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回答道,“当然大了,比咱们整个院子里还大呢。”
但实际上,五个人挤在一室睡觉,晚上翻身都成了难题。
当年和贾东旭暂居在傻柱屋里时,她还得与棒梗共睡一张床,整晚被他踢醒。
翌日黑着眼圈起床。
城市的生活表面上看似优越,但如果说起睡觉,这种拥挤感远不如家里土炕舒服。
村人们并不知道她是反话正听,都在一边感叹:“淮茹,你妈常在村里夸奖你在城里独居的大房子,咱们村儿属你的日子最有滋味了!”
“淮茹,当初结婚的时候,大娘还帮你妈一起做了喜被呢,你可别忘了大娘家哦!”
就在这个时候,秦京茹无意间瞥到篱笆外路过的身影,不禁高声呼喊:“哎,江波!江同志。”
从远处,江波已经听见了秦家的声音。
真是巧,没想到秦淮茹夫妇会在这时候回娘家。
他其实并不想和这对夫妇寒暄,打算视而不见地走过去。
没想到秦京茹一眼就看到了他,并立刻喊出了声。
他向秦京茹点头致意后继续往前走。
看到江波的秦淮茹夫妇显得有些意外。
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流露出相同的疑问:“他怎么在这里?!”
而且看起来秦京茹似乎与他很熟。
想起棒梗受伤的腿,贾东旭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秦淮茹赶紧问秦母:
“妈,他怎么也会在这里啊?”
“我看京茹和他还挺熟的。”
秦京茹抢在秦母前面说道:
“姐,你们不是提到过家里有一个单身汉邻居——傻柱吗?我上次去你家时说过院里正式工作的单身男子只有傻柱。”
“不过他也是有工作的人呢,是警察啊。”
秦京茹略带抱怨地补了一句。
“那时他确实还没找到工作。
这段日子他才开始做这份警察的工作。”
秦淮茹解释说。
提及江波,村里的居民们纷纷议论:
“天呀,淮茹你家原来和江警官是邻居?真了不起!”
“早知道你有福气,看现在跟警察当邻居。”
……
这些评论听得贾东旭脸都绿了。
过去每次到村里来时,大家总是夸赞秦淮茹嫁给了他。
如今因为江波这一趟访问,大家却觉得和警察当邻居是莫大的荣幸。
联想到前阵子发生的种种事情:特别是那次在众人眼前把他按在地上打的情景,他的怒火中烧。
“做邻居有什么好?”
他不以为然地说,
“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喝,能好到哪儿去呢?”
村民们闻言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深意。
很明显这秦家姑爷对那位警察并不友好。
相反,江波自从来到这里,收购了不少东西,而且出手大方,大家都对他颇有好感。
贾东旭虽然多次来访,但很少有人了解其性格。
人们仅仅记住他一贯保持沉默寡言、高高在上且带有一种城里人姿态的印象,因此并未给他留下特别积极的印象。
一些受益于江波的人站出来附和道:
“这话不对吧。”
“有个警察做邻居,心里踏实多了。”
“这怎么能说没什么用呢?”
有人立即接话应道。
秦淮茹见到丈夫这样说话感到不安,轻轻拉了拉贾东旭的胳膊。
贾东旭满不在乎:
“我说得有错吗?从前他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进公安队伍的。”
听了他这些话,在场的人有些惊讶。
原本他们认为贾东旭平时不太爱说话,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
而听他这语气,好像他对江波心存积怨已久。
不过鉴于村民普遍更偏向江波的印象,他的言论变得相当不合理。
于是秦母出面圆场说:
“淮茹啊,你们还没有吃饭吧?不要一直站在院子里了,快屋里坐吧。”
“正好我们家正在开饭呢,东旭,你也进来尝一尝。”
秦淮茹接过京茹手中的包袱,院里众人见状,也纷纷散去准备回家用餐。
“京茹,你姐回来了,你也进屋坐会儿?”
秦母温和地说道。
然而秦京茹心有旁骛,正想着如何与江波安排一次偶遇,并且贾东旭刚才的话语令她感到不适。
“不了,我还有事呢。”
说罢,秦京茹便离去了。
秦淮茹见此情景只是轻笑着:“这丫头。”
秦淮茹并未多在意,而是跟随着贾东旭一同进了屋,在餐桌前坐下。
秦母则给二人分别盛上了热粥。
一会儿过后,秦母又端进一个装着鸡蛋的碗。
“淮茹啊,你怀有身孕,来,多吃些煮鸡蛋吧。”
看着碗中的两个鸡蛋,秦淮茹略带推辞地说:“妈,我不饿,你们和爸吃吧。”
秦母闻言,硬是将鸡蛋放进她的碗中,道:“快吃!特地为你煮的呢!”
随后秦母又给贾东旭递了一个。
“这是女婿的。”
看到父母都未食用,贾东旭颇显不好意思,把鸡蛋放回了秦淮茹碗里:“我们的食堂有鸡蛋。
怀有身孕的人更需要补充营养。”
面对二人的举动,秦淮茹也没再说什么。
怀孕本就容易饿,而在这段日子待在贾家更是没吃饱过。
现在回了娘家,没有了诸多拘束,她索性也不再多想。
毕竟这一年到头,她都没几次吃到鸡蛋的机会。
正当此时,秦淮茹注意到一旁的贾东旭轻咳一声,碰了下她的胳膊。
秦淮茹领会其意,向二老说明自己的请求:“爸妈,咱们家有没有鸡蛋?这次回去,我想带点过去……”
秦父却露出有些为难之色:“本来是有不少……不过前几天支书通知我们,要将这些鸡蛋全留下来由公社统一收集,说是江所同志代派出所来采购用。
他们给的价格不错,大鸡蛋五分钱、小鸡蛋四分钱,这国营厂派来的人往往只愿出价三分球,”
秦母看秦夫言语后,注意到了贾东旭不佳的表情,赶忙打断秦父的话,“你这个人呀……干嘛这么死脑筋啊,你留给公社一部分就行,剩下的可以给淮茹带回来呀,再高的价格也不如家里用要紧啊。”
接着秦母转头对秦淮茹解释:“咱们这不是故意不给你们拿的意思,既然答应给了生产队,总不能太突出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