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孩子,果真不一样啦,几个大人手忙脚乱的。
尤其是德福那个新手爸爸,更是忙得不停歇。
宝宝一会儿哭了,一会儿又拉了,一会儿要换衣服,换了又要洗,洗了还要忙着烤干。
那时候农村还没用上洗衣机,自来水也还没接上。
德福每天都在挑水,他走得比以前快多了,也是,还要赶着回家抱孩子呢。
第三天,是“洗三礼”,没有特别的仪式,就是请二奶奶来给宝宝洗浴。洗干净了,换上干净衣服,一边洗一边说了些吉祥话。
天气冷,不能每天洗澡。那么小的宝宝,德福和大翠都还不会洗呢,尤其是德福,都不太敢碰她。
第四天,德福就去大翠娘家报喜了。外公外婆很是高兴,给他收了满满一背篓东西,有鸡蛋、腊猪蹄、红糖、面条、面粉等,还抓了一只大公鸡。
外婆说了,满月的时候她要亲自来一趟,日子就定在满月的第二天。
大翠的精神好多了,奶水也很好,宝宝都吃不完。别看她那么小,还挺能吃呢,每隔两个多小时就要吃一次。
大翠的饭菜是单独做得,奶奶负责的,虽然比不上现在的月子餐,但也是花了心思的。
奶奶可是专门了解的,什么不能吃的,她都记下了的。她每天都炖了一大罐汤,主要是鸡汤、排骨汤、猪蹄汤等下奶的汤,大翠感觉都吃胖了。
宝宝白天总呼呼大睡,吃了就睡。
到了晚上,却不爱睡,哇哇大哭,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像也不是饿了。
没办法,德福抱着她,轻轻拍,还是哭。又抱着满屋子转来转去,她依然哭个不停,小脸都涨红了,看着就心疼。
德福都急冒汗了。
奶奶也被吵醒了。她起来了,把宝宝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没有什么异样啊。
是不是肚子不舒服啊,揉揉小肚肚,怎么还是哭啊。
她抱着她继续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她哭了好一会儿,终于睡着了。
没想到,她竟然天天晚上哭,闹得德福都有黑眼圈了。只好几个人轮流抱着,都快熬不住了。
都在说,这个宝宝是个“夜哭郎”吧。
奶奶去问了村里年纪大的老婆婆,她讲了一个方法。
奶奶回家试了下,把扫帚挂在门上,口中念到“我家有个夜哭郎,希望一觉睡到大天亮”。
好像没有什么用,她每天晚上还是哭。
大家也习惯了。
白天她睡了,大家也都跟着补会儿觉,晚上轮流值班,换着睡觉。
爷爷上街了,专门请人取名字,那个人写了三个字,娇,丽,芳。
爷爷把写好得字带回家了,德福选了“娇”。大翠也觉得“娇”好听。
名字就定了,叫“田天娇”,不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当然可以这么希望。“天”字是辈份,就像德福是“德”字辈一样。
小名叫“娇娇”。
奶奶经常说“我的娇娇孙儿啊,小夜哭郎,你莫哭了哦,快睡觉觉哦,好好睡了才能长高高!”
据说,带婴儿的家庭,讲话都会一口“婴语”。这是真的,大多都是讲叠字。
这家人已经开始了。
德福虽然不会讲话,但他很会逗孩子,他会做表情逗孩子,就是挤眉弄眼的。
他也爱盯着孩子看,孩子在他怀里睡着了,他就那样抱着盯着看,估计在琢磨孩子更像谁些。
终于要满月了,大翠觉得像过了好久一样。不能出门,她感觉人都快憋坏了。主要是老年人都讲,坐月子不能吹风,不能洗头,她只得照着做。还好是正月份,天气冷。
又开始忙起来了,虽然不打算办满月酒,外婆要来,肯定还会约来不少人。那时候大家都挺讲面子的,也讲排场。加上这边的亲戚知道了也会来,估计还是有几桌客人,要准备酒菜,还要请几个帮忙的人。
满月的那天,奶奶专门请当地有名的赤脚医生来给大翠烧了灯火,听说烧了可以祛头风。
烧过后,大翠觉得头轻松多了,她也终于可以不戴帽子了。
小娇娇皮肤嫩,不能直接烧灯火,专门用厚厚的大蒜片隔着烧了下。应该不疼,她都没有哭,只是睁开了眼睛,到处看了看,惹得大家都笑了。
那个医生一个劲儿夸她,说这孩子真聪明,到时候肯定会读书,准能读大学。
爷爷奶奶在旁边笑得很开心,连忙递上了红包。
不知是烧灯火起了作用,还是巧合,晚上,小娇娇没再哭闹了,睡得很好。
一家人也都安心了,小夜哭郎好了。
小夜哭郎要见外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