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将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皇上并不希望博尔济吉特氏诞下皇子。出于统治的需求,必须淡化爱新觉罗氏中的蒙古血脉。从福临开始,便已着手实施这项策略。如今,大清已入关,无需再像从前那样依赖蒙古联姻。然而,表面上却又不能过河拆桥,毕竟满蒙联姻仍需维持。因此,他们决定转变方式,由过去的蒙古嫁女、爱新觉罗娶妻,改为爱新觉罗嫁女、蒙古娶妻。如此一来,既可以增强蒙古部落的爱新觉罗血统,又能够逐步淡化爱新觉罗氏的蒙古血脉。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妃嫔岂能再有机会诞育皇嗣?琪琪格能够抚养五阿哥,已然是皇上格外开恩了!而宣妃虽得到一些皇帝的宠爱,但也只是在面子上被封为宠妃而已。她深知自己不应过于贪婪,唯有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才是她最大的期望!
宣妃经过和太皇太后的一番交谈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她的存在仅仅是作为一个来自科尔沁部的吉祥物,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想通这一点后,宣妃决定不再与惠妃争夺卫庶妃腹中的皇嗣。
这种明智之举让皇上对宣妃另眼相看,甚至多次前往她的宫中。不得不说,宣妃真是个天真无邪的女子,如果换成其他嫔妃,恐怕早就对皇上心生不满,但宣妃却能迅速与皇上重归于好。实际上,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大家都需要维护表面上的和谐,否则一旦深究下去,吃亏的还是宣妃。
与此同时,惠妃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她成功地从宣妃手中抢到了卫庶妃的孩子,而大阿哥更是深得皇上喜爱。此外,她最厌恶的荣妃之子性格懦弱,宜妃又被降低了位分,这一切都让惠妃感到无比得意。然而,她却忽略了皇上看向她时那愈发冰冷的眼神……
丰生额经过了一世,经历过生死,也体验过人生百态,对于这些事情已经看得很淡了。她深知九子夺嫡的残酷和无奈,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胜利者,但更多的时候,阿哥们只是这场权力游戏中的牺牲品。
如果这些额娘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最终会面临这样的结局,或许她们就不会让孩子们去争夺那遥不可及的皇位。
然而,历史无法改变,命运早已注定。
丰生额不禁感叹,如果能够重来一次,这些额娘是否还会选择让孩子们走上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呢?也许,她们会更愿意让孩子们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贵王爷。
就像自己重活一世,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做一个富贵闲人就可以了。
当皇帝龙驭宾天之后,可以收拾行李前往儿子家中,与儿子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比起争夺皇位时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实在要好太多。
可惜的是,时光不能倒流,前世的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丰生额只能默默地感慨着过去的种种,能够从中吸取教训,珍惜眼前的美好,远离那些纷争与权谋。
毕竟,真正的幸福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而非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之中。
惠妃这个人看着精明,可实际上后宫中这些嫔妃就属她最傻。皇上对太子的宠爱可是无人能及的,毕竟太子是皇上元后的嫡子,而且还是大清入关后第一位正统的继承人。这其中不仅有亲情因素,更有政治意义。
如此顺风顺水的太子是否能够掌控复杂多变的朝堂呢?显然是不行的,所以他需要一块试金石。而这块试金石,正是大阿哥。
太子非长且嫡,大阿哥非嫡且长,他们两人本身就是竞争对手。然而,惠妃却看不清现实,还主动送上门去,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的试金石。从古至今,那些充当试金石的皇子都没有好下场。要么是成功地磨练了太子,然后被抛弃;要么是把太子磨废了,最后也只能跟着倒霉。
所以说,惠妃的做法实在是太愚蠢了,她的儿子注定会成为牺牲品。
因此,前世的惠妃怂恿她的儿子争夺皇位,这本来就是错误的行为。幸运的是,皇上对大阿哥仍有几分父子之情,毕竟大阿哥是皇上第一个成功立住的皇子,而且对惠妃等早期妃嫔相对宽容。惠妃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赌注,最终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长子如此,养子亦是如此。
惠妃收养的八阿哥胤禩,最终也卷入了九子夺嫡的纷争之中。夺嫡之争犹如养蛊一般残酷,即使是胜出的“蛊王”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在丰生额看来,实际上最适合担任皇帝的人仍然是太子。只要太子不过分亲近他的母族,并逐一铲除身边的奸臣和小人,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