,这次也想想办法,好让他们尝尝厉害。”
“是,陛下。”
汉斯应声向威廉二世低头应是。
威廉二世终于稍微平息怒气,拍了拍汉斯的肩膀,离开了房间。
“怎么感觉像是成了‘神奇的海螺’”
汉斯一边暗自嘀咕着,一边转过身去。
当然,这并非坏事,毕竟,能让威廉二世说出这种话,说明他确实信任他。
于是,和汉斯一起留在房间里的比洛总理以及里希特霍芬外交部长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汉斯,你又打算干什么?”
比洛总理皱着眉头,直接问道。
也难怪,毕竟因为汉斯,比洛曾经吃了不少苦头。
但这件事,他必须做。
去年,汉斯第一次见到爱德华七世时,便制定了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如果顺利实施,或许能够改善德国的尴尬外交局面;即使事情不顺,也至少能避免最糟糕的情况。
计划的第一阶段,就是在日俄战争爆发时,向英国传递一种“俄罗斯可能会获胜”的危机感。
而现在,到了进行计划第二阶段的时候了。
于是,汉斯带着一丝歉意朝比洛笑了笑,开口说道:
“这对德意志帝国至关重要。”
“啧......看来今年我也别想安生了。”
“总理,先听听男爵的说法吧。不管过程如何,结果不总是很不错吗?”
之前一起见证辛丑条约而与汉斯交好的里希特霍芬外交部长替汉斯说话道。
汉斯微微点头向他表示感谢,然后继续说道:
“总理和外交部长应该都清楚,目前我们德国的外交形势并不乐观。”
“开头就戳痛点啊。”
当然,德意志帝国并非完全没有盟友。
目前,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之一,甚至是其中的领袖。
但问题在于,这三国同盟的盟友偏偏是:不仅帮不上忙,反而把德国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潭的奥匈帝国,以及已经与法国签署秘密条约,准备叛逃的意大利王国。
“法国是我们显而易见的敌人,俄罗斯是法国的盟友。而三国同盟的现状几乎是德国孤军奋战。”
更糟糕的是,唯一保持中立的列强英国,自从威廉二世即位后,德国推行扩张政策,英国也开始对德国产生警惕。
德国的外交孤立无疑会进一步加剧。
“所以,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们要帮助俄罗斯。”
“......什么?你没发烧吧?”
比洛总理皱起眉头,对汉斯提出帮助俄罗斯的建议感到震惊。这反应汉斯早有预料。
毕竟俄罗斯帝国是法国的盟友,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与法国一同对抗德国的敌国。
但在国际外交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一切都取决于国家利益,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现在正是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
“我很清醒。因为随着英日同盟的确立,俄日之间的战争很快就会在远东爆发,而俄罗斯将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俄罗斯会输给日本?这是我今年,甚至是整个20世纪听过的最荒唐的话。”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男爵。俄罗斯帝国确实已经腐朽不堪,但它仍然是列强之一,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比洛总理和里希特霍芬外交部长都摇头表示怀疑,显然不相信日本能战胜俄罗斯帝国。
“当然,仅从整体国力来看,作为新兴强国的日本想要以武力战胜俄罗斯几乎不可能。但请仔细想想,俄日之间的战场将在哪里?肯定是在远东,而不是欧洲。”
俄罗斯的国土辽阔,辽阔得过了头。
在拿破仑战争和卫国战争这样的防御战中,国土的广阔是一大优势。但在俄日战争这种远东战场上,这反而成了致命的弱点。
“确实,俄日战争一旦爆发,战场会在远东。”
“是的,而远东的俄军与欧洲的俄军不同,仅仅是民兵级别的部队。此外,由于距离过远,后勤补给也极为不足。”
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大连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也同样如此。
实际上,这支连二流都算不上的三流舰队,面对日本联合舰队的攻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整个战争期间都被困在港口。
由于这个原因,曾经是俄罗斯海军最强战力的波罗地海舰队,为了救援太平洋舰队并夺回制海权,出发前往远东。然而,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其结局却是在对马海战中的惨败。
并且,全军覆没。
“但是你是说,日本不一样,是吧?”
似乎理解了汉斯的意思,原本略显随意的比洛总理,现在却一脸严肃地说道。
汉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日本军队即使不论军官的素质和能力,其士兵本身士气高涨,且训练有素,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军队。而在地理和补给方面,日本比俄罗斯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外,由于这次英日同盟,英国也会开始正式支持日本。”
“嗯......如果按你这么说,情况的确会有所不同......”
似乎明白了汉斯的意图,里希特霍芬外长发出一声低沉的叹息。
汉斯看着他们,继续说道:
“如果俄罗斯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失败,其扩张政策将被遏制。”
19世纪整整一百年间,英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尖锐对立将迎来终结。
这便是“大博弈”的落幕。
“而对俄罗斯扩张失去恐惧的英国,视线自然会转向别的地方。”
“比如我们德国。”
“是的,而且,英德之间的联盟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了。”
“咳咳,为何要提起这些过去的事呢?”
见汉斯斜了他一眼,比洛总理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像是在为自己辩解。
确实,英德联盟谈判失败,其中也有比洛的责任。
不,应该说责任非常大。
在谈判中,比洛态度一直傲慢,与主导英德同盟的英国殖民地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因为布尔战争问题针锋相对,
张伯伦甚至在为布尔战争辩护时,发言称“英国军队的行为比普鲁士军队在普法战争中的表现更绅士”这种话,直接激怒了比洛和德国方面。
这也可以说是英德同盟破裂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导致谈判破裂。
当然,这其中也有英国政府本身(尤其是张伯伦之外的成员)对英德同盟持怀疑态度的原因。
“现在俄罗斯不能垮。如果俄罗斯垮了,英国将正式开始对德国进行遏制。”
目前,英国政界还没有把德国的威胁视为最严重的问题。
对他们来说,比起德意志帝国,仍在努力进入海洋的俄罗斯帝国威胁更大。
但是,日俄战争之后,这种局势将会改变。
这将导致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达成,最终将德国孤立,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北。
因此,俄罗斯现在还必须保持那只可怕的“北极熊”的形象。
至少暂时如此。
“可即便如此,支持俄罗斯还是有些......”
比洛总理仍显犹豫,语气吞吞吐吐。
比洛同样是容克阶层的一员。
而容克阶层对俄罗斯并无好感。
“总理阁下,您应该也清楚,德意志帝国不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被孤立下去。”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位大人物为了解决孤立问题,搞出来的事情却是“摩洛哥危机”,这才是问题所在。
“而且这种临时性的支持也不会让俄罗斯变得过于强大。支持只限于远东,并仅仅确保俄罗斯不在对日战争中失败就足够了。”
“嗯,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话,应该没问题。”
“嗯......”
看到里希特霍芬外长对汉斯的说辞表现出肯定态度,比洛总理的态度也开始动摇了。
很好,他几乎被说服了。
“总理阁下,俄罗斯虽然可能对德国构成威胁,但我们现在仍然需要他们。”
敌对式共存。
为了避免德意志帝国的彻底孤立,现在与俄罗斯帝国保持敌对式共存是必要的。
最终,比洛总理听完汉斯的最后总结般的陈述后,长叹一口气,举起了双手。
“唉,知道了,知道了。那我会去听取军方的意见。不管怎么说,没有他们的同意,支持与否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