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五、接下来第一步过滤培养液。】
陈勇:“这里更无语。第一步过滤用棉花——您当青霉菌是杨絮呢?还有后面的加点酸,再加点碱性水,这要不要再加点山西老陈醋调调味?这是制药呢还是在调酒啊。现代工艺要用醋酸丁酯在ph2.5萃取,萃取要控温±1c、ph波动±0.2。石蕊试纸可是没法准确测出ph值哦,这加酸加碱的操作,是打算用舌头尝一尝吗”。
“拿着炒菜油当萃取剂,这分子极性认知堪比麻酱拌西瓜!等三层分清,患者坟头草都三丈高了。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一直到1941年才实现临床试验,1943年量产,而1943年默克公司的原始工艺,人家超速离心机每分钟转,你土法制作拿棉布把烧烤碳过滤;现代用冷冻干燥机零下50c控温,你土法靠地窖存冰。你觉得土法可能提取吗”。
天幕下,人们听着陈勇越说越激动,虽然很多东西他们听不太懂,但至少明白,这个方法真的没有一丝可行性,全程靠着“加一点xxx,然后再加一点xxx”就糊弄过去了。
御膳房里,正在煮粥的厨子呵呵一笑:“到时候过滤出来的东西,怕是比八宝粥里头的料还丰富哦”。
“确实,还真是一锅粥”。
【最后,是检验药效。】
陈勇:“之前说了那么多,可能有些人还觉得,克服克服也能提取成功,那么,我在说最后一条,你知道为什么1928年青霉素被发现,而一直到1941年才实现进行临床试验吗,这中间十来年在干嘛呢,想过没?”
“1928年,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偶然发现青霉素。他观察到青霉菌分泌的代谢物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然而,弗莱明未能成功提取到青霉素,这位学识渊博,拥有实验室的专业的微生物学者并没有成功提取出青霉素”。
陈勇卖了个关子,而这却急的人们抓耳挠腮的,为啥啊,居然连最初的发现者都没能提取成功吗。
等了一小会,陈勇慢慢的说着:“因为,青霉素溶液在常温25°c环境下,极!易!水!解!”
“傻眼了吧,幻想破灭了吧,青霉素溶液在25度的室温下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间就会水解,失去药效,温度高一些的话水解速度更快”。
天幕下。
原本打算试验的人们这次明白刚刚陈勇那意味深长的笑容是什么意思了,赤裸裸的嘲讽啊,尤其是那句“极易水解”,犹如一击击重锤打在了他们心上。
“这是不是意味着,连药效都没法测试,毕竟青霉素滴下不可能像往油水里滴皂荚水那样一滴就散开,等看到效果了,青霉素容易早失效了”。
“确实,常规提取根本就成不了,霉菌从培养皿中拿出并加水过滤的那一刻,其中蕴含的青霉素就逐渐开始失效了”。
“那后世是怎么提取的?”
陈勇自然知道他们在好奇什么,解释道:“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极易水解,而且酸性或碱性条件会加速水解。在弗莱明这个发现者提取青霉素失败后若干年后,弗洛里团队改善了技术”。
“从培养液处理到萃取、浓缩,均在低温(4-10°c)下进行,这显着降低水解速率,而且全程快速处理,每一步骤均追求高效,以求减少青霉素在液态中的停留时间。例如使用高速离心机快速分离菌丝体和培养液。 溶剂萃取后立即进行浓缩,避免长时间浸泡”。
“培养液处理时期,因为青霉素在中性(ph 6.5–7.0)时最稳定。团队通过缓冲溶液调节ph,例如在培养液中添加磷酸盐缓冲液,减少酸碱波动”。
“然后就是提取的初步浓缩,通过真空蒸发或冷冻干燥去除大部分水分。溶剂萃取则利用青霉素在乙醚\/水中的分配差异,转移至有机相。再然后是反萃取,用中性缓冲液将青霉素从有机相反萃取回水相,进一步纯化。弗洛里团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水解损耗,最终成功提取出活性青霉素”。
“最后,就是最最关键的,让青霉素能离开实验室的关键技术----冻干技术,冻干技术就是将高纯度青霉素溶液快速冷冻并真空干燥,形成稳定粉末。这一步骤目的是消除水解反应的介质以及低温保护,升华过程避免高温破坏”。
“现代医院的青霉素,就是青霉素粉末。使用时都是临时配置的,然后在30-60分钟内打完。平时在科室里,如果患者打针时恰好医生让他去做个检查,护士可能会等他回来再打针,而打青霉素时,就是先打针,不然万一患者做检查拖的久了,药效就没了”。
“而且哪怕是青霉素粉末,也要低温干燥环境保存。二战时期,1944年,诺曼底登陆,盟军医疗队报告显示,部分青霉素在运输途中因船舱高温导致失效。在美军甚至有冰冻运输船来运输青霉素,没点工业实力,青霉素送给你你都用不上”。
“可以说,基本上的穿越者(创作者)都忽视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青霉素会水解这个问题,甚至还经常出现这种剧情:上次的青霉素还没用完,我再给你拿点.....”。
陈勇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在回过头来看,你们会发现,从霉菌加水过滤的那一刻青霉素就一直在水解,以土法制造的效率,最后得到的不能说一定是,只能说绝对是一瓶废液,连抑菌圈这个效果都看不到”。
天幕下,听着陈勇的解释,众人是彻底死心了。
“更可怕的是,他可能提取了一瓶展青霉素,哪怕不是,如此粗糙的提存最后得到的也是一瓶毒药吧,全是有毒的东西”。
“前置条件太多了,多到难以企及,胡乱弄只会得到一碗‘毒汤’。这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因为他自个就是虎啊”。
天幕下人们议论着土法技术,突然听到天幕上又说了两句,“最后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青霉素在二战时期被称为神药”,陈勇说道:“因为我们皮肤衣物上的最常见的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就是革兰阳性菌,所以受了外伤后主要就是阳性菌感染,而青霉素是特效药”。
“结果这种‘神药’被一些‘穿越者’误以为是包治百病的神药”。
天幕下。
“不仅不是包治百病的药,还是窄谱抗生素,又容易产生过敏反应,这受众也是相对小了”,孙思邈摇摇头,“这药确实厉害,令人眼馋的很,但极易水解问这个题,可能就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这是有人打趣道,“没事,穿越者会信心满满的说,用了这瓶药,你将会得到健康”。
“那,代价呢”。