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红英也在思念着周启文,只是她总觉得他是花花公子,不敢信任,就努力克制思念。不过她的事情很多,也没功夫顾上伤春悲秋。
最近接了几个大单,楼红英为奖励自己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是平把的;那个年代,骑个平把自行车倍有面子,买这辆车花了三百多块。
赶集上店时,骑着明晃晃的自行车,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吸引了村里男人们的目光,有些光棍子开始臆想了。
王大鹏馋的哈喇子直流,就是没那胆量,这个小娘们不好搞。但是他也不死心,大根都离开村子了,他没什么可怕的了,还是找机会对楼红英下手。
这天,楼红英骑着她的自行车去乡镇卖花线。王大鹏瞅准了机会跟了上去,他见楼红英进了一家店铺,便悄悄躲在角落等着。
楼红英选好了花线,刚踏出店门,王大鹏就凑了上去。
“哟,楼妹子,这么巧?”王大鹏满脸堆笑。
楼红英皱了皱眉,心里涌起一股厌恶感,“有事吗?”
“嘿嘿,楼厂长,我看你一个人这么辛苦,我是来帮你的。”说着就要伸手去碰楼红英的胳膊。
楼红英一把甩开他的手,“王大鹏,你放尊重点儿,这里是乡镇,派出所可就在前面呢!”
王大鹏恼羞成怒,“楼红英,你别给脸不要脸,傻柱都不要你了,你还装什么清高。”
楼红英不想和他多费口舌,把买的花钱绑在后自行车座上,然后准备骑自行车离开。
王大鹏使坏,拿了根棍子别了一下自行车轱辘,楼红英没注意,连人带车摔了个人仰马翻,花钱也洒了一地;王大鹏见状,恶作剧般的大笑,引过来好多人看热闹。
楼红英直接躺在了地上,没了反应。刚刚还幸灾乐祸的王大鹏发现不对劲,过来用脚踢了一下她,还是没反应。
围观人群中有人说道,“会不会摔死了?”众人发出一阵唏嘘声。
王大鹏这会也怕,但他强装镇定,摆着手说,“不可能,人又不是玻璃做的,一摔就碎,我看她就是装的。”
“楼红英,醒醒,你装什么。”王大鹏又扒拉了楼红英一下,还是没反应,用手指试她的呼吸,王大鹏脸色大变,浑身开始哆嗦,嘴说话也不利索。
“大,大,大家伙给我作证哈,她要是真死了和我可没关系,我只不过用棍子绊了她一下而已。”
有人说,“怎么和你没关系?你不绊她她能摔倒吗?这可能是摔着脑袋了,完了,这周个大闺女就这么没了。”
王大鹏当场瘫坐在地,晃动着楼红英的身体让她醒醒,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啊!都是我一时糊涂,只要你醒了,让我干啥都行。
现在这个怂样和刚才的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帽子叔叔突然到了,王大鹏更是吓得筛了糠,他可是有案底的人,此时的他懊悔不已。
帽子叔叔摇了一下楼红英,一会儿,楼红英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好多人围着她,不解的问,“我这是在哪?你们是什么人,在看什么?”
完了,楼红英被撞坏了脑子,见此情景王大鹏松了一口气,心想反正你又不记得了,我就来个打死不承认,看你能奈我何。
帽子叔叔说你受伤了,还记得是怎么回事吗?楼红英摇摇头;王大鹏插话说,“同志,我亲眼看见的,她是骑自行车自己摔的,”
人群中有人说,“就是你用棍子绊了人家的车子,才摔倒的。”
王大鹏瞪着那人,恶狠狠的说,“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小心晚上走路碰到鬼。”
在王大鹏的威慑下没人敢说话了。
这时楼红英坐了起来,指着王大鹏说,“王大鹏,你真以为我失忆了吗?刚才是我装的,就是你绊倒了我,同志,你看,他手里还拿着那个棍子呢!”
帽子叔叔看向王大鹏手中的棍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王大鹏慌了神,急忙扔掉棍子狡辩道:“同志,这棍子不是我的,我不知道谁扔在这儿的。”
但周围群众纷纷指证,他已是百口莫辩。
楼红英想站起来,突然觉得腿疼的厉害,帽子叔叔派人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一番检查,确认骨折。
帽子叔叔命王大鹏快去交住院费。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王大鹏去交了住院费,又被带到所里调查询问,发现他有案底,这下罪加一等,拘留三个月。
其实楼红英的腿并无大碍,住院休养了两天就好了,她只是故意想把事情闹大,好好收拾一下王大鹏,否则日后他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出院后,楼红英忘情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她发现,女人必须要自己强大,才能不被人欺负。
至于和周启文齐梁的感情纠葛,就暂时放放吧!
楼红英一心扑在事业上,之前接了几个大单让她的生活有了改善。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鞋垫的布料和花线突然涨价,这让楼红英愁的好几天睡不着觉,厂里现在规模扩大,总共有十个工人。
原材料一涨价,利润就缩水,收入大大降低,厂里面临裁员问题。
可是,让谁走都不忍心,这些员工都是楼红英亲自招的,他们个个都能吃苦耐劳,为的就是多赚点钱让日子过得好些。
正当楼红英愁眉不展时,突然丁荣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在县城刚开了一个批发市场,里面的原材料全低于市场价。
楼红英和丁荣第一时间赶到批发市场,终于和几家批发商谈好,以最优价格进货,这下,厂里的危机解除,工人们全都能留下。
同时,楼红英决定开拓本地市场。
她带着精心制作的鞋垫样品,挨家挨户向当地商铺推荐。一开始处处碰壁,但她毫不气馁。渐渐地,有几家小店愿意尝试售卖。
由于鞋垫质量好又新颖,很快受到村民喜爱。随着口碑传播,订单越来越多,鞋垫厂顺利度过难关,规模也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