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幽魂舰队中毁灭者级主力舰的数量终于超过星巢舰队中幻想级战列舰的数量。如果单从数据考虑星巢舰队开始进入弱势的阶段。真正的硬仗也从此刻开始。
战争打的是后勤,一方远道而来的情况下,不能速战速决就会陷入被动。幽魂舰队这次的进攻跟之前不同。已经有部分幽魂战舰探索了星域内的部分区域。
此时幽魂舰队来到星域后,第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之前探测过的区域,那是一个恒星是红矮星的星系。恒星周围有几个行星,都适合建立前进基地。
幽魂舰队一改往日的莽撞攻击,开始稳扎稳打的展开进攻。幽魂舰队的先头部队很快就确认了节点位置。幽魂舰队的毁灭者级主力舰有4000艘。
它们此时分成很多支舰队,各自的任务也不相同。星影依然负责指挥这次战役。幽魂舰队这次格外小心,舰队之间保持足够的支援距离,先导部队已经在行星上建立的前哨基地。
幽魂族建立的前哨基地特别奇怪,那是一些极为坚固的合金材料。在大量合金材料被堆积到一起后,一座圆形的金属堡垒在大量被幽魂族寄生的宿主命令下被快速建造完成。
幽魂族建造前进基地,只有挖矿和建造战舰用。被幽魂族寄生的生物最后都会变成没脸没皮的生物,没错,就是没脸没皮的生物。在生物刚被寄生的时候,生物还能保持原貌。
应该是相由心生,幽魂族寄生的生物会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改变身体机构。被寄生的生物在被寄生的一刻起就已经死了。它们依然能保持人形,也就是有四肢和头。
被寄生的幽魂族并没有五官,因为不用吃东西,而是依靠头部感知能量。他们会去掉多余的器官,只保留筋骨皮肤,同时还会保留内部的一些特殊吸收能量的器官。
游离能量中有很多粒子可以穿透物体,包括中微子,辐射的某些粒子。幽魂族控制生物的时候也会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改变生物的结构。幽魂族不需要吃东西,它们寄生的生物也不需要吃东西。
幽魂族寄生的生物都会在后进化出的能量器官供养下永久生存下。记忆被继承,身体因为特殊的进化方式间接永生。也说不上他们此刻是好还是坏。
幽魂族寄生过无数的生物,自然有会使用计算机的生物。前进基地将会生产出大量计算机辅助控制的战舰,少量的幽魂族就可以驾驶。幽魂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增加战舰。
战争在幽魂舰队进入星域的范围内就开始了,此时幽魂舰队派出一部分分舰队不断的建造前进基地。通过就近补给护卫舰的方式来对抗星巢舰队的舰载机。
前进基地的上半部分是球形结构,主要是为了作为总装船坞。下方会不断的增加深度,部分作为构件生产工厂,最下面则是采矿区,专门采集地下深处的矿产资源。
幽魂族的技术并不比星巢基地差,某些时候比幽魂舰队还要强一些。它们的知识在日积月累下已经到了恐怖的程度。能指挥这种规模幽魂舰队的幽魂族指挥官也是寄生过很多生物的。
此时前进基地深处的采矿区内,一台履带式钻机会在驾驶员的驾驶下钻入地下,将挖掘出来的岩石等各种无机物挖掘出来。这些无机物会被后方的粉碎机全部粉碎。
在粉碎完成后,会被吸尘管道吸入到上层的工厂区。在这里,物质会被溶解,并在特殊的装置中分解成能量,在另一部构件打印设备中直接用能量合成物质。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需要的过程在这些装置中被直接完成,通过简单的物质分子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在将物质中的所有质子和中子全部分离完成后,在用这些分解物质时释放的能量在重新聚合成需要的物质。
聚合方式就是恒星形成物质的方式,这个过程也会释放能量。两个过程中能量会不断的形成和消耗,当物质由普通的岩石变成制造合金的金属后,基本上消耗和产生会达到平衡。
唯一需要的就是一些起始能量和一些足够承载这些能量的装置。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无数文明的记忆整合下,完美的被幽魂族形成了一个闭环。
金属的种类是按照需要进行等比例制造的,只要直接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就能完成合成。合成的物质会被液化成液体,然后在纳米管道的引导下进行重新排列。
