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
今年大雪来的比往年要早,且更为迅猛。
大雪自西而来,先是幽州下了一场大雪,再是邶风州,然后才吹到凉州。
凉州以马匹名扬天下,太和王朝的半数战马,都是从凉州走出。
凉州享有美誉,说是“天下名马,尽出凉州”。
每年光是从凉州上供给天京城的一等千里马,就有五十匹,这五十匹千里马都是天下一等的宝马,堪称完美无瑕,而次一等,略有瑕疵的千里马,则是流入各地豪门世家当中去。
当今三皇子殿下杨锐,跨下的那匹绝影,便是三年前从凉州走出,在那一年里,那匹绝影在五十匹一等千里马中,位列第一。
那位饲养出绝影的养马人,则是被赐予黄金百两,良田百亩,羡煞旁人。
而凉州也就广为流传一句话。
“宁养一匹千里马,不耕十亩沃肥田。”
除去这些少之又少的一等千里马,其余数量庞大的二等或者三等马匹,则是流入兵部,皆是成为战马,供向军队。
凉州的马官更是人尽皆知的肥差,哪怕只有小小九品,可拿一个七品县令也绝不换。
仅是九品马官便是如此,更不提养马总官,和凉州太守。
可也是因此,凉州不缺金银,唯独缺粮。
家家户户皆是以饲马、驯马为生,仅有的那些品相好的粮食,更是被送入那些金贵的千里马的马槽中,品相差一些的粮食才是凉州农户用以饱腹。
种田人少,粮食更少。
每逢寒冬,凉州必然粮草短缺,所以凉州便会以金银大肆换取粮食。
凉州一处偏远的县城,远离凉州中心,依山而建。
这处县城名为“安平城”,是一处清苦贫困的偏远地,在凉州官场中,是那些官员们嗤之以鼻的地方。
地方偏远,还山路崎岖,道路不顺,油水又少,凡是在安平城任命的官员,大都是两袖清风。
能够在安平城上任的官员,人人都“不简单”,可并非是依仗靠山、祖荫庇护的不简单,恰恰相反,凡是在此的官员,要么是得罪了大人物,要么是政绩不佳被流放贬谪至此。
此时的安平城外,崎岖山路上,积雪还尚未消融,坑坑洼洼,如今勉强能够通车过人。
这还是前不久安平城的县令,亲自率领一队人马,一路挖雪开路,才有如今的场景,否则那一场大雪封山,安平城一个月内,休想和外界联系。
此时县城门口,九品官主簿正使劲伸着脖子,朝着城外的崎岖山路使劲望去。
这个年过花甲的老人,顾不上寒风入身,接连三天,皆是伸长脖子,瞪大老眼,眼巴巴地看向城外。
主簿旁,是几个小吏,一边关心着主簿的身体,一边也是使劲瞅着远处。
“主簿大人,王县令已经去了三天了,何时能够回来啊?”
一位小吏愁眉苦脸的说道。
已经是花甲老人的主簿,只能伸着脖子,不断重复道:“再等等,再等等。”
另一位小吏则是哭丧着脸,低声道:“城里已经饿死不少人了,断粮已经有六天了,要是再没粮食,恐怕要......”
老人喝道:“住嘴!县令大人已经去取粮了!”
老人转身看向几人,怒喝道:“尔等休要再扰乱民心!”
说罢,这位花甲老人继续趴在城头上,直勾勾的看向远处。
寒风席卷而来,刮得人脸上生疼,本就俸禄微薄的几人,此时身上衣衫都稍显单薄,哆嗦不停。
也就在此时,主簿老人使劲眯起眼睛,看向远处。
一位小吏看向远处,惊呼道:“是王大人!县令大人回来了!”
另一位小吏更是跳上城头,呼喊道:“县令大人带着粮食回来了!”
年过花甲的主簿险些要老泪纵横,使劲睁开昏花的眼睛,看向远处。
视野尽头,崎岖山路上,有几辆马车缓缓而来。
那马匹都骨瘦嶙峋,身后拉着木车,木车上堆满成袋粮食。
而为首的是一位年纪仅是而立之年的男子,并未坐车,反而是在前方领路,一边将路上的枯枝碎石捡起丢出。
男人一路气喘吁吁,手上长满冻疮,那双老旧靴子沾满泥泞。
直到这对马车行驶至安平城前,男人才扬起苦涩笑容。
随着男人到来,城门大开,有数位小吏前来,将那对马车引入城内。
城门背后,有数百位平民,汇聚成片,推推攘攘,直勾勾地盯着马车上的粮食。
不仅如此,陆陆续续的还有平民赶来,很快城门便被堵塞的水泄不通。
今年大雪来的早,山路被断,加上今年夏天大旱,庄稼收成极差,如今的安平城,早就已经吃不饱饭了。
主簿老人赶来城门口,看向那位风尘仆仆的男子,颤声道:“君晓,你回来了!”
王君晓咧嘴一笑,说道:“回来了,回来了。”
那几位小吏皆是躬身喊道:“拜见县令大人!”
王君晓大手一挥,说道:“别磨蹭了,快点发粮,发粮。”
那些小吏立刻便从马车上搬下粮食,堆积在一地,其余小吏皆是维持秩序,让身后平民排队取粮。
王君晓走向一侧,看着那些来之不易的粮食,一一送到这群饥民手中。
主簿老人则是站到王君晓身旁,老人皱起脸颊,轻声道:“君晓,这些粮食......”
王君晓笑着摇头,说道:“您不必担心。”
老人长长叹气一声,轻声说道:“如今凉州皆是大肆进粮,安平城无金无银,山路崎岖偏远......辛苦你了君晓。”
老人清楚,这一列马车的粮食,绝对比想象中的更难。
这个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在看不到的地方......一定咽下了许多辛酸。
王君晓则是神色淡然,笑呵呵说道:“王某早就将那所谓的人文风骨,那些繁文缛节都丢到脑后了,受些冷眼,丢点人有何妨?”
“至少这些人,能够活下来,不被饿死,值了。”
王君晓并未说出,这些粮食,是他在州衙的朱红大门前,在其他官员鄙夷的冷眼下。
一点一点,跪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