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都想活着!活得滋润活得幸福活得长寿!
关键是怎么活着如何活着才能滋润才能幸福?
人,自从受孕开始在母体中就是生命开始了活着的旅程……直到哭着出娘胎从婴儿到幼儿期,都是被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照拂关护中朦朦胧胧的活着……
到了六周岁学龄期了就开始进入了路漫漫其修远兮了,入学读书接受教育渐渐的就身不由己的进入吾将上下而求索了……
当然不同的出生不同的家庭也决定了每个孩子不同的人生始步起点!学校师资教育资源也就不能一概而论了,这是严酷的社会现实所决定!人间自古历来如此,除非真正的共产主义实现……哈哈哈
活着才是硬道理啊!我也要活着啊所以我在六十年代初入学了……也进入了人生上下而求索的队伍中了!
皇湾兰滩小学我来了……
那个年月连国家都处于百废待兴中,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更是破破烂烂的泥墙茅草房,连桌椅板凳都要学生自己带,实在没有的就用土坯砌垒放些芦柴抹上泥土,上面覆盖一层水泥就当课桌位子了。
学生各自带的小板凳和书桌真是各种各样的高高低低的,没办法啊那时候真的就是一个穷字了得,国穷政府穷家穷实实在在的是处于饥寒交迫中……
我是穿着七拼八凑的破衣破帽破鞋唯一的是背着一个新的帆布书包入学的!因为我们家有一个三姑母在上海,她和我父亲姐弟感情很好,对我们家非常照顾,经常把她的几个孩子们的旧衣服等寄过来给我们穿,三姑母家也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所以旧衣服鞋帽等多,刚好我们姊妹们也多,省了好多钱。
刚入学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学前教育幼儿园,可能大城市里面有而我们农村孩子只要达到了六周岁就直接入小学,小学一年级也没有什么汉语拼音,直接从教识字开始的。
是从人口手天地云开始的,说实话我不是聪明智慧玲琍的孩子,属于闷骚型有点呆傻的,按照什么科学说法我应该是属于右脑发达左脑枯萎的吧?因为我学习成绩是语文写作非常好,算术包括初中以后的数理化都是一塌糊涂,就是不开窍。小学时期的算术初高中的数理化作业基本上都是抄袭同学人家的,考试的时候更是的,数理化很少及格的!
皇湾兰滩学校座落在神马小街的南方离我们家约两里多路,学校的前身是大地主徐家办的私学堂,解放后改造成公办学校了。
那时候我们上学放学都是自己走的,上学的时候是和街上的街邻孩子们一起去的,有时候也是一个人的;放学的时候是按所有学生居住方位排成路队,并选了高年级学生为路队长负责带领监管,基本上是一直护送每个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到家的方位,老师也被安排负责各个路队护送很长一段路。不像现在的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那时候的家长为了能保证命家饿不死而在拼命劳作,哪有时间和心事接送孩子,再说了那时候家家都会有好几个孩子,也照顾不过来的!
从我们家去学校必须要经过一条南大沟,这条大沟是街东边被废弃的古盐河连接街西盐河主道的支流沟道,主要是为了夏天雨季发大水泄水道。上学路都是土路小道,春秋天还好走点,冬夏季就很难走了!
冬天冰天雪地一旦阳光出来了化冻了,道路非常泥泞难走,加上家里非常贫困没有什么棉袄棉裤棉鞋穿,基本上大多数孩子都是破衣服鞋帽遮体保暖,鞋子那个时候是俗称毛窝和木鸡,是手艺人用芦柴花也叫茅里花编织成鞋子,能保暖防水防滑。
我记得我在初中毕业照相的时候还是穿破毛窝前面脚趾头和后面脚后跟都是裸露的!
逢到下雨下雪天就更难走了,雨雪大了就只能逃学不去上学了,这种情况下高年级的大哥哥们就会帮忙搀扶陪着一起走。会经常会被滑摔跤弄的满身泥巴,手脚脸被冻伤太正常了!
夏季雨水多尤其是大雨季节,南大沟就会被雨水淹没,水流湍急很危险,也没有桥能过,这时候学校老师就会下来和高年级大学生帮助搀扶寻找水浅候地方涉水过沟,或背着一二年级的孩子过沟。
我记得有一个叫兆成的高年级大哥哥他是经常帮助我们小学生,我喊他大兆哥至今仍没改口,大兆哥他很幽默风趣会说笑话讲故事,待人很热情乐于助人。但读书不怎么好,也就读了初中毕业后来参军入伍了!
记得我们当时的街上学生很多,刚开始的上学基本上学龄期的都被动员入学了,但随着时间推移好多家庭就不让孩子读书了,特别是女孩子多数只读了三四年级就被父母亲撤下来了,一是家庭穷读不起,虽然那时候学费很少,也就块把钱甚至几毛钱但家庭孩子多全读读不起!所以能读完初中的都很少,我的大姐和二妹就是读到三年级就被父母亲撤下来了,帮助带下面的还小的妹妹们和帮助做些家务,如割草拾草到田里帮助收割。我二妹现在还一直老念叨抱怨父母亲呢……
我的家庭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我身上,期待希望我能读书出来了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在小学阶段说实话我一直是朦朦胧胧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偏科语文好算术差尤其是作文特别好!
读书期间也是经常饿着肚子的,经常是被饿的头晕眼花没有精神,上课也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当时我的父母亲尤其是奶奶对我还是特别疼爱土说是惯的,有好吃的首先给我,但就是这样的我还是经常会饿肚子上学的。不知怎么回事那时候的我会经常流鼻血俗称沙鼻子,流鼻血的时候很严重止不住就把头闷在冷水中,然后用棉花或青菜叶塞鼻子止血。
唉……古语云: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念念念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些聪慧的孩子们和坚持到读完了大学的人,能真正的读出来了也确实有了自己的黄金屋和颜如玉了!可惜的是我没有呜呼哀哉这就是命吗?
我不知道但我还是要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