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清晨,双辰早早地起了床,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爸爸妈妈一同前往那座闻名遐迩的阿育王寺游玩。
一家三口精心准备后,便兴高采烈地踏上了这趟充满趣味与神秘色彩的旅程,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谈论着对这座古老寺庙的种种好奇和想象。
当终于抵达阿育王寺时,双辰被眼前宏伟壮观的建筑所震撼,朱红色的大门敞开着,仿佛在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
走进寺庙内,清幽宁静的氛围让人顿时感到心神安宁,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雕梁画栋间尽显岁月的痕迹,双辰跟随着父木,漫步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仔细欣赏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阿育王寺现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现存殿、堂、楼、阁600余间,依山坡构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二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经楼。
右侧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楼、祖师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阁、寮房等361间;左侧有松光斋、钟楼、舍利堂、先觉堂、大悲阁等264间。
大雄宝殿系清康熙年间重建,殿上有乾隆书\"觉行俱圆\"匾,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重檐,黄色琉璃瓦盖顶,石雕舍利塔一座,内置七宝嵌镶塔亭,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舍利珠挂在其中。寺内有浙江省仅存的两座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
阿育王寺内较完整地保存着历代碑碣、石刻、匾额以及经藏古籍等文物。
有唐范的书\"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苏轼书\"宸奎阁碑铭\"、宋张九成撰书的\"妙喜泉铭\"和元、明、清历代碑额现代碑刻58块,有唐雕四天王右像、唐贯休画十六尊者石刻、殿内栋上有宋高宗的\"佛顶光明之塔\"、宋孝宗御书\"妙胜之御\"、清乾隆御笔\"觉行俱圆\"等许多匾额和藏经楼上清雍正版本《龙藏》7247卷、《碛砂版大藏经》等珍品。其中以《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宸奎阁碑记》和《妙喜泉铭》最为珍贵。
天王殿重檐歇山黑瓦顶底层开间,上层五间,高约十四米,正脊上有(国基巩固)四个字,檐间横匾书(天王殿),大门上有(八吉祥地)四寂横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所书,殿内石壁,嵌有金刚经石刻十八块,前后石柱刻有六对楹联,殿供大肚弥勒、韦驮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面宽七间,重檐歇山黑瓦顶建筑,高约十四米,正脊上有风调雨顺及龙鱼戏珠彩塑,檐间有(大雄宝殿)方额,下层檐下横匾书(觉行俱圆)为乾隆皇帝御书。
殿内横匾额题(善狮子吼)也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殿之中塑释迦牟尼佛,东塑药师佛及阿难尊者,西为阿弥陀佛及迦叶尊者。两旁十八罗汉,后面塑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图》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像。殿前之两株樟树,高过殿顶。
舍利殿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顶建筑,高约十三米,殿前屏门,浮雕绮丽。檐间方形额,上书(妙胜之殿)为宋孝宗御制,下檐黄匾上书(舍利殿),殿后壁外有四幅护法神雕,为唐朝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殿内正中梁上悬竖额(佛顶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书,横匾(光明庄严)挂于南面,殿正中是高七米的石塔,内放置七宝镶嵌的(舍利放光)之佛龛,塔下列利宾及阿育王像,石塔后面供置释迦牟尼卧佛像,长约4米。
殿前月台两侧壁上立有四块珍贵的碑记,其中有唐朝万斋融撰文、处士范重书的《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朝为寺内(宸奎阁)落成书写的记事文章和张九成撰并书的《妙喜泉铭》碑。殿后有(母乳泉),泉上方刻有(散曼陀华)为清朝书法家高振霄所书。
舍利塔专门供奉驰名中外的稀世之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此塔就是舍利塔,舍利塔为四方形铜质宝箧塔,高约0.4米,用银丝吊一颗绿豆大小的至宝于小窗孔内,一般秘不示人。
而宝塔外护的石塔,为明代遗物,高4米,每边宽1.5米,也是印度式的四方单层宝箧印塔,顶部镶嵌宝珠和角隅,四面刻有释迦牟尼成道及八王分舍利的印度式图像,通身漆朱贴金,在阿育王寺舍利殿的中心。
藏经楼在舍利殿后之左侧,二层五间,高约12.5米,楼下法堂,左右两壁嵌有释贯林十六尊者石刻像楼上为藏经楼,有徐世昌所书《天龙共护》匾。
楼内珍藏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原物,清乾隆初年刊印的《钦赐龙藏》计一千六百六十二部、七千一百六十八卷,商务印书影印的日本《续藏》和清雍正版本《龙藏》7247卷、《碛砂版大藏经》等其它一些珍贵文物。
阿育王寺东塔,塔始建年代未详,明代时日本画圣雪舟所绘的《育王山图》,曾画有此塔。
现塔为1995年重建,阿育王寺东塔1992年开始,方丈通一法师住持以来,励志弘法,恢复寺院旧制。在陆续修葺古殿下塔、扩建殿宇及重修上塔后,仍认为尚不够功德圆满,又得寺藏明成化年间日僧雪舟所绘'育王三塔图'启发,便在寺院东侧新募一塔,集善款550余万元,用工两万以上,历经四年方于1995年如愿达成。由于建于寺院之东,几乎与下塔建于寺院以西对称,故称之为东塔。
双辰完全沉浸在了眼前这片浓厚的文化底蕴当中,她紧跟着父母的脚步,兴致勃勃地一路参观着,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神秘,让她应接不暇。
就在这时,在一处格外静谧的角落里,双辰突然瞥见了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那竟然是他的好闺蜜朱佳杨!
朱佳杨此刻也是满脸惊讶之色,显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与双辰偶遇。
经过一番交谈,双辰才得知原来朱佳杨这次是独自一人前来此地,目的就是为了寻觅一些摄影素材,她一直以来就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那些古老的建筑更是情有独钟。
双辰和朱佳杨就这样站在那个安静的角落里,开始热切地交流起来,她们谈论着这座阿育王寺的历史、建筑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等。
让人惊奇的是,尽管两人之前并没有一起探讨过关于这座寺庙的话题,但此时此刻却发现彼此之间对于阿育王寺的见解竟是如此相似。
无论是那精美的雕刻工艺,还是独特的布局设计,亦或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韵味,都深深地吸引着她们俩。
不知不觉间,整个游览活动已经接近尾声,当双辰和朱佳杨再次并肩站立在那座宏伟壮观的寺庙门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阳光洒落在她们身上,仿佛给她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同时也吹起了她们心底深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