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酒坊一经开业,顿时在海阳掀起了一股龙卷风。
不论是玉溪酒坊豪横的夏天发冰,还是请来云香楼头牌梅落雪倾情演唱,亦或者是玉露酒香飘十里,都成为了海阳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同时玉露酒的价格更是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
四十度的玉露酒售价五两银子一斤,四十五度的玉露酒售价竟然高达十两银子一斤。
这是抢钱啊!
要知道云州最好的酒,醉春风也不过二两银子一斤。
当醉春风的掌柜常有财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不自觉露出一丝冷笑。
定价这么高,你以为你真是仙酿吗?
还限量销售,这个价格能卖出去就怪了。
常有财就等着看玉露酒砸在手里。
然而随之传回的消息却是让常有财大跌眼镜。
玉露酒才上市三天竟然被抢购一空,很多人为了喝上一口玉露天不亮就去玉溪酒坊门口排队。
常有财这一刻简直怀疑人生,那些顾客都是傻子吗?
常有财承认玉露酒确实很好,虽然他没有尝过,但是那浓郁的酒香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抱着好奇的心态,常有财让人私下排队购买了一斤酒回来。
当看到玉露酒的包装,以及品尝过玉露酒的滋味后,常有财沉默了。
先不说酒品好不好,单就看玉露酒的包装就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这酒一定很高端!
那精致的白瓷瓶上,还写着一首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玉露。
字体飘逸潇洒,透露出一股豪迈不羁,乃是杨林“独创的草书”。
据说,现在市面上还悄然升起一股收购玉露酒瓶的风潮。
这些人多是一些士林中的文人,他们收集玉露酒的酒瓶,是因为想凑齐上面的十八首诗词。
这些诗词全是关于“酒”的,并且每一首都能流传千古。
常有财觉得有些荒谬,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大家都是卖酒的,你丫的倒好,不仅卖酒,还附带卖诗!
常有财郁闷地喝了一口能够解忧的“玉露”酒,结果……
常有财心态崩了,这酒也太好喝了吧?
他从未品尝过如此醇厚而细腻的美酒,那酒液如同晨间最纯净的露珠,又似深山幽谷中藏匿的清泉,滑过舌尖,带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味觉体验。
常有财敏锐地感觉到,醉春风要经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
这个消息必须立即送回到云州常家,要让家族早做准备,趁着玉露酒刚刚上市,醉春风要给予它致命一击。
或者将玉露酒的配方拿到手,不然醉春风危矣!
常有财没有去找少东家常明远,这时候估摸着那个被精虫上脑的纨绔,应该在云香楼颠龙倒凤呢!
……
玉溪村!
杨林吹着晚风,躺在院中的藤椅上醒酒。
赵蒹葭已经喝得烂醉如泥,被幽兰和柳三娘抬走睡觉去了。
杨林喝的也是七荤八素。
今晚,赵蒹葭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拉着杨林喝酒,杨林本想着喝两杯就行了,结果被赵蒹葭三言两语一激,杨林也上头了。
哪个男人能承认他“不行”!
杨林要向赵蒹葭证明,他非但行,而且很厉害!
所以两人就着一碟花生米和一盘凉拌猪耳朵喝了二斤半酒。
杨林只喝了八两,剩下的全部被赵蒹葭抢走灌肚子里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赵蒹葭今天情绪不对,但是问她也不说。
“大郎,你先喝点醒酒汤,要不要进屋躺着?”
白芷端来醒酒汤,柔声问道。
晚风一吹,杨林的眼神也变得迷离起来。
白芷知道杨林现在已经醉了,于是便用勺子喂杨林喝了一些醒酒汤。
杨林嗅着白芷身上的幽香,小腹处一阵燥热。
二话不说,直接起身拦腰抱起白芷,惊得白芷娇呼连连,碗中的醒酒汤更是洒了一身。
“大郎,这是在外面,快放我下来……”
杨林冲着白芷嘿嘿一笑:“不放!我要喝牛奶……”
白芷脸上红霞满天,轻轻扭动几下,想要挣脱掉杨林的怀抱,可惜杨林那一双大手却是将白芷牢牢抱住,踉跄着钻入屋内。
不多时,屋内便响起了歌声,那声音婉转悠长,比梅落雪的歌声还要动听。
……
杨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只觉得一股尿意袭来,杨林闭着眼从床上爬起来,并没有惊醒睡在内侧的白芷。
摸索着打开房门向着厕所走去。
迷糊中,杨林好像看到远处有一道倩影。
杨林揉了揉眼睛,脑袋因为醉酒有些发胀。
倩影身着白色的裙子,披散着头发,月光洒落而下,倩影突然回头看向杨林,一股妖风吹来,那披散的头发瞬间遮住的面颊,让人看得不是很真切。
杨林冷不丁打了个寒战,一瞬间酒意全醒!
“鬼……”
杨林刚想高喊一声,就见那道倩影飘然飞到杨林面前,伸手捂住了杨林的嘴巴。
“杨……郎……嘿嘿嘿,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个点起床……”
杨林瞪大了眼睛,这才看清楚,这女鬼竟然是赵蒹葭。
只不过赵蒹葭此时似乎还没有完全醒酒。
“蒹葭,你怎么不睡觉,站在这里干什么?”
杨林无语至极,刚才差点吓死他,还真以为遇到鬼了呢。
赵蒹葭将身子贴在杨林身上,傻乐道:“等……等你呀!”
被赵蒹葭如此亲密的贴着,嗅着赵蒹葭身上那淡淡的香气,杨林咽了口唾沫。
“你喝多了,我送你回屋睡觉。”
杨林想要把赵蒹葭从身上扒拉开,可惜赵蒹葭竟然耍起了小孩子的脾气。
“嗯……不要……我就想这样抱着你……”
杨林也是服气,一向高冷的赵蒹葭竟然还有这么“淘气”的一面。
只是你这样撒娇,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人有三急,杨林现在就想上厕所,不然活人也要被尿憋死了。
杨林突然想到李清照的那首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初学不知词中意,再吟已是词中人。
被赵蒹葭这般抱着,杨林也有一种误入藕花深处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