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歌唱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悠扬激昂的《东方之珠》旋律在耳畔回响着,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激动,纷纷为香港回归这一历史性时刻纵情欢呼。此时,建军正面临着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重要阶段,他心中既有对未来学业的憧憬,又难免有些忐忑不安。
铁牛作为父亲,深知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因此常常抽空回家,想要亲自监督建军的学习。然而,由于自身学历有限,铁牛所能给予的更多只是言语上的激励。“没关系啊,建军!要是今年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咱们大不了就复读一年嘛。当然啦,如果实在不想复读,那去读职高或者技校,学好一门手艺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呢!”铁牛语重心长地说道。
其实,在铁牛心里一直有块沉甸甸的石头——大儿子建军的手略微向内拐。尽管这并不太影响日常的生活,但想到孩子长大后找对象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遇到困难,铁牛便忧心忡忡。所以,他尤其期望建军能够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如此一来,即便身体稍有缺陷,至少将来也能有安身立命之本。
与此同时,秀莲则带着年幼的女儿雪静在田间和家中忙碌不停。她们刚刚结束了田地里繁重的农活,来不及歇息片刻,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回家操持家务。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小小的雪静乖巧懂事、十分听话。别看她年纪尚小,却已经懂得主动帮妈妈秀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比如帮忙收拾屋子、晾晒衣物等等,这让秀莲感到既温暖又心疼。
铁牛心里头清楚得很,秀莲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实在是太辛苦了。然而,自己在煤矿里的工作也让他脱身不得。每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他总是轻声地叮嘱道:“秀莲,你就在家里好好地带孩子就行了,不要再去搞什么养殖业啦!那田里的活计,等我回来了再慢慢干就是。”
实际上,铁牛在煤矿中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由于天生跛脚的缘故,他干活的时候总要比其他人慢上那么一些。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下来,他的背上和肩上早已布满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但这些苦楚,他却从未跟家里人提过半句,只是默默地独自承受着一切。
自钱老板的服装厂开业以来,福生变得越发忙碌起来,甚至常常彻夜不归。对此,翠兰虽然心知肚明他是为了工作,但内心深处对他这种行为还是充满了不满。毕竟,两个孩子的学业问题几乎完全被搁置一旁,如今连家都很少回了。
这天傍晚,眼看着儿子明辉又要出门玩耍,翠兰连忙出声喊道:“明辉啊,这又是要去哪儿呢?”听到妈妈的询问,明辉只是随口应了一句便跑得没影儿了。看着孙子如此调皮贪玩,翠兰的婆婆忍不住开始抱怨起来:“哎呀,瞧瞧你们养的这个儿子哟,我可是越来越管不住咯。每天放学一回家,连作业都不晓得写,就只知道往外边跑,真是让人头疼呐!”
福生一直不回家也就罢了,没想到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明辉居然也跟着学坏,同样整日不见人影!这可把翠兰气坏了,她觉得自己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心中的怒火即将喷涌而出。就在这时,乖巧伶俐的灵儿赶忙跑过来安慰道:“妈,您先别生气啦,哥哥可能只是出去玩耍了,等他回来了我们再好好说说他嘛。”说罢,灵儿紧紧拉住翠兰的手,硬是将她从情绪崩溃的边缘给拽了回来。
别看明辉要比灵儿年长两岁,但实际上灵儿可比这个哥哥懂事多了呢!她不仅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与不易,而且心里还总是盼望着一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团团圆圆的。所以呀,每当家里父母之间或者哥哥跟父母发生争吵的时候,总是灵儿站出来充当那个和事佬,努力地在中间调解矛盾,让大家重归于好。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翠兰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然而,令她失望的是,此时的福生和明辉依旧没有回来。倒是翠兰的奶奶早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看着空荡荡的饭桌,翠兰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气道:“算了,不等他们两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了,咱们先吃吧。”于是,翠兰婆婆、翠兰以及灵儿便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这顿温馨的晚餐。
正当她们吃得津津有味时,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灵儿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快步跑去开门。门一打开,只见一个面容狰狞、看上去十分凶悍的陌生女人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
“请问这里是赵明辉家吗?”门口站着的女人面带怒色地对着灵儿开口询问道。灵儿有些疑惑地点点头,回答说:“是的,阿姨,您找我们有什么事呀?”女人瞪了灵儿一眼,语气不善地说道:“让你家大人出来跟我说话!小孩子别多嘴!”
这时,正在屋里忙碌的翠兰和赵家老太太听到外面传来的吵闹声,赶忙走了出来。只见那女人看到她们俩之后,立刻上前一步,指着她们的鼻子说道:“你们就是赵明辉的家长吧?哼!今天这事你们必须得给我一个交代!”翠兰心里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满脸笑容地对女人说道:“这位大姐,您先消消气,进屋里坐下慢慢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啦?”
女人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走进屋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你们家那个赵明辉啊,真是太不像话了!一点家教都没有!他天天放学后连家都不回,就在外面瞎混,还召集了一大批学生跑去游戏厅里打游戏比赛。而且他们还有赌钱的呢,输了就得掏钱,赢了就能把赌注全部拿走。这小子几乎每天都组织这样的局子,搞得其他孩子们也跟着学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