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性子直爽的武将气得几乎要捋起袖子动手,他们觉得文臣只知道用笔头胡说八道,却从未真正做实事。防洪救灾之际,为何不见这些人为此贡献力量或是捐献钱财粮食?
有多少平民被困山洞需要营救,并不是靠这些人坐地起价来解决问题的!对于文臣的不满早已累积,现在正好借机会把这些情况告上去。在座的将军们都深知,陛下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有深思熟虑的原因。否则怎么可能快速扫平六国且 ** 内部 ** ?这次文官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他们,武将们心寒无比。
“请你们不要总仗着自己是文臣,大秦帝国虽不曾诛杀大臣先例,但万一陛下会……”
旁边的人立马回应,冷嘲热讽地看着李斯;幸亏旁边的武将拉住了他,否则早就上前理论了,尽管在朝堂打架肯定受罚也在所不惜。
他们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长公子有半句贬低,毕竟长公子真正的实力根本不是那些自以为是之人所能了解的——过去虚弱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只有少数人还抱着陈旧观念。
\"您真的不怕,若陛下知道这件事后,可能会怎样?您能确定这不会开启一个新的先例吗?” 这句话让李斯面如死灰。 李斯不禁想起先前一位朝廷 ** 因不来上朝被直接斩首的事件。
赢政听到这段言论后愈发沉寂和愤怒,他坚信嬴夜是值得这一切的。
一旁的章邯心中默默为这些人祷告:如此近距离感受到陛下的怒意,显然包含浓浓的杀气。若是此时不在处理边疆事务,恐怕这些官员已经命不久矣。
“众位卿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商量,可是一次性都说出来吧。” \"朕愿意静观其变。”
赢政微微眯着眼睛,流露出令人胆颤的力量。
这样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却用不同方式呈现,希望你喜欢这种改编!
想到居然还有人背地里议论夜儿,周身的煞气越发浓烈。站在一旁的章邯早已汗如雨下,背部都被汗水湿透了。
心中苦笑不已,今天为什么不是剑圣陪着陛下,而是他呢?早知道就请一天假好了。
朝堂上的大臣仍在私下窃窃私语,嬴政的目光立刻变得冰冷至极,他冷笑着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异议吗?”言外之意很明显,这江山是他打下的,如何处置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这仅仅是通知一声罢了,再不识相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惜朝中的大臣没有听出嬴政的潜台词,反而认为他在征询他们的意见关于除扶苏之外的人选。
显然他们都忘了,嬴政曾说自古立长嫡子为储君的传统。
李斯见旁边的大臣给他使眼色。
“陛下,我们这些大臣认为扶苏公子德才兼备,又曾经替陛下处理过那么多的国事…”
嬴政没有作声,心里暗暗把这个大臣的名字记了下来。
“是啊,是啊,陛下,如果现在要立扶苏公子为储君的话,那也需得从头学习很多事,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事。”
大臣们只敢在下面小声评论着长公子的情况,绝不敢当众说出这样的话。不管怎么说,那位可是当今陛下的公子,即使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公开这么说。
比如,提及扶苏体弱或不擅兵法这类话题,只有愚不可及之人才会如此不明智。
“真是这样吗?”嬴政眼角微微一颤,沉默片刻后,眼中闪过一抹暗色,随即冷笑一声,内心深处更加痛恨这个名字。
他最厌恶的就是兄弟间的争斗。内部纷争向来是家破国危的根源。
一个家庭、一个帝国想要兴旺发达,首先要做到兄友弟恭,连这点都做不到,何谈治国平天下?
一家尚且无法和睦,又怎能期望治理好整个国家?
“正是,陛下,现在长公子确实在付出很大的努力…” 嬴政听了这话,冷冷地扫了一眼扶苏。
不必猜测,扶苏必定是在背后说了些什么,若不然这些老臣不会如此极力推举他成为未来的储君。“哦,真的么?扶苏?”
嬴政直视着扶苏,而后者脸上的表情并没有变化,内心倒是有几分得意。这些老臣对他的支持让他颇感自豪。
想到大哥扶苏从小身体孱弱,又不通兵法,并无多少治国经验,登上高位后恐怕也要被人欺负。
正如李斯所说,只要他一日还在,自己便有机会继承一切。
尽管他也是一位嫡子,大家都是嫡子,但凭什么你能坐这个位置而我不能?我不比你差多少,仅仅晚生几年而已!
起初,扶苏从没这样想过,然而,在李斯等人的挑唆下,这种念头开始偶尔在他的心中浮现。此外,这次孔雀帝国的进攻中,他那善良的兄长安于享乐且不通兵法,仍执意领兵出征。
尽管如此,扶苏一直在默默祈求他的大哥能平安归来。扶苏深知,他们的父亲秦始皇最不愿看到兄弟阋墙,破坏家族和睦。
“回陛下,臣从未有此想法,自古都是嫡长子继位,这是大兄的份内之事。” 扶苏当即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说着,并未显出一丝波澜。而嬴政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未作一语。
他的儿子们虽说平日少有与自己亲近,却也不至于做出不义之举,唯独胡亥是个例外!想到此,嬴政转眼看向旁立的太监。随后太监立即宣布退朝。
“我一直说陛下必定会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吧。”“我也这么觉得,是吧,李大人?”
“我看你现在问也白问,李大人这会儿怕也气得不轻呢,哈哈哈。”“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即位不是吗?”
“虽然说扶苏确实帮陛下管理过几日的朝事,但毕竟不是长子,仅因是嫡子占了些许优势,遗憾就遗在没能是嫡长子。”
“说起来……”
“你们别在这信口开河了。长公子远比你们这些人想的要好,你们懂什么呢?一天到晚瞎议论罢了。”
“你们这些俗人懂什么?” “是啊,长公子到底多优秀也不是你们这些外人该知道的。”
“整个朝中谁不知道长公子身子虚弱,且并不精通朝务和兵法,这样一个弱质彬彬的人怎么可能治理好大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