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一处幽深山谷附近时,前方尘土飞扬,人声嘈杂。李矩心中一紧,以为遭遇敌军埋伏,当即下令全军戒备。待那队人马走近,才发现是豫州当地的民间抵抗义勇。原来,他们听闻李矩大军大败石虎军队,夺回豫州城,对李矩钦佩不已,便自发组织起来清剿落单的石虎士兵。得知李矩大军回洛阳途经此地,便匆忙赶来,请求加入大军,共同保卫豫州。
只见义勇队伍中,一位身形魁梧的壮士大步流星地走到李矩马前,单膝跪地,抱拳高声道:“侯爷,小的们皆是豫州百姓,此前石虎祸害家乡,我们愤恨却无力抵抗。如今您赶走敌军,夺回豫州,我们愿追随您,恳请收留!”
李矩见状,赶忙下马扶起壮士,打量一番后,见众人目光坚定,热血沸腾,心中感动,大声说道:“诸位皆是忠肝义胆之士,本侯自当收留。今日起,随我大军一同将敌军残余剿灭,还百姓安宁!”众人欢呼雀跃,士气高涨。此后,不断有义勇加入,李矩的队伍日益壮大。
大军继续前行,每遇小股敌军残部,将士们便如猛虎扑羊,迅速出击,将其剿灭干净。石虎士兵在晋军和义勇的联合围剿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所到之处,敌军肃清,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城镇村庄也逐渐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生机。
经过多日行军,大军终于望见了洛阳城巍峨的城墙。此时的洛阳城热闹非凡,百姓们听闻李矩凯旋,纷纷涌上街头,翘首以盼。街道两旁人山人海,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崇敬,都想一睹英雄风采。侯爷府门外更是人头攒动,卫夫人身着素雅衣衫,眼中满是欣慰自豪,身旁的李永兴奋激动,目光紧盯着道路尽头。已有身孕的苏婉清虽不能前来,心却早已飞到城门外,李舜华也在府门一侧静静期待。
不多时,马蹄声渐近,李矩率领大军缓缓入城。百姓们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呼喊声、喝彩声交织如雷,响彻洛阳城。李矩骑在马上,面带微笑,频频挥手,征尘难掩其豪迈英姿与飒爽风采。
回到侯爷府中,众人齐聚一番寒暄,温馨热闹,忽闻“圣旨到!”众人赶忙整理衣冠,跪地恭迎。传旨太监展开圣旨高声 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豫州一役,我晋军将士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大破石虎贼军,成功收复豫州城,此乃振奋朝野、庇佑万民之惊天壮举,极大地彰显了我大晋之天威,朕心甚感欣慰,当重重嘉奖诸位有功之臣。
李矩,乃军中主帅,统御三军,具雄才大略,于艰难困苦的战局之中沉着冷静应对,善于运用众将之长处,指挥若定,终使豫州重回我大晋之温暖怀抱,百姓得以重见太平盛世。其功显赫于世,昭然于世,朕特封其为镇国大将军,赏司州土地若干,加食邑千户,赏黄金千两、绸缎千匹、良马百匹,另赐府邸一座,望卿继续殚精竭虑,为朕镇守疆土,护国安民,不辜负朕之殷切厚望。
刘正轩,机智聪慧,精通兵法谋略,善于观察敌人之破绽缝隙,巧设陷马奇谋,使石虎铁骑深陷困境,继而扭转战局,为我军胜利奠定坚实牢固之根基,实乃我军之智囊,战功赫赫。且刘正轩精心钻研,研发出连弩这一神兵利器,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令敌军闻风丧胆,其创新之举于军威之提振、战局之扭转功不可没。今朕特封其为亭侯,赏新野朝阳县清河村土地若干,另赏朝阳县府邸一座,虽此爵位为我东晋之末等且尚处空置,然其承载着朝廷对汝之嘉许与认可。
原杨武将军郭诵,忠勇非凡且智谋过人,于豫州激战中,其亲率精锐,冲锋陷阵,调兵遣将,攻防俱佳,破敌无数,功绩卓着。今特晋为龙骧将军,赏黄金五百两、绸缎三百匹、良马二十匹。望尔怀壮志以守山河,施良谋而卫社稷,续展非凡之才,再铸不朽之功!
