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的一日,长安城中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李世民身着一袭寻常富商的锦袍,头戴方巾,身姿挺拔却又不失亲和。
身旁的长孙皇后亦是装扮成富商夫人模样,衣着素雅却难掩端庄贵气。
二人轻车简从,悄然来到了李靖府邸。
李靖听闻通传,得知当今圣上与皇后竟微服至此,心中顿时涌起一阵诚惶诚恐。
他匆忙整了整衣冠,三步并作两步,疾奔至府门相迎。
见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李靖赶忙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敬畏:“陛下、皇后娘娘驾临寒舍,臣实感惶恐,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李世民赶忙伸手扶起李靖,微笑着说道:“药师不必多礼,今日朕与皇后不过是微服出游,顺道来你府上坐坐,无需如此拘谨。”
随后,李世民与李靖移步书房。书房内,古色古香,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兵书战策。
二人分宾主落座,李世民目光扫过书架,笑着说道:“药师,朕今日前来,一是想与你叙叙旧,二是想听听你对当下局势的见解。”
李靖赶忙欠身,恭敬地回应:“陛下厚爱,臣定知无不言。”
二人便就此展开了一番深入的交谈,时而神情严肃,时而抚掌大笑。
而长孙皇后,在李靖的引领下,来到了李府内宅。
红拂女与李英母女早已在此等候,见到长孙皇后,赶忙行礼。
长孙皇后微笑着将她们扶起,亲切地说道:“今日前来,就是想与你们说说话,不必如此多礼。”
内宅之中,布置得温馨雅致。
众人围坐在一起,红拂女举止优雅,落落大方,与长孙皇后分享着家中趣事。
李英母女亦是恭敬又不失热情,长孙皇后关切地询问着她们的生活起居,屋内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气氛融洽而温馨。
李世民踱步于书房之中,目光缓缓扫过那一排排罗列整齐的兵书策论,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书页,不禁心生感慨。
他转头看向李靖,眼神中满是期许与关怀,轻声说道:“药师啊,你一生戎马,征战四方,所积累的兵法韬略、行军布阵之能,皆是无价之宝。可如今,你竟还未收一个徒弟,将这一身惊世本事传承下去。长此以往,岂不可惜?”
李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谦逊的笑容,恭敬回应道:“陛下谬赞了。臣虽略通兵法,然世间英才辈出,臣之所学,或有不足。再者,收徒一事,需得寻一德才兼备、心性坚韧之人,方能倾囊相授,以免误人子弟。臣一直以来,都在寻觅合适人选,只是尚未遇到,还望陛下宽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药师,此事你还需上心。我大唐未来,仍需诸多将才,你这一身本领若能传承下去,定能为我大唐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材,保我大唐江山稳固,百姓安宁。”
李世民轻抚下颌,眸光微闪,脑海中浮现出陆通的身影,不禁眼前一亮,说道:“药师,我看泾阳侯陆通就很不错。这小子平日里行事低调,看似不显山不露水,实则深藏不露。那几场战事,他指挥若定,排兵布阵巧妙绝伦,实乃打仗的一把好手。”
李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陛下慧眼如炬,陆通确实年轻有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李世民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似是在展望大唐的未来,神色中满是期许:“朕深知你与陆通乃是姻亲,不过朕并非那般心胸狭隘之人。你李靖为大唐立下的功绩,无人能及,而陆通,以后甚至有可能超越于你。我大唐正值用人之际,若你们二人能将兵法韬略倾囊相授,何愁我大唐没有更多的良将之才?”
李靖赶忙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所托。陆通这孩子,聪慧勤勉,若能悉心教导,他日必能为大唐建立不世之功。”
李靖口中虽应得干脆,心中却明镜一般。他清楚记得,往昔陆通虽向自己请教过兵法,却仅浅尝辄止,并未深入钻研。
由此不难看出,陆通这年轻人心中自有丘壑,对兵法韬略,想必有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见解与领悟。
李靖暗自思忖,陆通这般行事,并非狂妄自负,而是胸有乾坤,有着自己的规划与考量。
如此英才,实在令人钦佩。
相较之下,李靖心中对薛仁贵倒是青睐有加。
那薛仁贵,初次相见,便觉其眼神坚毅,身姿挺拔,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与果敢。
与他交谈兵法之道时,薛仁贵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对各种兵书战策不仅熟读于心,还能举一反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许多新颖且实用的见解。
李靖深知,这般可造之材,若能加以悉心培养,日后必能在大唐的疆场上大放异彩,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长孙皇后目光盈盈,落在乖乖站在李英身旁的陆宁身上,瞬间被这孩子的模样吸引。
她嘴角微微上扬,笑意满溢,由衷赞叹道:“哎哟,瞧瞧这陆宁,长得可真像泾阳侯,眉眼间那股子精气神,简直如出一辙。”
她轻轻走近陆宁,俯身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慈爱与欢喜,继续说道:“这孩子小小年纪,便生得如此俊朗,粉雕玉琢般的,鼻梁挺直,双眸明亮有神。日后啊,定也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玉面郎君,不知要迷倒多少长安城的姑娘家。”
说罢,长孙皇后伸手轻轻摸了摸陆宁的头,陆宁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往李英身后微微躲了躲,那模样更是惹人怜爱。
红拂女在一旁见状,笑着说道:“娘娘谬赞了,这孩子平日里调皮得很,就是模样看着乖巧。”
长孙皇后直起身子,笑着回应:“男孩子嘛,调皮些才有活力,陆宁这般聪慧伶俐,往后必定前途无量。”
长孙皇后见陆宁这般可爱,不禁起了逗弄之心,眉眼含笑,轻声打趣道:“小陆宁,你如此俊朗,可曾想过以后当驸马呀?”
陆宁听闻,圆溜溜的眼睛眨了眨,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脆生生地说道:“不想。”
长孙皇后愈发好奇,微微俯身,凑近陆宁问道:“这是为何呀?能与皇家结亲,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呢。”
陆宁小手背在身后,一脸认真地回答道:“阿耶说啦,要找自己喜欢的女子成亲。当驸马的话,我都没见过公主,怎么知道喜不喜欢呢。”
那稚嫩的话语,带着孩子特有的纯真与执拗,惹得在场众人不禁莞尔。
长孙皇后听了,不禁笑出声来,直起身子,赞叹道:“泾阳侯这话倒是在理。这世间姻缘,讲究的就是两情相悦。陆宁小小年纪,就把阿耶的话记在心上,将来必定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