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清欢就让巧儿去了城南最大的胭脂铺子。
这家铺子叫“锦绣坊”,开在秦淮河畔,专门给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夫人们供应胭脂水粉。
“掌柜的,把你们铺子里最好的胭脂水粉都拿出来。”
巧儿走进铺子,拍了拍柜台。
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穿着藕荷色褙子,头上戴着银钗。
她上下打量了巧儿一眼:“姑娘是哪家的?”
“望江楼沈小姐的丫鬟。”巧儿挺直腰板。
“沈小姐?”掌柜眼睛一亮,连忙招呼伙计,“快去把新到的胭脂都拿来。”
不一会儿,柜台上摆满了各色胭脂盒子。掌柜打开一个红漆描金的盒子:“这是刚从扬州运来的玫瑰胭脂,抹在脸上显得特别自然。”
“再看看别的。”巧儿摇头。
掌柜又拿出一个翡翠色的盒子:“这是杭州来的,里面加了珍珠粉...”
“不要这些。”巧儿打断她,“我要最贵的。”
掌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转身进了内室。片刻后,她捧出一个紫檀木雕花的匣子:“这是我们铺子最贵的胭脂,一盒要五两银子。”
“打开看看。”巧儿说。
掌柜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里面是三个精致的瓷盒。
她指着第一个盒子:“这是用金丝雀的羽毛和牡丹花瓣调制的胭脂,抹上去显得特别娇艳。”
“这个呢?”巧儿指着第二个盒子。
“这是用珊瑚粉和蝶翅磨成的粉,能让皮肤看起来晶莹剔透。”
掌柜打开第三个盒子,“最后这个是用南海珍珠和雪莲花调制的,能让人显得特别高贵。”
巧儿拿起一个盒子闻了闻:“就要这套。”
“姑娘真是好眼光。”掌柜笑道,“不过这套胭脂...”
“包起来。”巧儿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再给我拿些别的。”
掌柜见巧儿出手这么阔绰,态度更加恭敬。她把铺子里最好的胭脂水粉都拿了出来,一一介绍。
巧儿挑了好几样,足足花了二十两银子。掌柜亲自把东西包好,还送了一盒香粉。
“姑娘,这些胭脂都是难得的好货。”掌柜送巧儿出门,“要是还需要什么,随时来找我。”
巧儿提着包袱回到望江楼,沈清欢正在看账本。
“小姐,胭脂买来了。”巧儿把包袱放在桌上。
沈清欢放下账本,打开包袱看了看:“不错,这些胭脂水粉都是上等货。”
“掌柜说这些都是最新到的。”巧儿笑道,“小姐用了这些,一定能惊艳全场。”
“胭脂水粉只是表面功夫。”沈清欢拿起一个瓷盒,“你去把赵三爷请来。”
赵三爷是城里最有名的说书人,每天在茶楼里说书。
他不仅口才了得,还和城里大大小小的商户都有来往,消息特别灵通。
不一会儿,赵三爷就来了。他穿着一身青布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张圆脸上总是带着笑。
“沈小姐找我有事?”赵三爷坐下,打开折扇。
“赵三爷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沈清欢给他倒了杯茶。
“新鲜事多着呢。”赵三爷喝了口茶,“比如柳家那位...”
“说说看。”沈清欢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柳家大公子前几天去了趟北方。”赵三爷压低声音,“听说是去见未来的岳家。”
“哦?”沈清欢挑眉,“说来听听。”
“北方茶商赵家的千金,长得倾国倾城。”赵三爷摇着扇子,“柳公子一见倾心,当场就定了亲事。”
“定亲了?”沈清欢冷笑,“那他还请我去花船宴?”
“这不是有意思的地方吗?”赵三爷凑近些,“听说柳家准备了一出好戏,就等着在花船上演呢。”
“什么好戏?”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赵三爷摇头,“不过柳家最近在秘密准备什么,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
沈清欢站起身,走到窗前:“赵三爷,我也有个有趣的故事,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洗耳恭听。”赵三爷立刻来了精神。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商人,他表面上是正人君子...”沈清欢转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个商人做生意很有一套,但他有个毛病。”
沈清欢坐回椅子,“他总喜欢在账本上做手脚。”
赵三爷眼睛一亮:“沈小姐是说...”
