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又吩咐和尚们:
“只要喊一声‘寂’,我就能将护身的毫毛收回。”
和尚们试着喊了一声“寂!”,果然毫毛恢复原样,依然夹在指甲缝里。
这时众和尚大喜,纷纷逃离现场,四散而去。
行者叮嘱道:
“不要跑得太远,留意城中的消息。”
“若有朝廷张贴招僧的榜文,就立刻进城来还我的毫毛。”
五百个和尚各自分散,有的往东,有的往西,有的逃走,有的留守,不再细说。
却说唐僧等候行者多时,不见他回来,便吩咐八戒牵马继续向西前行。
途中遇见一些奔逃的和尚,接近城边时,终于看见行者和十几个还未离散的和尚聚在一起。
三藏勒住马问道:
“悟空,你不是去探听消息吗?”
“为何去了这么久?”
行者引着十几名和尚来到唐僧面前行礼,将此前发生的事情一一讲述。
唐僧听后大惊道:
“竟然闹成这样,我们该如何是好?”
那些和尚安慰道:
“老爷放心,孙大圣乃天神下凡,神通广大,一定能保您平安无事。”
“我们是城中敕建智渊寺的僧人。”
“这座寺庙是先王太祖御建的,现有先王太祖的神像供奉,因此未被拆毁。”
“而城中其他大小寺庙全都被拆了。”
“我们请老爷赶快进城,到我们的寺庙暂住。”
“明日早朝,孙大圣定会替您解决此事。”
行者听后点头道:
“你们说得有理,那就赶紧进城吧。”
唐僧下马,众人一同前往城门。
这时太阳已快落山。
他们走过吊桥,进入三层城门。
街上的百姓见智渊寺的和尚牵马挑担,纷纷避让。
不久,他们来到智渊寺山门前,只见门上高悬一块金字匾额,上书“敕建智渊寺”。
众和尚推开寺门,穿过金刚殿,打开正殿大门。
唐僧取出袈裟披在身上,向殿内的金身佛像跪拜礼敬后才走入寺内。
众和尚喊道:
“看家的!”
一个老和尚闻声走出,看见行者便跪拜行礼道:
“爷爷!您来了?”
行者笑道:
“你认得我是哪个爷爷,就这样拜?”
老和尚说道:
“我认得您是齐天大圣孙爷爷。”
“我们夜里常在梦中见到您。”
“太白金星常托梦告诉我们,说只要等您来到,我们就能得救。”
“今日亲见尊颜,果然与梦中无异。”
“爷爷啊,幸好您来得早!”
“再迟上一两天,我们就都成鬼了!”
行者笑着说道:
“快起来吧,明日便能见分晓。”
众僧随即安排斋饭,师徒四人吃过后,打扫干净方丈供他们安歇。
一宿无话。
到二更时分,孙行者心中惦记着白天的事,辗转难眠。
忽听远处传来吹打声,他悄悄爬起来,穿好衣服,跃上空中观看。
只见正南方灯火通明,他压低云头细看,原来是三清观的道士在做法事禳星。
但见那道观殿堂雄伟,宛如仙境:
灵区高殿,巍峨壮丽如蓬莱仙岛;
福地真堂,清幽隐约似天上乐宫。
两侧道士吹奏笙箫乐器,正中的道士高举玉简,宣讲《消灾忏》和《道德经》。
香烟袅袅升腾,烛光摇曳不定。
供桌上陈列着新鲜的贡品和丰盛的斋宴。
殿门前悬挂一幅黄绫织锦对联,上书二十二字:
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
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行者仔细一看,只见三个老道士披着法衣,想必就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
在他们下方,七八百名散众道士分列两旁,有司鼓、司钟的,也有侍香、表白的,全都恭敬站立。
行者见状,心中暗喜道:
“我正想下去与他们搅一搅,只是势单力薄,不便行事。”
“还是回去与八戒、沙僧商量,一同来耍耍。”
行者乘云来到方丈,看到八戒和沙僧已经睡着了。
行者叫醒沙僧,沙和尚迷迷糊糊地醒来问道:
“哥哥,你怎么还不睡?”
行者回答:
“起来,我带你去享受一些美食。”
沙僧困倦地说道:
“半夜三更,口干舌燥的,哪里有什么好享受的?”
行者说道:
“这座城里有一座三清观,观内的道士们正在做法事,三清殿里有许多供品:馒头大得像斗一样,烧果一个重五六十斤,饭菜丰盛,果品新鲜。我带你去享受!”
猪八戒睡得迷糊,听到吃的东西便醒了过来,急忙说道:
“哥哥,怎么不带我去?”
行者提醒他:
“兄弟,吃东西时不要大声嚷嚷,若把师父吵醒了,我们就得麻烦了。跟我来。”
于是,八戒和沙僧迅速穿好衣服,悄悄跟着行者走出门,踩着云头飞向三清观。
八戒看见灯光,急忙想要下去,行者拉住他,低声道:
“别急,等他们法事结束后再下去。”
八戒不满地道:
“他刚刚才念到兴头上,怎么可能散了?”
行者点了点头,说道:
“等我用个法术,弄散他们。”
行者捻动手诀,念起咒语,向巽方(风的方位)吸了一口气,然后猛地吹出,刹那间狂风大作,直冲进三清殿,将殿中的花瓶、烛台以及挂在四壁的功德牌全都吹得翻倒,紧接着灯火全熄灭。
众道士被突如其来的狂风吓得心惊胆战,虎力大仙急忙喊道:
“徒弟们快散开,这阵神风把灯烛和香花都吹灭了,大家各自回去休息,明早早起再多念几卷经文,补充功德。”
众道士听从指示,纷纷退回各自的房间。
行者带着八戒和沙僧乘云降落,闯入了三清殿。
八戒不管好坏,抓起一个烧果就咬了起来。
行者见状,立刻拿起铁棒准备打他。
八戒见状缩手躲过,嘟囔道:
“还没尝到什么味道,就打我!”
行者沉声道:
“不要这么小家子气,坐下来好好享受,先别急着吃。”
八戒不满地说道:
“真不害臊!”
“偷东西吃,还要讲礼!”
“如果请我吃,我该怎么做?”
行者问道:
“那三清的庙里供的是谁?”
八戒笑着回答:
“三清哪能算什么菩萨?”
“你问这干嘛!”
行者又问道:
“那三清到底是谁?”
八戒随口回答:
“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行者感叹道:
“原来他们也都变成这副模样,才敢安安心心地吃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