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赤壁风云起
长江之上,大雾弥漫,江风呼啸,卷起层层白浪,如千军万马奔腾。一艘艘战船在江面缓缓行驶,船头的旗帜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林小羽身着一袭黑色劲装,站在旗舰的船头,望着这浩浩荡荡的江面,神色凝重。
“主公,据探马来报,曹军已在江北扎下大营,战船相连,绵延数里。”身旁的赵云一身银甲,威风凛凛,向林小羽禀报道。
林小羽微微点头,目光投向江北方向,沉思片刻后说道:“曹操此番来势汹汹,号称八十万大军,实则虽无如此之众,但兵力也远在我们之上。不过,我们占据长江天险,又有孙刘联军之势,切不可自乱阵脚。”
此时,诸葛亮羽扇轻摇,从船舱内走出,笑道:“主公所言极是。亮已与周瑜都督商定,此番破曹,需用火攻。只是这风向……”说到此处,诸葛亮抬头望向天空,眉头微皱。
林小羽心中明白,在这个时代,风向对于火攻至关重要,没有东风,火攻便难以实施。他虽来自现代,知晓赤壁之战最终是因东风相助而取胜,但具体何时东风会起,却无法确定。
“先生不必忧虑,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且做好万全准备,只待时机一到,便可发动进攻。”林小羽安慰道。
在联军的另一侧,周瑜正站在自己的战船上,凝视着曹军大营。他身旁的黄盖,这位老将满脸坚毅,说道:“都督,末将愿率船队前去诈降,届时里应外合,必能大破曹军。”
周瑜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公覆,此去危险重重,你务必小心。曹操生性多疑,稍有不慎,便会暴露。”
黄盖拱手道:“都督放心,末将这条老命,早就献给东吴了。只要能击败曹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此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向周瑜禀报道:“都督,林将军派人前来,说有要事相商。”
周瑜微微一怔,随即说道:“快请。”
片刻后,林小羽的亲信来到周瑜面前,呈上一封书信。周瑜打开书信,仔细阅读后,脸色微微一变,对来人说道:“回去告诉林将军,此事我已知晓,我会与他共同商议对策。”
来人离去后,周瑜陷入了沉思。原来,林小羽在信中提到,他通过观察天象以及一些现代的气象知识,推测近日可能会有东风出现,但具体时间难以确定。这让周瑜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若真有东风,火攻之计便可实施,紧张的是若判断失误,不仅战机错失,还可能让联军陷入危险。
与此同时,在曹军大营内,曹操正与麾下众将商议军情。
“丞相,如今我军战船相连,士兵们也逐渐适应了水上作战,何不趁此机会,一举渡江,踏平孙刘联军?”夏侯惇急切地说道。
曹操捋着胡须,微微一笑:“元让,不可急躁。孙刘联军占据地利,且水军精锐,我们切不可贸然进攻。如今先稳住阵脚,等待时机。”
谋士程昱站出来说道:“丞相,依我之见,孙刘联军虽兵力不及我军,但他们联合一处,又有长江天险,一时难以攻破。我们需想个万全之策。”
曹操点头道:“仲德所言极是。我已派人打探,孙刘联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各怀心思。我们可派人前去离间,分化他们。”
正说着,一名士兵进来禀报:“丞相,东吴老将黄盖派人前来,说有重要之事相商。”
曹操心中一动,说道:“快传。”
不一会儿,黄盖的使者来到曹操面前,献上黄盖的书信。曹操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周瑜小儿,自恃才高,刚愎自用。我黄盖屡立战功,却遭其羞辱。今愿率所部归降丞相,以图富贵。”
曹操看完书信,心中暗自思忖:黄盖乃东吴老将,若真能归降,定能助我一臂之力。但他生性多疑,又担心其中有诈。
“你家将军,何时前来归降?”曹操问道。
使者答道:“我家将军说了,只要丞相定下日期,他便率船队前来,船上插满青色旗帜,作为标识。”
曹操沉思片刻,说道:“你回去告诉黄盖,三日后,我在江边迎接他归降。若他真心归降,本丞相定不会亏待他。”
使者领命而去。曹操身旁的谋士们却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黄盖此举定有诈,不可轻信;有人则认为若能招降黄盖,对破东吴大有裨益。
曹操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我自有主张。三日后,我会在江边设下伏兵,若黄盖有诈,便将他一举擒获。”
在联军这边,林小羽得知曹操答应黄盖三日后归降的消息后,心中明白,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他与诸葛亮、周瑜等人紧急商议,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三日后,黄盖率船队前去诈降,待靠近曹军战船时,便点火为号。我们的战船随后跟上,顺风出击,务必将曹军大营烧个片甲不留。”周瑜神色冷峻,部署道。
诸葛亮点头道:“都督此计甚妙。只是这东风,仍需多加留意。若东风不至,火攻便难以成功。”
林小羽说道:“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人手密切观察天象。我相信,东风定会在关键时刻到来。”
三日后,天色阴沉,江面上雾气依旧浓重。黄盖率领着数十艘战船,缓缓向曹军大营驶去。战船上插满了青色旗帜,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曹操站在江边的高台上,望着驶来的船队,心中既期待又警惕。他身旁的士兵们早已严阵以待,弓弩手们搭箭上弦,随时准备攻击。
当黄盖的船队靠近曹军战船时,曹操身旁的一名将领突然喊道:“丞相,不对劲!这些战船上似乎装满了易燃之物。”
曹操脸色一变,正要下令攻击,只见黄盖站在船头,大声喊道:“点火!”瞬间,数十艘战船上燃起熊熊大火,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林小羽和周瑜率领着联军的战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军大营。此时,江面突然刮起一阵东风,火势越来越大,曹军的战船被大火吞噬,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杀!”林小羽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带领着士兵们登上曹军战船,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赵云、张飞等猛将更是勇猛无比,所到之处,曹军纷纷倒下。
在另一边,周瑜指挥着东吴水军,将曹军的战船分割包围,逐一歼灭。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江水被鲜血染红。
曹操见大势已去,在许褚等将领的保护下,慌忙逃离战场。他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北逃窜。
林小羽望着火光冲天的江面,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赤壁之战,是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后,参与的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他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不仅是联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更是历史的选择。
“主公,我们赢了!”赵云兴奋地跑到林小羽身边,说道。
林小羽点头微笑:“子龙,这只是第一步。曹操虽败,但根基未损,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方能成就大业。”
此时,诸葛亮乘坐小船来到林小羽的战船上,笑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役过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已定。”
林小羽看着诸葛亮,说道:“先生,多亏了你的神机妙算,以及联军将士们的奋勇杀敌,我们才能取得这场胜利。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谋划?”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曹操大败而归,短期内无力南征。我们应趁此机会,巩固荆州之地,发展势力。同时,可派人西进益州,图谋更大的发展。”
林小羽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开始着手巩固荆州的统治,派遣关羽、张飞等将领镇守要地,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同时,他也开始筹备西进益州的计划,为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赤壁之战的胜利,让林小羽在三国乱世中声名大噪。各方势力对他刮目相看,他的麾下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前来投奔。而林小羽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