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曹操坐在床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彻夜难眠。
荀彧那异样的眼神深深的刻在曹老板的心里,甚至挥之不去。
曹操深知荀彧一直是他得力的谋士,以往荀彧看他的眼神都是充满敬重与忠诚。
而今日那异样的眼神就像一道冰冷的箭穿透他的心。
曹操不禁想起近些日子自己的一些决策,封公建国之事或许真的触碰到了荀彧心中的汉室底线。
“难道文若要离我而去?”
曹操喃喃自语。
他知道荀彧之才不可多得,如果失去荀彧,犹如断其一臂。
但曹操也不会因为荀彧一人改变自己的雄图霸业。
天刚蒙蒙亮,曹操便派人去请荀彧前来。
荀彧到来后,屋内一片寂静,两人相视许久。
最终曹操先开口打破沉默,询问荀彧对于自己大业的看法。
荀彧只是平静地说出自己仍心系汉室,希望丞相莫要忘记匡扶汉室的初心。
曹操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二人之间的裂隙已难以弥合。
眼神变得冰冷,甚至带着几分杀意。
这突然的表情,让荀彧一惊,这害怕的模样让曹操反而惊喜起来。
荀彧怕自己了!
“你在害怕?”
荀彧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杆。
“我是害怕,我怕你变成董卓那般,世人皆骂董卓,可是董卓当年也是意气风发的一方枭雄,而你,现在走的就是董卓走过的路。”
曹操冷笑一声。
“文若,你跟随我多年,应知本相心思。如今天子已死,天下大乱,唯有强者方能安定四海。本相所为,亦是顺应天命。”
荀彧却坚决回应。
“丞相所言虽有理,但荀彧深受汉恩,食汉禄,怎能眼睁睁看着丞相篡汉?”
曹操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文若,你太过迂腐。如今天下百姓渴望太平,本相建立功业,造福万民,何错之有?”
荀彧闭上双眼,缓缓说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丞相既已决心如此,荀彧愿以死明志。”
曹操听闻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荀彧竟如此决绝。
片刻之后,曹操摆摆手。
“文若,本相念及旧情,你走吧,从此你我再无瓜葛。”
荀彧惊愕地望着曹操,随后默默转身离开。
曹操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复杂情绪。
既有惋惜失去智囊的痛心,也有一丝解脱之感,毕竟荀彧的存在始终是他迈向帝王之路的一块心病。
他们,不是一路人。
不是……
或许,是自己离开了荀彧,离开了那个一心为天下的自己。
“呵呵……”
曹老板摇了摇头,似乎觉得自己的的做法有些激进。
只是这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人安慰他了,或者说,没有人懂曹老板了。
贾诩是曹老板心里顶替荀彧的位置最佳人选。
只是贾诩这个人聪明有些过头了,导致曹老板不知道该不该跟他说话,他怕自己的心思被贾诩完全看透。
曹老板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希望别人懂自己,又希望别人看不穿自己,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就在曹老板找其他事情作乐打算暂时忘记荀彧带给他的烦躁。
就听到其他人火急火燎的跑出去。
“发生什么事了?”
曹老板一把抓住仓皇逃跑的夏侯惇。
“woc!丞相!你不知道嘛?”
“我知道什么?”
“文若,文若先生从你这出去之后就带着白绫上吊了。”
“什么?”
这话让曹老板小脸煞白。
衣服都没穿就跑了出去,经常刷抖y的都知道,评论区都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白月光与朱砂痣。
陈宫是曹老板的白月光。
那么朱砂痣就是荀彧了。
所以荀彧上吊自杀的消息才让人如此震惊。
曹操赶到时,荀彧还在那里站着。
曹老板暗自松了一口气,不断劝着荀彧,似乎把浑身解数都用上了。
荀彧只是低头不语,似乎脚步比刚刚更坚定了几分。
“别!”
荀彧将脚没离开桌子一步,曹老板的心都纠结几分。
“今日,我成全你。”
说完这句话后,荀彧便踢开了桌子,其他几人一拥而上,似乎想要将荀彧解救下来,等到荀彧放下来后,众人刚要松口气。
却发现荀彧脸色变得涨红,口鼻处已经有鲜血流出。
“不好!他在口中预先含住了刀片,随着绳子的勒紧,刀片已经顺着咽喉刺破了动脉!”
曹操呆呆地站着,眼中满是懊悔与悲痛。
他怎么也想不到荀彧竟然如此决然,连一丝生机都不给自己留下。
周围之人皆面露惧色,谁也不敢在此时出声。
忽然,曹操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透着无尽的悲凉。
“文若啊文若,你为何,为何如此对我!”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人大声道。
“厚葬文若,以最高礼节相待!不!我亲自为他守灵!”
此后多日,曹操常常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之中发呆,仿佛失了魂一般。
他经常在夜晚中梦到自己提前赶到了荀彧面前,时间一次比一次晚,直到自己看不到荀彧对自己说的话。
在梦中曹老板赶到了荀彧自尽之处,只见荀彧面色惨白,身体早已冰冷。
他抱起荀彧的尸身,口中喃喃。
“文若,是我错了,是我错了!”
每次烛光摇曳的时候,曹老板总觉得是荀彧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是你吗?”
没有人回应他,没有人为他解答,只是荀彧的声音经常在耳边浮现。
“君本可以成一代贤相,如今却走上此途,我无法阻止,只希望君日后莫要行差踏错。”
曹操惊醒,方知是一场梦,但荀彧的话却如同重锤击心。
“荀彧,为什么?为何你也像那陈宫一样,如此对待我嘛?”
曹老板精神变得恍惚起来,他不希望荀彧死,多年的情谊如此,哪怕他们的信念不同,理想道路都不同,甚至对方阻止自己的时候。
曹老板都没要杀害荀彧,或者说,他没想过,荀彧会因自己而死。
此后,曹操行事多有收敛,每遇重大决策之时,都会想起荀彧,仿佛荀彧还在身边监督着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