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
云中子从一夜的辗转反侧中醒来,眼神中还带着几分疲惫与警惕。
他起身整理好衣衫,来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心中暗自揣测今日又会有怎样的变故。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云中子微微皱眉,迅速调整好神色,摆出一副期盼的模样。门被推开,张凤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形形色色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皆是一脸茫然与好奇。
“云公子,”张凤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显然为了寻找这个莫须有的“李福”耗费了不少精力,“城中叫李福的,我已尽数找来,你看看,可有你的亲戚?”
云中子心中一紧,面上却装作认真地打量着众人。
他缓缓走动,从人群面前走过,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叫苦,这可如何收场。一番查看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大人,这些都不是我的亲戚。”
张凤的眉头一拧,满脸疑惑,
“这就怪了,城中叫李福的基本上都在这儿了,莫非这李福已经离开了崇城?”
云中子脑子飞速运转,连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与这亲戚多年未见,说不定他改了名字。这些年历经变故,他或许为了生活,换了个身份也未可知。”
张凤听了,微微点头,觉得这话倒也在理,心中的疑惑稍稍打消了些。
然而,这全城寻找李福的动静闹得太大,很快就传到了流星的耳中。
流星听闻此事,心中一动,立刻差人叫来了张凤。
“张凤,你可知你寻的这个李福是何许人也?”流星坐在宽敞的房中,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张凤。
张凤心中一凛,忙恭敬回道:
“回上仙,此人自称是来寻亲的普通百姓,下官看他模样可怜,便帮他寻人,只是至今尚未寻到。”
流星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却带着几分深意,
“你被人耍了,这所谓的寻亲之人,怕是另有目的。。”
张凤大惊失色,
“竟有此事?下官实在不知,这便去将他拿下!”
流星摆了摆手,
“不必如此慌张,且看我如何应对。”说罢,流星身形一闪,化作一个中年男子的模样,正是云中子口中的“李福”。
片刻后,流星以“李福”的身份来到了云中子的房间。
云中子看到来人,心中暗自警惕,脸上却不动声色。
“你是?”
云中子故作镇定地问道,眼中满是审视。
流星微微一笑,“在下李福。”
云中子摇了摇头,“你不是我要找的人。”
流星却不慌不忙,向前一步,轻声说道:
“日落红云散,日出云中来。”
云中子听闻此言,如遭雷击,身体微微一颤,脸上的震惊之色再也无法掩饰。
他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人竟看破了他的身份,甚至连他的前生都知晓得如此清楚。
一时间,房间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云中子心中天人交战,思索着该如何应对。
良久,他缓缓点了点头,
“是我糊涂了,太久没见,竟忘了亲戚的模样。你就是我要找的人。”
流星见状,满意地笑了笑,转头对一旁的张凤和其他人说道:
“你们都先退下吧,我与云公子许久未见,有些体己话要说。”
众人退下后,房间里只剩下云中子和流星。云中子深吸一口气,恢复了几分镇定,
“阁下究竟是何人?为何对我如此了解?”
流星却不急于回答,他走到桌前,拿起桌上的香茗,轻轻抿了一口,
“云中子,你在阐教待的如何?”
云中子听到流星的问题,稍作停顿,斟酌着回答:
“在阐教,一切还行,与众师兄弟相处融洽,潜心修行,倒也自在。”
流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突然周身光芒一闪,原本普通中年男子的面容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冷峻且透着超凡气质的脸,那正是令三界都为之侧目的“圣人之下第一人”流星的模样。
云中子见状,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由震惊转为难以置信,脚步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撞到身后的椅子。
“你……你是流星!竟然是你在崇城!难怪太乙真人和赤精子会落得那般下场,原来是你暗中出手!”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充满了惊愕与恍然。
流星神色平静,仿若对云中子的反应早有预料,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先别激动,有些事你并不知晓。”
他踱步到窗边,目光望向庭院,悠悠问道,
“你可知道上次你来,为何张凤和邓九公会对你礼遇有加?”
云中子满心疑惑,脑海中一片混乱,只能机械地摇了摇头。
流星转过身,目光直直地看向云中子,声音低沉却清晰:
“那是我吩咐他们做的。”
“为何?”
云中子脱口而出,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满心的疑惑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愈发摸不着头脑。
流星并未立刻回答,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紧接着周身气息再次涌动,他的面容又开始发生变化。不过眨眼间,一个熟悉而又威严的身影出现在云中子眼前。
云中子看到此人的瞬间,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直接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带着几分惶恐与敬畏:
“主人!”眼前之人,正是牛太祖。
牛太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起云中子:
“起来吧,这不过是我的一具分身罢了,此事你切莫告知阐教的其他人。”
云中子连忙点头,态度恭敬至极:
“属下哪敢啊!主人突然现身,还如此神秘,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吩咐?”
他微微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心中却在疯狂猜测牛太祖的意图。
牛太祖走到椅子旁缓缓坐下,示意云中子也坐下,才缓缓开口:
“云中子,你在阐教多年,修为与见识都有所长进,我今日找你,确实有要事相托。”
云中子坐得笔直,全神贯注地聆听,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