原参军傅畅,才学出众,文笔斐然,于军中司职文案诸事,却心系战事全局。此番豫州之战,汝精心梳理战功详情,撰写奏章,措辞严谨,条理清晰,如实上呈战况,使朝廷得以明晰诸将士之功,为论功行赏提供详实确切之依据,此等劳绩,功不可没。朕特封傅畅为宣义中郎将,赏黄金三百两、绸缎二百五十匹、良马四匹,另赐文房四宝一套,望汝秉持细致严谨之作风,继续为军中诸事出谋划策,辅佐诸将,共保大晋安稳。
原振武将军张平,素有虎将之称,作战时勇猛无畏,每逢战阵,必身先士卒,率先毫不犹豫地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其手中利刃,斩敌无数,所到之处,敌军望风披靡,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为豫州城的收复立下汗马功劳。朕特晋封张平为镇军将军,赏黄金五百两、绸缎五百匹、良马八匹,赐战甲一副,望汝再接再厉,以勇悍之姿继续为大晋开疆拓土,扬我军威。
原虎威将军赵染,沉稳干练,治军有方,于军中调度协调各营兵马,井然有序,仿若臂使指,得心应手。无论行军途中遭遇何种变故,抑或是应对敌军突袭,皆能沉着冷静,妥善应对,确保我军作战顺利,其在统筹协调方面居功至伟。朕特晋封赵染为抚军将军,赏黄金四百两、绸缎四百匹、良马六匹,赐兵书数卷,望汝继续发挥所长,为军中诸事操持谋划,助力我军常胜不败。
原付波将军李瑰以赫赫战功,扬我晋军威名,护我山河完整,其勋业昭着,当予厚赏。今特敕令,晋升李瑰为奋威将军,秩增二等,加邑五百户,赐金百两、绢帛千匹。望卿此后继续殚精竭虑,整军练武,再建殊勋,与诸将同心协力,共兴我大晋之盛世荣光。
来福、李在林等一众镖师及绿林豪杰,虽出身江湖草莽,然值此国难之际,深明大义,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凭借自身独特本领,或传递重要军情,或协助将士奋勇杀敌,于诸多关键之处助力我军,尽显忠义爱国之心,其情可嘉,其行可赞。依朝廷规制,暂不授官职,然朕亦不亏待诸位义士,各赏黄金百两、绸缎百匹,愿尔等日后秉持大义,若国有需,踊跃相助,共护大晋之安稳。
其余参战将士,亦皆各有战功,着兵部悉心核验,依功行赏,务必做到赏罚分明,公正无差,使众将士劳有所得,以励军心。
望诸将及全军将士,皆以此次豫州大捷为勉励,时刻铭记报国之志,勤练武艺,精练兵法,若外敌来犯,当奋勇向前,再铸辉煌,护我大晋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千秋万代,昌盛繁荣。
钦此!”
李矩率先谢恩接过圣旨,其余将领也纷纷叩首谢恩,众人喜悦欢腾。这赏赐不仅是财富,更是朝廷对他们的高度认可,是无上荣耀。
然而,李矩眉头微皱,心中泛起无奈愤懑。他本想凭此次大功为女婿刘正轩谋取实职,却只得了个空头末等候,与期望相差甚远。他暗自叹息,觉得女婿受了委屈,却又无奈于朝堂局势复杂。
而刘正轩却一脸淡然,他本洒脱豁达,不在意官职虚名,认为有此名号可省去繁琐之事,更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矩望着刘正轩,忧虑稍减,拍着他的肩膀说:“贤婿啊,虽说你不在意,但为父还是觉得委屈了你。”
刘正轩微笑回应:“岳父大人莫要如此说,得此封赏已属不易,我自当继续效力,未来之事难测。”李矩长子李充也赞刘正轩胸怀宽广,众人点头沉思。
随后,刘正轩恭敬地对侯爷说:“岳父大人,明日小婿想在铜雀台设宴,与合伙人商讨商业大楼出租及开业事宜。大楼历经两月征战已竣工,此时开业正当时。”
侯爷颔首称是,答应赴宴,并期待商议能开创商业新篇。说罢,刘正轩告辞回府,那朱红色的大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在为他的荣耀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