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悟空左手捏了沙僧一下,右手捏了猪八戒一下,这二人顿时心领神会,坐在高处板着脸,一言不发,静如泥塑金装的神像,任凭那些道士点灯打火,前后查看。
他们三人伪装得严丝合缝,毫无破绽。
虎力大仙道:
“这里没有歹人,那供品怎么被吃得干干净净?”
鹿力大仙观察了一番,说道:
“这明显是被人吃的痕迹,有皮的都剥了,有核的都吐了出来,可却不见人影,实在奇怪。”
羊力大仙说道:
“师兄不必疑心。”
“这些供品被吃,想必是我们一片虔诚之心打动了天界。”
“从我们白天诵经祈祷到通宵点灯,又有朝廷御赐的庭院宝殿,定是三清祖师圣驾降临,享用了这些供养。”
“既然三清爷爷降临未归,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向他们祈求些圣水金丹,献给朝廷,岂不是既能保国王长生,又能显现我们的功劳?”
虎力大仙点头道:
“有理。”
随即吩咐:
“徒弟们奏乐诵经!”
“另外取法衣来,我要步罡拜祷。”
小道士们领命,一切准备停当。
乐声响起,磬声清脆,道士们齐声诵读《黄庭道德真经》。
虎力大仙披上法衣,手持玉简,开始仪式,对着空中舞蹈扬尘,拜伏于地,虔诚祈祷道:
“诚惶诚恐,稽首归依。
臣等兴教,仰望清虚。
灭僧鄙俚,敬道光辉。
敕修宝殿,御制庭闱。
广陈供养,高挂龙旗。
通宵秉烛,镇日香菲。
一诚达上,寸敬虔归。
今蒙降驾,未返仙车。
望赐些金丹圣水,进与朝廷,寿比南山。”
“我心虚谨,恭敬地归依上天。
我们这些臣子,致力于教化,仰望着清静的天道。
去除那些低俗的僧人,敬奉道教的光辉。
命令修建宝殿,设计庭院。
广泛陈设供品,高高悬挂龙旗。
整夜点亮蜡烛,日间香气四溢。
心诚恭敬,虔诚归依。
今天得以迎接降临的圣驾,未见天上仙车归来。
希望能够赐予一些金丹圣水,送给朝廷,愿寿命如南山般长久。”
八戒听了,心里忐忑不安,悄悄对行者道:
“这可麻烦了。”
“我们吃了东西却没赶紧走,如今他们这么虔诚祷告,我们怎么回应呢?”
行者捏了八戒一下,忽然开口道:
“晚辈小仙,切勿多礼。”
“我等乃从蟠桃会上来的,身上并未带金丹圣水,待改日再来赐与你们。”
众道士一听见声音,顿时吓得衣服都在颤抖,跪伏在地,不住叩头,求道:
“爷爷啊!既然活天尊亲临,就千万别让我们空手而归,好歹赐个长生之法吧!”
鹿力大仙上前,再次伏地拜道:
“扬尘顿首,谨办丹诚。”
“微臣归命,俯仰三清。自来此界,兴道除僧。”
国王心喜,敬重玄龄。
罗天大醮,彻夜看经。
幸天尊之不弃,降圣驾而临庭。
俯求垂念,仰望恩荣。
势必留些圣水,与弟子们延寿长生。”
“扬起尘土,恭敬地低头,谨以真诚来奉献。
微臣归命,仰望三清(指道家三位至高神只)。
从来此界,致力于兴道,驱逐僧人。
国王心中欣喜,尊敬玄龄(可能指某位高僧或道士)。
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彻夜诵经。
幸得天尊不弃,圣驾降临,莅临朝庭。
低头祈求神明垂怜,仰望圣恩荣耀。
希望能够赐下圣水,保佑弟子们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沙僧轻轻捏了行者一下,悄声道:
“大哥,情况紧急了,他们又来祷告了。”
行者笑道:
“那就给他们点吧。”
八戒小声嘀咕:
“哪里来的圣水?”
