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娘说,“傻柱娘,你家傻柱在城里混得好,新媳妇又给你家添了个大胖孙子,这满月酒得大办,我们也沾沾喜气。”
傻柱娘自豪的说,“那是肯定的啊!看看咱们村里。谁能有我家旺啊!到时候大家伙都来,肯定你们也会跟着旺起来。”
大家纷纷附和着说都去,都去…
傻柱娘走后,众人就炸开了锅。
刘婆子撇撇嘴说:“哼,看她那得意样儿,不就是生了个孙子嘛,好像谁没有似的,我孙子都会给我买醋了。”
王婶子接话道:人家傻柱确实有本事,在城里挣大钱呢!这点你就不能和人家比。”
一直没吭声的李二嫂尖声说道:“别看现在她这么得意,以后还指不定什么样呢!你看傻柱那新媳妇,是个省油的灯?前两天刚跪下了,这样折腾,孩子也不一定能得好。”
众人哄笑起来。周大娘白了李二嫂一眼说:“你可别乱咒人家孩子,傻柱家那可是金贵着呢。”
李二嫂不服气地嘟囔:“我哪咒了,我只是实话实说,看那小媳妇跟个妖精似的,就是苦了人家楼红英。”
“楼红英离开他们家,说不定还是福气,眼前的事,没法说。”
张寡妇慢悠悠地摇着蒲扇说:“瞧她得意的样儿。当年傻柱他家穷得叮当响,要不是咱几家偶尔接济一下,哪有今天。现在好了,进了城就忘了本喽。”
其他几个妇女听了也小声嘀咕起来,有人说:“就是,还说让咱们沾沾喜气,指不定心里多瞧不起咱呢。”
再看傻柱娘,满村子下通知办满月酒,半天功夫,山上山下跑遍了,腿也溜细了,消息几乎全都带到后,像完成了一件大事般有成就感,想着坐等收钱吧!
傻柱开着车去乡里置办酒席用的菜品和烟酒糖茶,买了两天才置办齐全。又请了村里专帮人办红白喜事的厨子,万事俱备了。
很快到了办满月酒的这天,傻柱娘早早起来放了一串鞭炮;厨子和帮忙的一大早就来忙碌起来,剁肉,捏丸子,烀肘子,香味传遍了整个小山村。
不一会儿,乡亲们陆续到齐,傻柱和琪琪抱着孩子迎接,大家都夸傻柱好福气啊!找了个城里媳妇,又生了个大胖小子。
傻柱听得心里美滋滋,乡亲们哪里知道,这琪琪只不过是农村进城的打工妹,根本不是城里的女人,就是打扮的洋气些罢了,而且,做工作还是见不得光的。
乡亲们落座后,傻柱开始讲话,“欢迎老少爷们来喝我儿子的满月酒,在座的长辈是看着我长大的,这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今天,我傻柱总算是出头了…”
傻柱今天用的这套词,是去乡镇上找人代写的,足足有三张信纸。可惜,他只读到一半就念不下去了,因为有很多字不认识,乡亲们也听不懂。
仅读了几行,台下就有人说,“傻柱,别念了,念了我们也听不懂,大伙都饿了,开席吧!”
傻柱只得讪讪的说,“好好,开席,老少爷们们开造吧!”
傻柱这一声令人,桌上就动了抢,有抢肘子的,有抢扣肉和鱼的。
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肚子里没啥油水,今天可吃个够吧!有几个大妈,还为抢肘子打了起来,场面甚是可笑。
琪琪一看,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她担心今天回不了本。她着急地拉着傻柱,悄悄说:“柱子,这礼金咋还没收呢?”
傻柱挠挠头说:“急啥,吃完再说呗,少不了咱的。”可是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却没有人主动提起礼金的事。
这这…
傻柱娘有点坐不住了,在一旁暗示,傻柱只好硬着头皮站起来说:
“各位叔伯婶子,今儿个大家来喝喜酒,按照习俗是不是该有点表示啊?多少无所谓,主要是讨个好彩头。”
这时人群里一阵骚动,咋滴?还收钱?有人开始窃窃私语,那傻柱在外赚了大钱,还把乡亲们这点礼钱放眼里?
刘婆子站起来抹了抹满是油的嘴说:“傻柱啊,你之前说让大伙沾沾喜气,我们以为不用出礼金呢!”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说要知道收礼谁还会来啊!有那钱自己买点好吃的多好。傻柱一听傻了眼,这感情都是来白吃白喝的啊,琪琪更是气得脸通红。
这时,张寡妇慢悠悠地说:“傻柱啊,当年救济你家的时候可没想过要回报,如今你这一顿饭还这么计较,我们大伙以为你发了财,借着这个机会请大伙搓一顿呢!”
傻柱被说得面红耳赤,不知如何反驳。
琪琪见状,知道礼金是收不到了,狠狠瞪了傻柱一眼,转身进屋抱起孩子回了屋,把门摔得咣当直响,现场气氛相当尴尬,乡亲们见状都悄悄的走了,还把剩菜打了包。
傻柱望着满桌子的盘子底,欲哭无泪,这场满月酒最终没收到一分钱收场,傻柱娘如意算盘落了空。
琪琪在屋里骂骂咧咧,“看你们家这人缘,可真好,我说今天怎么都这么给面子,原来都是蹭吃蹭喝的。”
傻柱娘低着头,流着泪。
傻柱则在那里扒拉着算盘算账,算来算去,净赔523块。
偷鸡不成蚀把米,琪琪骂,傻柱娘哭,傻柱安慰她们,“没事,咱们就当行善积德了,请全村人改善生活,给咱孩子攒福报。”
傻柱娘突然想起,“楼红英怎么不表示一下?她开厂赚钱了,咱们家这么大的事她却不到场,别忘了,她的户口还在咱家呢!”
傻柱觉得娘说的话太过分,谁到场楼红英都不可能到场;正在争执时,院里传来声音,“傻柱,你出来一下,我有事找你。”
这个声音很耳熟,还真是楼红英来了,琪琪说她肯定是来看笑话的,别去。傻柱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去了。
那么楼红英到底是来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