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河水滔滔由南向北流;人生步匆匆由生走到终;从小喝着盐河水长大的一代代神马人,伴着古老的小街由盛向衰经历了数个朝代统治者阶级的风雨洗涤!似一位满目疮痍的老者,正走向黑云与阳光拼命绞杀的暮色苍茫中……
也曾涌现出几多风云人物几多大户官宦几多悍匪黑鄂…
现在神马小街只剩下了破破烂烂面黄肌瘦没有一丝丝生气的骨架了…
我夜晚上孤独的走在小街上的坑坑洼洼的死沉沉的街道上,偶尔听到一些瘦狗弱鸡的无力的叫声,因为那时的我也是一个十八九岁的瀛弱无力的贫寒青年,脚下的路在何方方向哪里?
务农我愿意也不甘心!可卖馓子我舍不下脸面狠不下心去玩术做昧良心的事,父母亲看到我本来性格就闷现在更闷了!就托一个有点远房亲戚的关系办了一个体工商执照!让我学会在街上摆小百货日杂用品加烟酒摊子,当时我们的街道每逢双日就是逢集也就是赶大集。四面八方的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会来赶集头,有卖自己家养的鸡鸭鹅蛋等,有把自家种植的各种各样的菜蔬鲜果来卖,有把各种主粮玉米麦子和杂粮花生豆类子等到专门粮行售卖,还有猪行牛羊行;也有少量的肉食猪肉羊肉等,那时候绝大多数家都贫困能吃得上肉食的人很少;做豆腐售卖的人不少…
还有就是摆摊子的人不少:林林总总老百姓的生活用品很全,单卖布匹的摊位就不少做布匹生意人算得上是有实力的有钱人了!
逢集赶集的人很多,当时的东西老街主街和南北附街都是人头攒动非常热闹繁华……
我的小摊子就摆在我的家门口因为我的家就在附街道上北头!做生意还是以母亲为主,我只是学着点辅助拿拿货收收钱!还带着本书抽空看看书。心不在生意上……
那时候摆摊子进货都要自己骑自行车到县城或更远的地方去批发回来,其实就是赚点批零差价辛苦钱。母亲不会骑车父亲那时候还时任地方小干部,父亲也不会做生意加上他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我就跟着其他人去进货了,说实话我也不像人家老练会讨价还价,还很识货选货挑选既能好卖又能多赚到钱的货。几次下来母亲发现了我进的货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还剩货很多!土说就是一个不会做生意的料。
无奈父母亲他们又去找表叔亮东请他帮忙给我找工作!
就在这时候一个机会来了!原来在我们县辖区内曾驻守部队,有一个几千亩地的部队农场,刚好那年遇到部队缩编精减,农场被县里收归了,成立了马鹏国营农场,编制是县直属和乡镇平级。需要招收数百名农工,性质是场内定销拿工资。但进农场也要有关系,刚好我亮东表叔他和当时农场第一任党委武书记曾经是老同事,关系不错通过表叔介绍找武书记顺利成了农场农工。那是一九七六年我高中毕业第二年,从此有了正式工作了……
当时县里面安置到农场去的一是从其他的单位尤其是几个县管的林场果园粮种场等抽调老工人过来,二是安置了好多退伍军人就业,剩下的就是关系户介绍来的!
到了农场工种分配也是关键!大多数是一线工人这些人都是没有关系的;真正关系过得硬的和农场领导人的直系亲属都是安排在行政管理岗,如会计保管技术员等;以及比较清闲劳动强度不大的队组,如猪场蔬菜队食堂机务组等;对有点能力年富力强的直系关系安排到几个农业大队任队长指导员等职务;反正没关系的下农业队劳动,有关系的根据亲疏占有不同的管理岗和清闲岗,这也是社会潜规则没有办法!那时候想谋一个正式工作也很难,好多企业单位临时工很多,刚好马鹏农场是新成立的县直属单位,户口都是转入农场定销户口,而且享受固定月工作,当时是真的非常好了!
我由于是农场一把手武书记的关系,虽然不是直属嫡系但也沾沾光了,被安排进三水一绿专业养植队即养殖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和绿萍,是供猪场饲料和留造绿色肥用的。工作相对轻松,每天只是掌握水温记录三水一绿生长情况,在这里认识了几个好友相处很好……
那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居住在集体宿舍,三间大仓库里面住了几十人,都是双人高低铁架床,上下铺都住人非常拥挤。基本上是一个大队人分男女宿舍各住一起,那时候真正富有的人很少,吃饭是到财务室用钱买饭菜票,到食堂买饭菜。由于当时工人工资才每个月十八元,少的可怜大家都不敢乱花,去食堂买饭菜根本就吃不饱也不敢多吃,加上不少人尤其是部队的退伍人员和一些老工人,又会抽烟有的还喜欢喝点小酒,还有不少人都成家立业有了孩子需要照顾家庭,只能处处节省!
所以基本上都买了煤油炉即很小的烧柴油用棉线串起来十几根芯子的燃烧的小手工炉子,当时很流行适合一两个人烧饭煮菜的。我们宿舍里面基本上人手一个,劳作收工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清洗米菜点火烧饭,然后才倒铺上稍微休息一下……
这时的宿舍里真是混合着柴油味饭菜味还有抽烟的人二手烟味,再就是脚丫子臭味等…加上大家聊天交流荤素的俗语笑话,真正的是人间烟火气充满了大宿舍,凡夫俗子们的庸俗的生活写照……
我也是其中之一凡夫俗子!我不参与他们的说笑聊天,我会一个人拿本书在看,同时等待饭菜的成熟后能裹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