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宫,阳光倾洒,金辉熠熠,宫殿的飞檐似欲展翅高飞,斗拱交错如精巧的积木,宫墙巍峨,仿若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一方天地。御花园里,繁花争奇斗艳,似在比试谁的颜色更绚烂,彩蝶在花丛间嬉戏,翩翩起舞,似灵动的精灵。然而,在这一片繁华盛景之中,李世民却无心赏玩。他的内心犹如被一团迷雾笼罩,皇子们的教育问题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尤其是晋王李治,那可是大唐未来的希望之星,必须精心雕琢,方能绽放出璀璨光芒。
李世民在皇宫书房中,如困兽般来回踱步,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他的目光在墙上的山河图上徘徊,思绪却早已穿越时空,飘向那未知的将来。此时,太监总管张公公迈着小碎步,轻手轻脚地走进,弯腰行礼,尖着嗓子说道:“陛下,萧德言大人已在殿外候着啦。”
李世民微微抬了抬手,说道:“宣他进来吧,朕倒要好好与他聊聊。”
萧德言,出身名门望族,自幼浸淫经史,对《左传》更是研究颇深,还偏爱舞文弄墨。他稳步踏入书房,虽岁月在脸上刻下了痕迹,却难掩那眼中的睿智光芒,仿若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他恭敬地行礼:“陛下,臣萧德言,特来拜见。”
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微笑:“萧爱卿啊,朕今日把你叫来,可全是为了晋王的学业大事。朕听闻你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朕琢磨着,你给晋王授经讲业再合适不过了。”
萧德言心中一动,他早有耳闻晋王李治心地纯善、孝顺有加,当下连忙回应:“陛下如此看重,臣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臣也听说晋王聪慧过人,臣这心里还真有点打鼓,怕教不好,辜负了陛下的一片苦心呐。”
李世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信任:“萧爱卿可别谦虚了。朕纵观历史,那些像颜渊、闵子骞般才华横溢的人,可惜,都未能长寿;子游、子夏虽说德行不错,可学问传播得也不够广泛。再看看你,自幼就崭露头角,名声在外。你在家中闭门苦读,就能把《六经》研究得透透彻彻;借着那微弱的雪光、萤火之光都能博览百家之书。如今大唐四海升平,朕正打算大兴礼乐,偃武修文,晋王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朕相信你肯定能挑起这副重担,可别让朕失望啊。”
萧德言听着李世民这一通夸赞,心里既高兴又倍感压力,赶忙说道:“陛下如此盛赞,臣真是受宠若惊,惶恐不安呐。臣必定会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绝不含糊。”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高公公说:“去,把晋王给朕叫来。”
不一会儿,李治气喘吁吁地跑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他瞧见萧德言,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敬意。李世民笑着对李治说:“治儿啊,这位就是萧德言萧先生,朕特意为你请来的老师。萧先生那可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你可得跟在他身后好好学,别整天就知道贪玩。”
李治赶忙规规矩矩地向萧德言行礼:“学生李治拜见先生,日后还请先生多多敲打,学生定当洗耳恭听。”
萧德言笑着扶起李治:“晋王殿下太客气了,殿下聪慧伶俐又好学,臣定当倾尽全力传授课业。”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他对萧德言说:“萧爱卿,朕知道你在武德年间就当过太子冼马,教育这方面可是经验丰富。现在朕把晋王交到你手里,你可得因材施教,不光要教他那些经史子集,更要把皇子的品德和智慧好好地灌输给他,让他明白这藩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萧德言微微点头:“陛下放心,臣以为,君者,当以仁为根基,就像大树的根,深深扎入泥土;以礼为枝干,撑起国家的一片天。臣会从那些经典里挑出合适的例子,像讲故事一样讲给殿下听,让他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奥秘。”
李治在一旁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先生,那这仁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礼又该咋理解呢?”
