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陆昭衡坐在案几前,眼神平静地看着魏启刚。魏启刚的脚步一顿,低声道:“王上,军令如山,末将明白。但裘炆他……”
陆昭衡抬起眼皮,目光如刀:“启刚,你是我北疆军的支柱,我自然知道你的忠心。但裘炆犯下的罪行,已经触及了军规,我不能姑息。”
魏启刚咬了咬牙,心中纠结更甚。他抬头看着陆昭衡,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王上,末将斗胆,敢请王上从轻发落。”
陆昭衡微微一笑,眼中却无笑意:“启刚,你可知裘炆所犯何罪?”
魏启刚心头一紧,裘炆犯下的罪行,却不愿说出来。他沉声道:“王上,裘炆虽有过错,但念在他过去的战功,还请王上开恩。”
陆昭衡摇了摇头,将一封勒索信递给魏启刚:“启刚,你看看这个。”
魏启刚接过信,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信中内容令人触目惊心,竟是裘炆勾结外敌,企图背叛北疆军。他慌忙抬起头,望着陆昭衡:“王上,这……这不可能!裘炆他……”
陆昭衡淡淡道:“信中所言非虚,我已经派人调查过。启刚,你是我信任的将领,我不能让你蒙在鼓里。裘炆的罪行,你必须亲自去证实。”
魏启刚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这意味着他要去面对一个他不愿面对的现实。他点了点头,沉声道:“末将遵命。”
陆昭衡望着魏启刚的背影,心中暗叹。
陆昭衡叫魏启刚来到跟前,眼神中透露出一抹深邃的沉思。魏启刚疾步上前,行礼道:“参见王爷。”陆昭衡微微点头,道:“启刚,你来看。”
北疆的军营之中,夜色如墨,篝火在寒风中摇曳,映照着陆昭衡与魏启刚的面容。裘炆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神色忧愁。
“这封信,你看出了什么?”陆昭衡递过勒索信,魏启刚接过,轻轻展开,目光落在那辣条字样上。
“王爷,这字迹确实有异。辣条字样上的笔触,与我国文字风格迥异,反而带有突厥族的特征。”魏启刚沉声说道。
裘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道:“你是说,这封信是外族人写的?”
陆昭衡微微点头,道:“不错。瓦达人距离我国较远,他们接触到的西晋文化大多是从突厥学过去的,因此书写出来的文字具有突厥族特征。启刚,你继续说。”
魏启刚沉思片刻,道:“我国与突厥族交战多年,他们对我国的文字有所了解,但不可能完全掌握。这封信中的字迹,正是他们模仿我国文字的产物。”
裘炆脸色愈发阴沉,道:“那么,裘某岂不是被外族人算计了?”
陆昭衡拍了拍裘炆的肩膀,道:“裘将军,你不必过于自责。此事涉及重大,我等必须立刻查明真相。”
广陵王陆昭衡目光如炬,扫视在场众人,道:“传令下去,严密排查军中一切可疑之人。同时,派使者前往突厥族,打探瓦达人的动向。”
军令如山,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裘炆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王爷,末将愿意亲自前往突厥族,查明真相。”
陆昭衡微微一笑,道:“裘将军,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此事非同小可,还需谨慎行事。我派你去,一是为了查明真相,二来也好观察瓦达人的动态。此行风险极大,你要小心。”
裘炆抱拳应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末将遵命!”
夜色愈发浓重,北疆军营内的篝火渐渐熄灭。裘炆与魏启刚等人商讨对策,气氛紧张而沉重。
“启刚,你如何看待此事?”陆昭衡问道。
魏启刚沉吟道:“王爷,此事涉及外族人,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末将认为,此次行贿者瓦达人,很可能是突厥族的探子。”
陆昭衡点头:“不错。他们企图挑拨我国内部关系,用心险恶。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以免中了他们的圈套。”
裘炆忍不住插话道:“王爷,末将有一事不明。瓦达人既然是突厥族的探子,他们为何要行贿我国官员?”
陆昭衡微微一笑,道:“这正是我们需要查明的关键。或许,他们是为了获取我国的军事机密,或许,他们还有其他目的。”
魏启刚沉思道:“王爷,末将觉得,此事或许与我国与突厥族的战事有关。他们企图通过行贿,挑拨我国内部关系,以便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陆昭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启刚,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以免战事生变。”
此时,一名将领急匆匆跑来,道:“王爷,末将刚刚收到消息,突厥族派使者前来求和。”
陆昭衡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道:“求和?此事来得太过突然,其中必有蹊跷。”
裘炆提议道:“王爷,末将认为,我们应该趁机试探突厥族,看看他们是否知晓此事。”
陆昭衡微微点头,道:“好,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传令下去,明日设宴款待突厥族使者。”
夜色愈发浓重,北疆军营内的篝火重新燃起。
裘炆与魏启刚等人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
魏启刚看向陆昭衡,满脸疑惑地问道:“启王,您是如何确定写信的外族人一定是瓦达人呢?这中间难道有什么特殊的线索不成?”
陆昭衡微微一笑,轻轻拂去衣袍上的灰尘,缓缓道:“大将军,您有所不知,这封信中列举的零食,都是我之前赠送给瓦达族小王子辛夷粤的。能如此精准地列出辛夷粤爱吃的零食,除非是辛夷粤身边的人,否则绝无可能。”
魏启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陷入沉思。他抬头看着陆昭衡,疑惑地问:“启王,那您是如何得知这些零食是辛夷粤所喜欢的呢?”
陆昭衡轻轻一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年我与辛夷粤相识,他曾在我面前提起过这些零食。我见他对这些零食情有独钟,便特意记在心里,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今日竟成了辨别身份的线索。”
此时,北疆军营的气氛渐渐凝重起来。魏启刚沉思片刻,突然道:“启王,若此事属实,那我们便有了应对之策。不过,这封信究竟是谁所写?他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