行者答道:
“你只看着我,我有的时候,你们自然也会有。”
这时,殿内乐声已停,行者开口道:
“晚辈小仙,不必再拜。”
“我本不打算留圣水,但怕断了你们道统;若要赐些,倒也不是难事。”
众道士一听,大喜过望,齐齐跪拜道:
“万望天尊体念弟子虔心,恩赐圣水。”
“我等必定广宣道德,让国王敬奉玄门。”
行者道:
“既如此,取器皿来。”
众道士叩谢不已,急忙准备器皿。
虎力大仙抬来一口大缸,放在殿上;
鹿力大仙端来一只砂盆,放在供桌上;
羊力大仙取下花瓶,摘去花朵,摆在中间。
行者道:
“你们都退出殿外,把门关好,不要泄露天机,我这就赐些圣水。”
众道士一听,连忙跪伏于殿外丹墀之下,掩上了殿门,等待圣水降临。
那孙行者立即站起身来,掀起虎皮裙,撒了一瓶子尿进去。
猪八戒见状,喜笑颜开地说道:
“哥啊,我跟你做了这么多年兄弟,就这件事还没见你干过。”
“刚才我吃了些东西,正愁没机会干这事儿呢!”
说罢,这呆子揭开衣服,“忽喇喇”地撒了一砂盆尿,声音像吕梁洪水冲下山坡一般。
沙和尚见状也不甘落后,撒了半缸尿,随后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下,故作恭敬地说道:
“小仙领圣水。”
那些道士推开门一看,见三位“天尊”已经赐下“圣水”,忙跪地磕头叩谢恩德。
他们抬着缸、瓶、盆走了出去,将几种器皿中的“圣水”合在一处。
接着吩咐道:
“徒弟们,拿一个茶钟来尝尝圣水。”
一位小道士赶紧拿来一个茶钟,递给了老道士。
老道士从中舀了一盅,喝了一口,抹了抹嘴,咂了咂舌头。
鹿力大仙见状,问道:
“师兄,味道如何?”
老道士努着嘴说道:
“不太好喝,有点像酣郸(形容水质浑浊不洁)的味道。”
羊力大仙接过钟子,也喝了一口,皱眉说道:
“确实有些臊气,像猪尿的味道。”
行者坐在高处,听见道士们议论“圣水”味道,早已识破他们的伎俩,大声说道:
“道号啊道号,你们真是胡思乱想!”
“那三清天尊怎么可能降临凡间?”
“我现在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你们:我们是东土大唐的僧人,奉皇命前往西天取经。”
“今晚无事,来到你们宫中。”
“吃了你们的供养,在此闲坐片刻。”
“你们对我俯首叩拜,却不知道如何回礼?”
“哪有什么‘圣水’,你们喝的全是我撒的尿!”
那些道士一听这话,顿时恼羞成怒,齐刷刷堵住殿门,操起叉、钯、扫帚、瓦块、石头,朝行者他们乱打。
行者毫不慌乱,左手挟住沙和尚,右手挟住猪八戒,闯出门去,驾起祥云,径直回到智渊寺方丈。
他们不敢惊动唐僧,安静地躺下继续睡觉。
天色渐亮,五更三点钟时,国王设朝议事,文武百官两班站立,殿内灯火通明,香烟缭绕,气氛肃穆。
此时唐三藏醒来,呼唤弟子们道:
“徒弟们,快起来服侍我,准备去换通关文牒。”
行者、沙僧和八戒急忙起身,穿戴整齐,侍立在唐僧左右。
行者说道:
“师父,这位昏庸的国王信奉那些道士,灭佛兴道,恐怕说话时稍有不慎,他们便会拒绝换文。”
“我们弟子保护您,一同进宫面见国王。”
唐僧听了十分高兴,披上锦襕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