形成构件的构件打印设备能完成最后一个冷却步骤。它能将这些合金液体重新排列。装置内足够冷却,液体会按照需要的结构和需要被快速冷却并固定成需要的装置。
构件建造完成后,会被直接送入组装船厂的固定位置。再组装护卫舰的时候,护卫舰内部会由几万整体构件拼装而成,每个构件都是事先制作好的。
它们会存在特定的位置,由几百个机械臂把它们按照顺序拿出来,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拼装。当全部拼装完成后,会有专门的加热设备对整艘护卫舰进行加热。
当护卫舰保持一定的温度一段时间之后,内部因为拼装而出现的缝隙都会在分子热运动的情况下彻底完成耦合。幽魂族使用的合金配比极好,具备延展性和韧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刚性。
非要给它们一个评价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毕竟能够凭借护卫舰的体积,穿越河系之间的巨大宇宙真空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对于幽魂族战舰来说却并不是难事。
河系之间的宇宙空间中有大片没有物质的区域,飞马星系和鲸鱼星系之间想要完成移动,就需要一个能够装载大量物资的补给舰对移动中的舰队进行补给。
补给需要的物资甚至会超过战舰本身的体积。补给舰本身也要补给,还要准备很多种类的构件和物资。星巢基地使用的就是基于量子纠缠为基础的传送门。
幽魂族则并没有使用这种技术,它们似乎并不喜欢使用传送门,也许量子纠缠对它们有特点的影响。幽魂族舰队的补给全部是战舰直接携带的。
量子纠缠对幽魂族的影响,类似于人类厌恶狗屎。这种情况下是天生的恶心,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晕船或者是晕机。幽魂族虽然是一个族群却各自都是生灵,都有自己的喜好。
幽魂族的每个族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喜好,它们虽然会执行族群的整体目标,却也会按照喜好在细节上有自己的特点。幽魂族的繁殖是直接分裂。
很多时候幽魂族会把这些幼体随便找生物进行寄生。这些新寄生的幽魂族是没有什么智慧累计的。不过它们有族群中的年龄压制。看两个幽魂族的外表是看不出它们区别的。
不过幽魂族中,年龄低的会本能的服从年龄大的幽魂族。这些刚刚完成寄生的新幽魂族自然就是最后的底层炮灰。不过普通生物也不容易找。
前进基地会制造具备大量辅助系统的护卫舰,再配合少量幽魂族就能快速形成战斗力。此时幽魂舰队和星巢舰队已经在星域中开始交战。幽魂的载机巡洋舰已经释放载机跟星巢舰队的载机相互纠缠。
双方进行空战的舰载机都是无人机,幽魂族再不怕死也一样需要海量的机器人来补充舰载机的空缺。机器人作战的时候自然是顾忌较少,几乎都是拼死作战。
双方舰载机的数量太多了,已经到了没有似乎空隙的程度。双方任何试图靠近的战舰都无法抵抗这么多载机的混战。舰载机就像是蜂群,密密麻麻遮天蔽日。
护卫舰就像是试图偷蜂蜜的熊,就算双方敌对,不论任何一方的护卫舰上前都不会被敌方的无人机瞬间集火。这种情况下,面对海量的无人机集火就是战列舰也受不了。
随着交战继续下去,无数的载机粉碎消失。火焰随处可见,能量到处都是,舰载机辗转腾挪相互纠缠。双方纠缠不清,混杂相驳。还在星巢舰队中有蜂群无人机参战。
蜂群无人机就是纯粹的消耗品,本身就擅长自爆。蜂群无人机面对完整的巡洋舰载机自然跟不上,但是被蓝鸟级无人攻击机击伤的巡洋舰载机则会很容易被蜂群无人机摧毁。
随着战斗继续,双方的载机过来的越来越多,不过始终没有能够安全后退的。任何受伤的载机都会成为对方重点攻击的目标。不过舰载机过于灵活速度都非常快。
在双方都尽力作战而不是相互自杀袭击的状态下,舰载机的损失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比例内。随着双方增援的载机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只进不出的情况,战场上的载机数量也越来越多。
舰载机自然不会一次性飞出去太多,首先战场变化莫测,双方再不确认对方虚实的情况下,都不会一次就把载机全部都投入进去,因此形成不断有载机加入战场的绞肉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