萧德言看着李治那求知若渴的模样,耐心地解释道:“殿下啊,这仁嘛,简单来说,就是要有一颗爱人的心,要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像你看到百姓受苦,心里会难受,想着法子去帮他们;看到臣子有难,也能出手相助。礼呢,则是规范所有人行为的准则,皇帝要有皇帝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规矩,老百姓也得遵守百姓的礼法,这样整个国家才能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
李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先生,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就像父皇治理大唐,时刻关心百姓的生活,朝堂上君臣之间彬彬有礼,这就是仁与礼的体现吧?不过这要真正做到,可不容易。”
李世民在一旁听到李治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治儿,你能有这感悟,已经很不错了。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以后跟着萧先生,还有得学呢。”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治和萧德言的师生情谊就像那陈酿的美酒,越发醇厚。在书房里,常常能听到萧德言抑扬顿挫地讲解经典的声音。
一日,萧德言拿着本《左传》,对李治说道:“殿下,这《左传》可不得了,里面记载了好多春秋时期的大事小情,各种历史人物粉墨登场,这里面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就说这晋楚争霸的故事,这里面可藏着外交、军事、用人等多方面的诀窍。”
李治眼睛紧紧盯着书本,好奇地问道:“先生,那晋楚争霸,晋国咋就赢了?”
萧德言捋了捋胡须,不紧不慢地说:“殿下,这晋国能赢,关键在于君臣一条心,大家齐心协力,像攻城一样,劲儿往一处使。在用人方面,那也是独具慧眼,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像把宝剑插入合适的剑鞘。外交上,他们长袖善舞,搞合纵连横,今天和这个结盟,明天和那个联手。军事上更是战术多变,让人捉摸不透,就像那变幻莫测的天气。殿下日后要是当了藩王,这用人之道可得好好琢磨,得把臣工们团结在自己身边,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别让手下人给蒙蔽了。”
李治连连点头:“学生记下了。那这晋楚争霸里,有没有关于老百姓生活方面的启示呢?毕竟国家都是由百姓组成的,百姓要是过不好,国家也强不到哪儿去。”
萧德言眼睛一亮,笑道:“殿下心思细腻,当然有启示。打仗的时候,粮草就像士兵的命根子,这粮草从哪儿来?还不是老百姓种出来的。所以君主得重视农业生产,少收税,少让老百姓服点劳役,让他们兜里有钱,仓里有粮,这样国家才能有稳固的根基,就像城墙有了坚实的地基,不怕风吹雨打。”
在课堂之余,李治也会和萧德言分享自己在宫中的一些小想法。有一次,李治皱着眉头对萧德言说:“先生,学生在宫中看到那些宫女太监,每天忙忙碌碌,累得腰酸背痛,生活辛苦。学生就想,等以后有能力了,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也能过得轻松点就好了。”
萧德言听了,心中暗暗赞许,说道:“殿下有这颗仁慈之心,真是难得。这就是仁政的一种体现啊,不过殿下也要知道,施政这事儿就像走在悬崖边,得小心翼翼,考虑周全,不能这边照顾到了,那边又出了岔子,需要平衡各方利益。”
李世民也没闲着,时不时就来关注李治的学业情况。有一回,李世民走进书房,问道:“萧爱卿,治儿最近学业有没有进步啊?是不是还整天想着玩蛐蛐儿呢?”
萧德言笑着回道:“陛下,晋王殿下可努力了,一刻不停。对经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还常常能冒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见解。”
李世民听了,喜上眉梢:“哈哈,那就好。朕就盼着他能把大唐好好地传承下去,别让朕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败在他们这代人手里。”
可惜,岁月是把无情的杀猪刀,萧德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拖着虚弱的身体找到李世民,苦着脸请求致仕:“陛下,臣这把老骨头实在是折腾不动了。臣想回家养老,享享清福。”
李世民一听,皱眉道:“萧爱卿,你可是晋王的老师,他这还没学出师呢,你怎么能说走就走?朕不答应,朕还指望着你把治儿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藩王,你可不能撂挑子。”
萧德言满脸无奈:“陛下,臣感激您的信任,可臣这身体就像那破了洞的风箱,进气少,出气多,实在难以支撑啦。不过臣就算不在宫中常住,也会时常进宫,给晋王解解疑惑,就像那及时雨,关键时候来那么一下。”
李世民沉思片刻,叹了口气说:“萧爱卿,朕知道你不容易。这样吧,朕赐你爵封武阳县侯,你就好好养着身体,等身体好点了,多为治儿操操心。”
萧德言感动得热泪盈眶:“陛下的大恩大德,臣就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完,臣一定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