“比如他从北方进的茶叶,明明是三两一斤,他却在账本上写五两。”
沈清欢慢悠悠地说,“差的那两两银子,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这种事情...”赵三爷摇着扇子,“在商场上不少见。”
“可他做的更绝。”沈清欢端起茶杯,“他把这些银子借给那些急需用钱的商户,每个月收取三分利。”
“三分利?”赵三爷倒吸一口冷气,“这可是重利盘剥啊。”
“不止如此。”沈清欢放下茶杯,“他还勾结官府的人,逼那些还不起钱的商户把铺子低价卖给他。”
赵三爷眼中精光闪烁:“沈小姐这个故事,说的是...”
“赵三爷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沈清欢打断他。
“精彩,实在是精彩。”赵三爷合上折扇,“不知道沈小姐想让我怎么说这个故事?”
“就按你平时的风格说。”沈清欢从抽屉里拿出一锭银子,“记住,要说得生动些。”
赵三爷接过银子,掂了掂分量:“沈小姐放心,我一定把这个故事说得精彩纷呈。”
“对了。”沈清欢叫住准备离开的赵三爷,“最近几天,你就在望江楼说书吧。”
“明白。”赵三爷笑着点头,“我这就去准备。”
赵三爷走后,巧儿忍不住问:“小姐,您让赵三爷说这个故事...”
“茶商们最爱听赵三爷说书。”沈清欢站起身,“等这个故事传开,柳家的那些把戏就不好使了。”
“可是...”
“去把林管事叫来。”沈清欢打断她,“我还有事要吩咐。”
林管事是望江楼的大管事,以前在京城最大的商行做过掌柜,人脉很广。
他进来时,沈清欢正在写信。
“小姐找我?”林管事躬身行礼。
“林管事认识开画舫的吗?”沈清欢头也不抬地问。
“认识几个。”林管事想了想,“最大的是顺风号的老板王掌柜。”
“去打听打听,柳家订的是哪家的画舫。”沈清欢放下笔,“还有,查查那天都有谁会去。”
“是。”林管事应道,“还有什么要查的吗?”
“画舫上的伙计都要查清楚。”沈清欢把信折好,“尤其是新来的。”
林管事点头:“我这就去办。”
“等等。”沈清欢叫住他,“再帮我找几个水性好的。”
“水性好的?”林管事一愣。
“以防万一。”沈清欢冷笑,“我可不想在水里吃亏。”
林管事明白过来:“小姐放心,我认识几个水上好手,让他们那天扮成船夫。”
“去吧。”沈清欢挥挥手。
林管事刚走,外面又传来脚步声。一个小丫鬟跑进来:“小姐,沈二小姐来了。”
“让她进来。”沈清欢拿起茶杯。
沈明玉穿着一身淡粉色襦裙,头上戴着珍珠钗,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姐姐。”她福了福身,“我听说柳公子请你去花船宴?”
“是啊。”沈清欢放下茶杯,“妹妹也要去吗?”
“柳公子没请我。”沈明玉低下头,“不过听说那天会很热闹。”
“是很热闹。”沈清欢看着她,“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沈明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姐姐说得对,那天一定很精彩。”
“妹妹特意来就是为了说这个?”沈清欢问。
“我是来问问姐姐准备穿什么。”沈明玉笑道,“要不要我帮你参考参考?”
“不用了。”沈清欢站起身,“我自有打算。”
“那好吧。”沈明玉起身告辞,“希望那天能看到姐姐惊艳全场。”
沈明玉走后,巧儿气愤地说:“这个沈明玉,分明是来看笑话的。”
“让她再得意几天。”沈清欢冷笑,“等花船宴那天,有她哭的时候。”
“小姐,您到底准备怎么对付他们?”巧儿问。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沈清欢走到窗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底细都摸清楚。”
“那要是他们真的在花船上...”
“不急。”沈清欢打断她,“你去把那个会武的丫鬟叫来。”
巧儿连忙去叫人。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高挑的丫鬟走了进来。
她叫春花,是沈清欢专门从武馆请来的。
“小姐。”春花行礼。
“那天你跟我一起去。”沈清欢说,“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好自己。”
“是。”春花点头,“我已经把水性练得更好了。”
“很好。”沈清欢满意地点头,“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