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清静之地,有的时候是远方,有的时候是家乡,有的时候是闹市,有的时候是山中。
每个人都是从小长到大,小时候的印象都特别深,除了一部分家庭环境比较凌乱的,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小时候充满了愉快的感觉。
也有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小孩子,小孩子有着特别的纯真,让我们认识到与社会完全不同的感觉。世界那么复杂,小朋友却那么简单,让你感受到一种纯净。
每次家庭聚会,我就特别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玩耍,心情特别的放松。和家庭的其他的交谈,心中也满是规矩礼仪,还有很多特别注意的,不能无拘无束的。
我们上了公交车,车上人并不是很多。熊猫基地是一个比较热门的旅游景点,从市区内开往那里的公交车很多。
我们俩走到了公交车最后一排,找到了两个位置坐下。到那边估计要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
开了一会,车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快车上就挤满了人,估计周末吧,去旅游的人更多一点吧。
公交车开的不算快,车上的人其实不算特别多,只是站满了人,互相并不拥挤。
车上面的小朋友也很多,一下子车厢变的热闹起来了。从他们目光中能感觉到生活的希望,让你对未来充满了渴望。
很快汽车已经开出了市区,各种公寓楼房都不见了,只有青山绿地在两边,还以前农村的自建的楼房。
这里附近的山地多,种植的各种农作物种类多,看了路边也有很多不认识的植物。
很快到了基地,我们都下车了。
基地门口有熊猫的铜像,小朋友们涌过去拍照了。
我去售票处买了票,就进了基地。
我说:“导游,开始导游了。”
刘圆圆说:“这个也没啥复杂,跟着人流走就行了,主要就是熊猫的展示区。”
刚踏入熊猫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仿佛为大熊猫精心搭建了一座天然的生态乐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竹香,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小径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伴随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我们到基地已经快十点了,里面已经人很多了,大家都感觉抱着很高的热情来这里。
在熊猫基地,与大熊猫的每一次邂逅都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们在宽敞明亮的馆舍里悠然自得地生活着。有的大熊猫正抱着粗壮的竹子,大口大口地啃食着,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品尝世间最美味的佳肴,竹叶在它们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大熊猫则懒洋洋地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四肢伸展,眯着眼睛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偶尔翻个身,露出圆滚滚的肚皮,那憨态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前摸一把;还有的大熊猫则在馆舍里追逐嬉戏,你追我赶,互相打闹,仿佛一群顽皮的孩童,引得游客们阵阵欢笑。
小朋友们也从这里跑到那里,看见熊猫拼命的打招呼。还有很多小朋友就拿出零食要给大熊猫,被其他人劝阻了。大熊猫只爱吃竹子,其他的东西不一定能吃啊。
后来,我回来看了电视介绍,里面还有很多熊猫明星,还有一些在国外生活很多年刚回来的大熊猫。
熊猫基地不仅是大熊猫生活的乐园,更是它们成长的摇篮。在幼年大熊猫的馆舍里,我看到了刚出生不久的熊猫宝宝。它们粉嫩的小脸、软绵绵的身体,蜷缩在温暖的育婴箱里,不时发出细微的叫声,仿佛在向这个世界宣告它们的到来。看着这些幼小的生命,我不禁感叹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同时也对熊猫基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充满敬意。他们日夜守护着这些熊猫宝宝,精心照料它们的饮食起居,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这里除了大熊猫,还有小熊猫,还有些其他动物。
熊猫基地的科研实力同样令人瞩目。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基地在大熊猫繁殖、疾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科研人员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难、成活率低等难题,使得大熊猫种群得以繁衍生息。在大熊猫博物馆里,琳琅满目的展品与详实的介绍,让我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保护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熊猫基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无处不在。基地内的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既满足了大熊猫生活的需要,又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观赏环境。在大熊猫雕塑前,我驻足良久,那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在诉说着大熊猫与人类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游客们文明有序的参观,也体现了人们对大熊猫的尊重与爱护,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等我们游览完毕,快走出去的时候。
我问刘圆圆:“你为啥喜欢熊猫,为啥那么多人喜欢熊猫,外国人也好像很喜欢熊猫。”
刘圆圆想了想说:“熊猫可爱,萌哒哒。”
我说:“熊猫好像是漫画里的人物,很多的黑色颜色对比,那么简单,却符合最基本的颜色,和太极阴阳一样,还有两个大眼袋,黑黑,感觉特别的舒服。胖乎乎,又不是一色,就好像,小猪啊河马等,都是胖乎乎,就感觉不可爱,熊猫有点圆鼓隆冬。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小孩子,所以我们觉的很可爱吧。”
她说:“你说的有道理,人的第一感觉很重要,熊猫也有锋利的大牙齿,但是它不是肉食动物,否则也不可爱了。”
我说:“小兔兔也很可爱,你们这里不是吃的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