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清冷的声音,在林夏的耳边轻轻响起,随即抓住了她的手放到了唇边,“你向亲人介绍我了!”
“怎么,你不愿意?”
林夏挑起眉头,捏了颗瓜子‘喀嚓喀嚓’地嗑了起来。
男人脸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捏了捏她的手指,于是,也跟着剥起了瓜子。
却不是给自己的,剥了一小把后,都投喂到小对象的嘴里,林夏摇了摇头低声道:“瓜子嗑起来才有意思,再别给我了。”
电影很快就开始了,这年代的电影也非常的纯粹,林夏也是第一次看这样的,不知不觉就沉浸了进去。
直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她是在和爱人一起看电影呢。
走出电影院,也早已不见陈晓云的身影。
林夏轻轻地挽住了他的手腕,“谢谢你陪我,很好看的电影!”这时候的年轻人那么的朝气蓬勃,还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看得人热血沸腾。
“嗯,喜欢以后还来!”
两人再无顾忌,手拉着手,穿过一片公园,在看到相依濡沫的两个老人,坐在长椅子上,静看风景的时候不由得感慨。
“以后,我们也要一直这样下去。”
男人紧了紧女人的手,算是无声的回答。
当晚,高凌天便歉意地说道:“我今晚还要赶回去,你一个人在这行吗?我后天来接你!”
林夏忍不住地噘起了嘴,他们俩人谈个恋爱太不容易了,只她自己就是军人只能无奈的道:“你还没陪我逛商城,吃食堂呢!”
“我知道了!”高凌天的声音无比温柔,忍不住地在她头顶上留下一吻,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林夏一个人在屋里转悠了一圈,看着逐渐黑了下来的夜空。
搬了条椅子,坐在了屋檐下悠哉悠哉的,手里的木系灵力不由得助长了起来,延伸到了院子的石榴树上。
又停留在空荡荡的,还没来得及种的菜地上,许久未至,也不知上次种的菜不知道长成了没有。
说干就干,林夏大晚上闲着没事,竟然拿起墙边的锄头开始挖起地来,一片空地,被翻完了以后才感觉到了疲惫。
嗯,一个人的感觉还挺无聊的。
第二日,林夏破天荒地睡了个懒觉,她慢吞吞地看了眼自己昨天翻的那块地,别说还挺平整的,回头找点种子撒上。
走到厨房,看到依旧整洁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地吐槽起来,‘这个家伙会定期来打扫吗,怎么这么干净!’
再看看橱柜,原来的那缸子咸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装得满满的腌萝卜干。
拿了一根尝了一下,嗯,麻辣味的,特别的脆还挺好吃的。
就像是知道林夏要进城似的,里面还放着些白菜、红萝卜、土豆、鸡蛋。
另外还有两块腌制的腊肉,都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畚箕里。
包括水缸里的水也是满的,让林夏忍不住地心软。
到这个点了,她也不打算做太复杂的饭,只在灶火锅里煮了两个鸡蛋,吃饭后。
就在院子中打了一套军体拳,到十一点多了,陈晓云还没来。
林夏便懒洋洋地进到了厨房,看了下那些菜后,便决定做一个腊肉焖饭。
把洗好的腊肉切丁,包括萝卜、土豆什么的都切成丁,铺在了米饭上,然后放点调料,直接焖锅煮就行了。
上辈子她别的饭没学会,懒人焖饭和煮方便面做得极好。
做完这些,又把大白菜清洗了出来,准备晚点再炒个酸辣大白菜就完美了。
直到十二点半的时候,陈晓云才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额头上都渗满了汗珠,手里依旧提着那个篮子。
在敲门看到林夏开门时,才轻松一口气,“夏天不好意思,今天上早班和人调了半个班,这不才急匆匆地赶来。”
说完,还伸着个头,小心地往里探去,生怕那个凶恶的男子会使脸色。
林夏笑着把她拉进了院子道:“高教官不在,你别担心!”
“哎哟!”陈晓云忙拿手帕在额头擦了把汗,才掀开篮子的盖布,露出了一个铝制的饭盒来。
“今天在我们食堂打的红烧肉,可好吃了,咱们中午加菜。”
将近大半年没见,此时的陈晓云精神状态极好,性格也爽利多了。
而篮子里除了一个饭盒,还有一些排放整齐的瓜子,除此之外还有发卡和花布包着的头绳。
“你这是打算吃完饭,还要出去搞买卖!!”
陈小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下午的半个班不上了,晚上再去加班,这一闲下来就想捣鼓点钱。
“我想闲着也是闲着!”
自从去年底政策放开之后,不少人都在暗地里搞点小生意,现在去百货商城的人都少了。
许多要用工业票的东西,在外只需要多添一点点钱,就能买到质量更好的。
且外面的人还很热情,不会像供销站的人那么傲慢。
两人说着就往厨房去。
炒酸辣大白菜只两分钟的事,饭菜便被端上了桌。
林夏吃了一口懒人焖饭,没想到这腊肉饭贼香,每一颗肥肉丁都被蒸得晶莹透亮,一点都不油腻。
“晓云姐你尝尝,味道不错呢!”
陈晓云看到米饭的样子,也跟大吃了两口腊肉饭,忙不迭地点头。
“这饭做得好啊,既省时间味道还好!”
两人闷头吃了好一会之后,林夏才笑盈盈地问道:“晓云姐,你对做生意怎么看!”
陈晓云听罢,抬起头来迟疑了一下才道:“我,我就是太无聊了,看到好些人走街串巷,都在琢磨着挣钱,我就想跟着试试!”
越说,她的声音越低,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一样。
不知道她这么做,会不会给表妹惹麻烦。
林夏笑着摇了摇头,棉纺厂目前是不错,但是最多再过十年,这些老牌的国营大厂就要经历倒闭,或者企业重组。
到时候大多数的女工,都会逐渐地下岗。
到那个时候,就已经失去了下海经商的最佳时间,许多人都会在贫困线上挣扎。
据她所知,八十年代第一批万元户,就是现在这些走街串巷脑子活泛的人。
“你想不想当临城第一个万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