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盛夏穿过来已经一个月了。
盛家的串串香在学院区也打出了一丝名气,李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这个月他们家的营业额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初定下来的5两。
李氏时不时的买一些东西给盛夏补补,盛夏的气色也越发红润,没有了刚开始失血过多的眩晕感。
街坊邻居都说盛家丫头因祸得福,那头磕对位置了,人也清醒了。
盛冬也很开心妹妹的病好了,家里人都健健康康的,他在许府干活也越来越用心,前些日子还得了主子的赏钱。
他给自己留了点,一半都拿回来给家里。
李氏给盛冬都攒了起来。
一份盛夏的嫁妆,一份盛冬娶媳妇用的。
这一日,李氏特意带盛夏去了布庄,给她选了一身新衣服。
“囡囡快来,你看这件衣裳怎么样?”
盛夏看着李氏脸上的笑容,又看了看她手里的衣裳。
那么辛苦的出摊,都不见给她自己买什么,却舍得给盛夏买。
“娘,你好久没有新衣裳了。”
李氏听到盛夏关心的话,手一顿,眼眶湿润。
“娘不缺衣裳,你快试试这件。”
李氏连忙擦掉眼泪,拉着盛夏去试衣裳,她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
盛夏拗不过李氏,换上新衣,在李氏面前转了一圈。
她容貌迤逦,一袭湖蓝色外纱袍和素色长裙,裙面绣着蝴蝶穿花纹样,墨色的青丝随意挽起脑后,那双桃花眼眼波流转间带着绵绵情意。
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新衣裳,盛夏也不例外。
大多时候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打扮好自己心情也会顺畅。
老板娘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忍不住连连夸赞好容貌,衬得她家的衣裳更好看灵气了不少。
李氏看着满心欢喜,忍不住夸赞道:“我家囡囡真好看。”
还给盛夏买了一双新鞋,又给盛冬也添置了里衣。
付完银钱后,母女二人离开布庄。
路上,看到一家果脯铺子,李氏挑了一些蜜枣。
盛夏看着铺子思绪开始翻涌,摆摊不是长久,还是得开间店铺才行。
她不想看到下着大雨李氏不肯放弃去摆摊的情景。
白天盛夏跟着出摊,偶尔拿着一本书坐在书院门口,听里面的朗朗读书声。
做样子跟着读,这是她给自己找的识字理由,而不是突然就会这会那,就算李氏不怀疑,别人呢?
她不赌人性的善,她赌他们的恶。
李氏看着自家闺女认真学字的样子没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她家闺女想干嘛就干嘛,说不定以后还能嫁给读书人家里去。
盛夏还收获了一批吃货「小公子哥」,有时候有什么不认识的字那些好吃的找他们几个请教。
这些小公子哥们不仅爱吃,而且还很有学问。
每次她向他们请教问题时,他们总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再夸两句,还会耐心地解释其中的含义。
渐渐地,盛夏和这些小公子们成为了朋友,也算是另外一种庇护吧。
期间小摊子不是没有人来惹麻烦,不过打听到她家有人在四大家族许家当仆人还是不好明面上动手。
还时不时有几家小公子哥来找盛夏,有歪心思的都只能先按兵不动。
这也是为什么盛夏当初要去「有钱人区」晃悠的原因之一。
古代是一个更讲游戏规则的地方。
她曾经也只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家里鸡飞狗跳。
妈妈是被人贩子卖到山沟沟生下的她,奶奶家又嫌弃她是赔钱货。
从来没有上桌吃饭的资格。
后来......后来妈妈的家人找到她,但盛夏就是那人的污点。
她也没再见过妈妈,因为妈妈说她这辈子看到盛夏就恶心,流着那个人的血。
两家没人愿意要盛夏,她就像皮球被踢来踢去。
如果不是有义务教育,她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靠着那一口气,成为小镇做题家,努力加一分天赋,考到了人人羡慕的学府。
在那里接触到了各种优秀人群,又被打回原形重新奋斗的过程。
她就像绷紧的弦,随时有一天会被自己伤到。
靠着在大学结交到的人脉,她顺利进入外企工作。
并且爬上了项目经理的位置,手底下还有了自己的小兵。
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司都在传她是靠爬床才当了项目经理的位置的。
说她长得一张勾人的脸,没人在乎她是不是真的有能力。
谣言传着传着有些人就信了,有个经理的老婆当天来了公司指着盛夏的鼻子骂她勾引别人老公。
上来就扇了她一巴掌。
盛夏瞬间尝到了嘴里的铁锈味,反手就给了对方几巴掌回去,不要命的那种。
办公室里几个大男人都拉不住,最后那经理也不得不出来。
她照样打。
她不仅文的行,武的也不差。
本来上班就够累的,盛夏不为别的就为了顺气。
盛夏是公司里拉项目的好手,对公司有价值,当天就让那对夫妻跟盛夏私下和解。
那女的还想报警来着,结果被那经理拦住了,双方都有错。
——
这一日,盛夏陪着李氏摆摊到夜晚,串串香有些调料不够了。
“囡囡,娘回家取些东西,你帮看一下。”
“娘,我回去取吧。”
李氏哪里舍得让盛夏来回跑,万一又磕到了,又傻回去了怎么办。
好不容易正常了,以后她的闺女还要嫁个好人家的,她家的囡囡可不比别人差。
盛夏一个人看着摊子没有什么困难的,他们家的摊子早上最忙,晚上倒也还好。
同时也出现了竞争者,仅仅一个月别人就看到了苗头。
张二娘竟然在盛夏家摊位的正对面也摆起了同样的摊子!
起初,人们还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一下张二娘的货品。
但很快就发现,她家卖的东西无论是品质还是口感都要比盛夏家逊色不少。
眼见着自己的摊子门可罗雀,而对面李氏的摊子前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越发眼红李氏的摊子,死死地盯着对面的摊子,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