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钢峰不在家的日子,苏瑾早早起来给安安康康准备早餐。
安安和康康还在床上沉睡,屋子里安静得只能听见窗外风吹过松树树叶子的沙沙声。
准备完早餐,苏瑾去叫他们起床,两个小家伙睡得横七竖八的,好在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床,不然很有可能一不小心会挥对方一拳或砸对方一脚。
“安安,康康,醒醒了。”苏瑾声音轻柔,伸手轻轻摸了摸安安的小脸,感受到他脸上的温热。
“乖,起来吃饭了。”苏瑾扶着两个孩子坐起来,拿过他们的小鞋子,穿好后带着他们走到饭桌旁。
给他们冲了奶粉,还蒸热了昨晚在食堂打的包子,给一个煮了一个鸡蛋。
安安喝着牛奶,忽然抬头看着苏瑾,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苏瑾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摸着安安的小脸安慰道:“爸爸现在在帮助受欺负的国家,这是英雄做的事情。有可能很快就回来,也有可能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你们乖,等爸爸回来,咱们一起玩,好不好?”
苏瑾也不知道两个小家伙有没有一点概念,听不听得懂。
安安眨着圆碌碌的眼睛说:“爸爸,快快回来。”
康康则拍拍自己的小肚子,似乎并不太关心爸爸在哪里,他小手指着桌上的鸡蛋,笑嘻嘻地说:“我要吃这个!妈妈剥鸡蛋。”
苏瑾真的很想王钢峰:你们爹在家的时候,你们娘吃鸡蛋都不用自己剥壳。
吃完早餐,苏瑾带两个小家伙去胡春燕家,之后去上班。
—
周六早上,苏瑾带两个小家伙吃完早饭,又把他们带到胡春燕家。
“嫂子,今天你也帮我带一下他们,我去挑水,趁着休息把衣服被褥这些洗了。”
“行,你去吧,放心。”胡春燕笑着摆摆手,“要不中午你也在我家吃饭得了,今天休息,你就不用煮饭了,也不用走那么远去食堂打饭了。反正我煮三个人的也是煮,再多几个人也是煮,大家一起吃更热闹。”
“行,谢谢嫂子。”苏瑾也不客气。
胡春燕站在院门口,目送着苏瑾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感慨。
以前,王团长在家的时候,小苏哪里用得着去挑水啊?做个饭厨房都能烧着。而如今,小苏上完班,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做家务,实在辛苦得很。肉眼可见的,她比以前瘦了不少。
不过这个姑娘看着柔柔弱弱的,谁知道她慢慢的也能干这些挑水煮饭的活,还整天笑容挂脸上,真是不简单。
中午,胡春燕在厨房炒着菜,杨海生和杨凤英逗安安康康玩。
胡春燕见那么久苏瑾都还没过来,便吩咐:“凤英,你过去叫小苏婶子过来吃饭,说饭煮好了。”
“好嘞。”杨凤英爽快地答应。
“婶子,过来吃饭啦,煮好啦。”杨凤英还没走到苏瑾家的院子,就开始叫了起来。
推开院门的瞬间,杨凤英被吓到了,赶紧跑过去:“婶子,你怎么了?”
杨凤英看到倒在地上的苏瑾不省人事,慌乱中喊道:“妈,婶子倒在地上了!”
杨凤英赶紧赶回家:“妈,婶子在地上一动不动!”
“什么,怎么叫一动不动?”胡春燕赶紧放下锅铲,把火撤出来,就要冲过去。到了院子门口,想了想,对杨凤英说:“你在家看着安安康康,”又朝屋里大喊一声:“海生,你跟我过去!”
胡春燕和杨海生赶过去,看到倒在地上的苏瑾脸色苍白,呼吸很浅。
“海生,我们马上带婶子去医院。”
—
苏瑾的意识渐渐恢复,虽然还感觉有些头昏脑胀,但她依然能听到周围的声音。医生的语气温和而沉稳,在给她做检查。
“你感觉怎么样?”医生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苏瑾微弱地摇了摇头:“头有些晕,身体不太舒服。”
医生没有急于回答,轻轻拿起苏瑾的手,在她的手腕上按压,细致地感知脉搏的跳动。
片刻后,医生抬起头,目光沉静却略带警觉,问:“你最近感觉怎么样?”
“总是感觉很累,胃口不好。”苏瑾低声回答,“可能是我爱人不在家,我还没完全适应。”
医生继续问:“你爱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家的?”
“我爱人去支援越南,已经离开两个多月了。”苏瑾回答。
医生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我们做个腹部检查吧。”
“腹部检查?”苏瑾有些疑惑,视线跟随着医生的动作。
“是的。”医生语气平稳,“刚才我诊过你的脉搏,有怀孕的迹象。虽然脉搏微弱,但有些特殊的表现常常预示着妊娠。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
“怀孕?”苏瑾愣住了,脑海中一时空白。她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反而觉得这段时间虽然劳累,却也未见明显的症状。
医生则安静地站起身,指引她躺下。轻柔地,医生开始在苏瑾的腹部进行按压,动作轻缓而小心。子宫明显增大,特别是下腹部,明显的柔软度和异样感让她几乎可以确定苏瑾是怀孕了。
“怀孕的迹象很明显,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你怀孕。”
“真的是怀孕了吗?”苏瑾轻声问,心中复杂的情绪交织着,有一丝惊讶,也有些许不安。
医生微微点头,语气依然平静:“你晕倒,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劳累过度和低血糖。”
苏瑾走出诊室,脑中还回荡着医生的话,她有些愣神,直到看到胡春燕和杨海生站在门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门口。
胡春燕看到她出来,立刻走了过来,关切地问:“怎么样了?”
苏瑾勉强挤出一个微笑,说:“没事,嫂子。我怀孕了。”
“又怀孕了?”胡春燕一愣,眼中难掩惊讶。
怀孕是好事,可是王团长不在家啊!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现在还怀着孕,怎么办?
“你得写信给王团长的娘,让她过来帮忙照看你和孩子。这样总能安心些。”胡春燕出主意。
“嗯,我知道了,”苏瑾轻轻眼里透着感激,“这次谢谢嫂子和海生了。”
“邻里邻居的,客气什么啊,都是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