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逊周鲂的注视下,丁奉讲起了他这一路的心酸历程,从奉陆逊之命去给徐盛送粮开始,很快就讲到了冲出缺口撒腿狂奔的节点上。
“末将跑了半天才发现汉军压根没追,想找地休息又怕被汉军斥候堵住俘虏,所以只能继续前进,同时警惕四周防止汉军斥候。”
“谁料没走多久又遇到了可恶的陷阱,而且道路两边灌木林立,藏几个人很容易,我怕走到路中间被汉军射死就进山绕道,结果进山之后还真发现了汉军埋伏,好在汉军都面朝你们这边没发现身后的我。”
“观察发现那支汉军只有三四十人,我见兵力不多而且这一路跑的实在憋屈,所以就从他们背后偷袭斩杀了几个,其余汉军不知道我的底细,还以为我身后跟着大部队所以匆匆逃离,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他们身上全都带着火箭,且埋伏的前方堆着大量树枝,明显是想放火阻击你们的,所以我就提前点着了,这样等你们过来的时候差不多也烧完了。”
他再怎么说也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偷袭几十名小兵还是有把握的,所以……
陆逊叹息道:“这么多天可算听到了一点好消息,只是可惜徐盛将军了。”
陆逊了解徐盛,知道徐盛不会投降肯定会死战到底,而且汉军既然腾出手来收拾丁奉和吕据,说明徐盛八成已经战死了。
他虽恨不得将徐盛千刀万剐,但人都死了计较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
陆逊叹道:“承渊,你去粮车上睡会吧,其他人继续出发。”
大军很快赶到火灾现场,发现树枝已经烧完便开始清理废墟填埋陷阱。
趁大军填坑的功夫,陆逊带着周鲂进山查看韩当自尽的战场,然后回到军中继续前进,很快便来到丁奉逃出的入山缺口。
周鲂看着汉军活动过的轨迹说道:“没猜错的话徐盛将军就是从这里进入宝瓶峪被围的,汉军说不定还在宝瓶峪,咱们要不要进去进攻?”
陆逊摇头道:“算了,里面地势险要,汉军随便找个路口就能挡住咱们,掩护主力从山中撤离,等等,山中撤离?”
说到这里陆逊脑中灵光一闪像是抓住了什么,快速上前一把拽下正在粮车上熟睡的丁奉,暴力叫醒又拿来地图问道:“承渊,快告诉我汉军是从山中撤离的还是从走廊撤离的?”
丁奉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刚眯着便被暴力叫醒,顶着惺忪睡眼满脸茫然的说道:“不知道啊,我逃出缺口的时候汉军刚撤,我只顾着逃命了没敢回头看呐。”
陆逊迅速越过缺口查看,向前走了好几里才回来说道:“走廊有山挡着风很难吹进来,这两天又没下雨导致地上的脚印依旧明显。”
“目前地上有三层脚印,最下面的脚印是从承渊放火的陷阱附近通往玉山的,咱们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由此推断留下脚印的汉军是从山里出来的,极有可能就是围攻韩老将军的那支汉军。”
“第二层脚印则是从玉山方向往咱们这边来的,而且到了缺口处就没了,说明什么?”
周鲂思忖道:“说明围攻韩老将军的汉军先从此地撤离,撤离之后玉山来的汉军才赶到此地进入缺口围攻徐盛将军。”
“大都督你看,除这两层脚印之外还有第三层脚印,跟第一层一样是通往玉山的,但数量远少于前面两层,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跟丁奉将军擦肩而过的那支准备在此阻击咱们的汉军。”
“如此汉军的部署就很清晰了,山中汉军打败韩老将军之后由此撤离,随后玉山来的汉军主力由此进山围歼徐盛将军,并且留了一支兵马防备咱们,歼灭徐盛之后,缺口处的阻击兵马奉命撤退,围歼徐盛的主力却在山中休整,等恢复之后再从山中撤离,末将说的可对?”
陆逊点头道:“没错,如此就可以断定围歼徐盛的汉军主力并未从走廊撤退,而是准备翻山回去。”
“翻山的原因很好理解,怕进入走廊跟咱们撞上,汉军从大末赶到这里二三百里,而且是来追击徐盛防止徐盛撤离的,因此速度肯定特别快,短时间内跑数百里是个人都会累,也就是说汉军歼灭徐盛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残兵疲兵,若原路返回沿着走廊撤退并跟咱们撞上的话可就惨了,所以关兴选择了从山中撤退。”
“山中地形复杂,随便找个路口就能挡住咱们为大军争取撤离时间,表面上来看确实安全,但关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翻山会严重影响行军速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咱们跟汉军同时从这里出发赶往大末,咱们走大道他们翻山,在沿途都没阻击的情况下,你觉得谁会先赶到大末?”
周鲂想都没想便答道:“那肯定是咱们啊,走廊平坦山路崎岖,崎岖不说可能还要绕圈,路程超过走廊一半不止,咱们沿着走廊到大末顶多二百里,他们在山里绕来绕去可能就得三百里。”
陆逊说道:“没错,而且汉军还带着伤兵,这群伤兵会再次拖慢汉军的行军速度,也就是说咱们都赶到大末了汉军还在山里爬坡呢。”
“若将大末换成玉山呢,咱们若比汉军主力提前赶到玉山,是不是就可以南下进入武夷山,跑到汉军前面将汉军挡住?”
周鲂眼前一亮连忙问道:“大都督是想将汉军挡在武夷山从而全歼?”
陆逊思忖道:“全歼汉军怕是有些妄想,但若让歼灭徐盛的汉军从容撤回大末可就是我陆逊的失职了。”
周鲂迅速在脑中模拟了下情况,惊喜说道:“大都督言之有理,汉军之所以从山中撤退是因为他们觉得随便找个路口就能挡住咱们追击从容撤离,这事反过来也是一样,咱们随便找个路口同样可以挡住汉军,将汉军堵在山中让他们无法顺利回到大末。”
“汉军来的仓促,携带的粮草必然不多,只要挡住三五天阵型就得乱,但这么做的话得提防汉军原路返回,从这里杀出堵住咱们退路。”
陆逊说道:“没错,承渊你别跟着我们跑了,再给你三千人,守住这道缺口防止汉军再从这里杀出。”
“子鱼你去后方押运粮草,咱得多备些粮草,若汉军真穿插到咱们背后堵住咱们退路,咱们的粮草就必须多过穿插汉军,这样等汉军粮草消耗完了自然就退了。”
“再通知诸葛瑾一声,让他镇守余汗的同时派兵巡视走廊,尽量保持走廊的通畅。”
做完这些,陆逊一改之前的散漫,率军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玉山。
若他所料不错的话,目前驻守玉山的应该是跟丁奉擦肩而过的数千汉军以及歼灭韩当之后撤退休整的汉军,这支汉军刚跟韩当大战一场战力肯定不强,自己极有可能轻松拿下玉山。
拿下玉山之后既可以进山阻击正在撤退的山中汉军,还可以一鼓作气迅速赶往并攻下大末,然后掉过头来从容收拾歼灭徐盛的山中汉军。
危机危机,危险跟机遇往往都是伴生关系。
比如现在,关兴虽然灭了韩当徐盛,却也将汉军全部变成了疲兵且分成了两部分,自己若能抓住机遇逐个击破的话瞬间就能逆风翻盘反败为胜。
陆逊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获胜的机会,也知道战机稍纵即逝,因此不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杀向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